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银锋

作品数:28 被引量:239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联合国人口基金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15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子女
  • 3篇性别比
  • 3篇人类学
  • 3篇生育
  • 3篇生育意愿
  • 3篇偏好
  • 3篇文化
  • 3篇出生性别
  • 3篇出生性别比
  • 2篇动人
  • 2篇侗族
  • 2篇异地高考
  • 2篇人口
  • 2篇人口普查
  • 2篇社会
  • 2篇生育年龄
  • 2篇年龄
  • 2篇宗族
  • 2篇相对数
  • 2篇流动人口子女

机构

  • 2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4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柳州市疾病预...

作者

  • 28篇张银锋
  • 10篇侯佳伟
  • 4篇顾宝昌
  • 2篇刘谦
  • 2篇陈卫
  • 1篇卢晖临
  • 1篇彭海红
  • 1篇张应强
  • 1篇徐俊忠
  • 1篇郭静
  • 1篇麻国庆
  • 1篇刘民权
  • 1篇杨燕珍
  • 1篇何明
  • 1篇曹锦清
  • 1篇罗必良
  • 1篇马翀炜
  • 1篇姜向群
  • 1篇王景新
  • 1篇张小军

传媒

  • 3篇中国青年研究
  • 3篇青年探索
  • 2篇南方人口
  • 2篇人口与计划生...
  • 1篇开放时代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China ...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人口与发展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 1篇中国社会学2...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育意愿:是确定值还是区间被引量:9
2017年
本文以2015年先后在北京和天津开展的"居民生育意愿和行为研究"为例,探讨个体生育意愿存在区间范围的现象。研究证实,在数量方面,两成以上的人计划生育1到2个孩子,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生育了1个或者2个。在性别方面,"儿女双全"是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但是可能仅有不到一成的人会为了实现"儿女双全"而坚持生育两个孩子。有性别偏好并不意味着就会人为选择子女性别,只有拥有强烈性别偏好的人群规模才会与出生性别比升高密切相关。在年龄方面,实际生育子女的年龄在理想生育年龄3岁左右的范围内,都被认为是满意的。充分认识到个体生育意愿并不是一个确定值而是存在一个区间范围,这对于生育水平的预测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张银锋侯佳伟顾宝昌
关键词:子女数量生育年龄
中国微公益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被引量:28
2014年
本文采用网络数据编码、微博私信调查和电话调查等方法,重点考察了微公益发展现状、微公益参与者对项目的评估以及普通民众对微公益活动的认知态度等方面的情况。研究发现,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是微公益无可比拟的优势,相比于传统公益,微公益具有更加便捷高效的参与路径和灵活多样的操作性,这主要得益于新媒体及网络金融等技术工具的广泛应用;但另一方面,微公益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其公开透明度、真实可信度尚显不足,这与民众的高期望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张银锋侯佳伟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研究的新取向——2012年“舆情与新媒体”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3
2012年
2012年2月,由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主办的“舆情与新媒体”学术研讨会在天津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一线舆情研究者四十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的研讨主题是“舆情与新媒体”。
张银锋
关键词:新媒体舆情媒体背景
“家族-集体主义”下的村庄公社:一个京郊“明星村”的社会变迁
本文选取了京郊地区的柳村作为田野调查点,以该村的社会组织结构作为研究的主题,旨在探讨这一特殊“明星村”保留公社体制的社会历史成因,并揭示出其背后掩藏的文化逻辑。在文章中,笔者以村落的社会文化变迁作为研究的主要线索,分时段...
张银锋
关键词:社会变迁
子女偏好与出生性别比的动态关系:1979-2017
出生性别比是反映生命之初性别平等状况的基本指标.19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值且不断升高,2008 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但尚未恢复到正常范围.男孩偏好往往被认为是出生性别比失调的重要诱因.基于152 项调...
侯佳伟顾宝昌张银锋
关键词:出生性别比男孩偏好
姓氏符号、家谱与宗族的建构逻辑——对黔东南一个侗族村寨的田野考察被引量:27
2010年
本文以黔东南的一个侗族村寨为考察对象,探讨了地方社会中宗族组织建构、形成的特点。文章力图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与社会背景之中,分析姓氏演变与宗族建构之间的联系,以及宗族在区域社会变迁中的表达形态,由此为现有的宗族研究提供一个颇具地方性色彩的个案参照。
张银锋张应强
关键词:姓氏家谱宗族侗族
中国人口实际与理想的生育年龄:1994—201被引量:32
2016年
人们的生育行为总是与年龄及时间因素存在着特定联系。借助横断历史元分析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拟合出1994—2012年中国人口实际和理想生育年龄关系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实际生育年龄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初育年龄从1995年的23.49岁上升到2012年的25.78岁,再育年龄从26.73岁上升到29.61岁;理想生育年龄相对较为稳定,理想初育年龄保持在25.30岁左右,理想再育年龄维持在28.40岁左右,平均理想二胎间隔为3.10年;城市人口无论是初育年龄还是再育年龄,均是实际生育年龄显著大于理想生育年龄;农村人口实际初育年龄显著小于理想初育年龄,再育年龄经历了由"实际小于理想"到"实际大于理想"的转变。这些发现为认识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在