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学丰

作品数:63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建筑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砂土
  • 14篇细观
  • 14篇各向异性
  • 9篇有限元
  • 7篇真三轴
  • 7篇非共轴
  • 6篇正交各向异性
  • 6篇土体
  • 6篇热力学
  • 6篇组构
  • 6篇细观结构
  • 6篇本构
  • 6篇本构模型
  • 5篇加载
  • 4篇岩土
  • 4篇真三轴仪
  • 4篇制样
  • 4篇三轴仪
  • 4篇图像
  • 4篇细观组构

机构

  • 57篇宁夏大学
  • 14篇同济大学
  • 10篇青岛理工大学
  • 5篇兰州大学
  • 5篇中国地震局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电信宁夏...
  • 1篇银川能源学院
  • 1篇维也纳自然资...
  • 1篇江苏中联路基...
  • 1篇云南省交通规...

作者

  • 63篇李学丰
  • 12篇孔亮
  • 8篇黄茂松
  • 7篇马文国
  • 5篇王兰民
  • 4篇钱建固
  • 4篇李宏燕
  • 4篇胡钢墩
  • 4篇孟凡超
  • 4篇袁琪
  • 3篇王兴
  • 3篇潘欢
  • 3篇王奇
  • 2篇王瑞
  • 2篇花丽坤
  • 2篇赵占兵
  • 2篇张刚
  • 2篇杨有贞
  • 2篇何玉琪
  • 1篇樊姝芳

传媒

  • 7篇岩土工程学报
  • 4篇地基处理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3篇岩土力学
  • 3篇宁夏工程技术
  • 2篇宁夏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铁道建筑
  • 1篇工程力学
  • 1篇电力建设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 1篇科技视界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西北工程技术...
  • 1篇第五届全国黄...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煤迹地新土体分层构建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针对采煤迹地土体渗透性强、稳定性差等力学问题和生态污染问题,在矸石山表层依次设计了隔水层、改良层和抑制蒸发层,提出“2+1”新土体分层构建技术。该技术在采煤迹地构建新土体的基础上,考虑土壤粒度、湿度、重度、构度四个力学和物理特性。新土体的构建需要在参考化学组成的同时,也要考虑生物因素和干旱区环境的影响,以及土体渗透系数、含水率、密实度、温度和水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隔水层选取当地黏粒含量高的黄土、砒砂岩为原料,设计厚度为20 cm。改良层用沙黄土、风化煤、砒砂岩为原料,考虑旱区植被特点、土壤密实度、土体化学成分,最终设计厚度为60 cm,改良层是采煤迹地生态恢复和重建的核心部分。抑制蒸发层用砾石、秸秆、草方格等抑制水分蒸发的材料进行设计,区域试验表明,砾石和草方格能较好抑制水蒸发,同时也验证了“2+1”新土体分层构建的合理性。最终效果为保障中国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李学丰李学丰李瑞杰马志刚
关键词:矿物成分煤矸石渗流
一种偏轴轮足和沙漠适用型仿生机器人
一种偏轴轮足,包括闭合环形本体、及设置于闭合环形本体工作面的C形轮刺,C形轮刺包括弧形底面、若干轮刺、内侧凸缘、外侧凸缘,内侧凸缘、外侧凸缘对称设置于弧形底面的内侧边缘和外侧边缘,轮刺包括对称设置的正向轮刺和反向轮刺,正...
胡钢墩潘欢李学丰
文献传递
宏细观结合各向异性砂土的变形特性模拟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宏细观结合的方法建立本构模型对各向异性砂土的变形特性进行模拟.该方法用组构张量定义了一新的各向异性状态变量,考虑该变量对临界状态线的影响建立各向异性模型.引入状态变量后,模型的临界状态面和其他状态面都随各向异性程度的不同而偏离静水压力轴,临界状态方程、硬化准则和剪胀方程都是孔隙比、围压、加载模式和各向异性变量的函数,模型用一组参数可以描述不同围压和密度的砂土各向异性强度-变形的力学响应.通过对各向异性砂的强度和含细观特性分析的试验变形模拟,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李学丰孔亮袁琪王燕昌
关键词:砂土各向异性
砂性土层中复合桩基的沉降计算被引量:3
2015年
为预测高层建筑在粉砂或细砂土层中复合桩基上的沉降,以银川地区的地质条件为背景,预测使用了一个改进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从地下车库到地上各层施工过程中的地基沉降进行了计算,沉降观测是从一层施工时进行标定的,为比较观测值和计算值,对地下车库产生的计算沉降进行了折减处理。根据沉降观测和计算模拟说明砂性土层中的桩基础能够为高层建筑提供足够的安全系数。
马文国王兰民李学丰杨有贞
关键词:砂性土层分级加载桩基沉降有限元
颗粒材料孔隙组构的定量测试与图像分析方法
一种颗粒材料孔隙组构的定量测试与图像分析方法如下步骤:步骤一,对颗粒材料孔隙组构张量进行理论定义;步骤二,对颗粒材料孔隙组构测定步骤进行规范;步骤三,根据颗粒材料孔隙组构张量的理论定义,编写图像处理与分析图像的程序;颗粒...
李学丰孟凡超
文献传递
基于离散元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沿线分布的碎石土竖直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PFC 2D软件建立二维模型,分析动力荷载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并根据颗粒位移及应力演变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分析碎石土边坡的滑动与灾变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2种动力荷载作用下,坡面颗粒最大运动距离均超过5 m;横向地震波作用时,颗粒在临空状态下产生的横向位移较大;纵向地震波作用时,颗粒沿坡面滚落;2种动力条件下坡体内的应力演变规律较为接近,应力变化与坡面的距离相关,距离越大,应力降低的速度越慢,幅度越小;纵向地震波作用时,其滑动范围小于横向地震波,但应力释放快于横向地震波;由坡体内部应力变化幅度可知,在动力荷载条件下,坡内大部分区域的应力降低至初始应力的1/10,不利于灾害防治。
朱厚影李学丰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滑坡机制颗粒流离散元
一种土工试验黏性土均匀化制样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试验黏性土均匀化制样装置及方法,涉及土工试验领域,包括承载底座设置在制样装置的底部,用于承载制样装置;制样器安装在承载底座的上表面,通过液压油缸和支架杆连接,制样器内部设置有缸体,土工试验用土样采用自...
吕龙龙游耀星李学丰马宏李霄洋李璇杨宜明
软土灰砂桩加固后加载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了湖相沉积软土在灰砂桩加固后随着上部结构的分级加载及后期地基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以银川地区广泛分布的湖相沉积软土的地质条件为背景,利用灰砂桩加固软土地基,其原理是基于生石灰吸水膨胀发热吸收土中的水来对桩周土起挤密作用。模拟中使用了改进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计算了软土灰砂桩加固后随着上部结构施工过程及施工完成后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与消散过程。计算显示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引起基础中的有效应力能够承受上部荷载,说明湖相沉积软土采用灰砂桩加固在实践和理论上是可行的。
马文国王兰民李学丰
关键词:软土灰砂桩超孔隙水压力
二维运动C形腿和仿生沙基机器人及其运动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仿生沙基机器人(利用仿生学原理设计的在流动颗粒介质地面上用轮足行走的机器人)C形腿,尤其是一种仿生沙基机器人及其二维运动C形腿及其运动控制方法。包括C形腿本体(4),其特点是:该C形腿本体(4)与一曲拐(8)的...
胡钢墩潘欢李学丰
改进OTSU算法的砂土CT图像分割及组构分析
2024年
针对砂土各向异性的量化这一关键问题,以CT技术获取的砂土试样断面图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直方图均衡化和中值滤波法对图像预处理,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分辨率,其次运用数学形态学改进的OTSU算法有效克服了非均匀光照的影响,最后利用分水岭算法优化重叠颗粒之间的粘连情况,从而提高分割性能,得到清晰的二值化图像。结合环形测试线法对砂土颗粒内部孔隙的定向分布进行量化,并判断其宏观力学性。结果表明,经该方法处理后,提取的细观参数准确,能够清晰地展现砂土颗粒细观组构。验证了砂土颗粒确有典型的各向异性,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段欣睿李学丰樊国伟郭阳
关键词:CT图像图像处理孔隙分布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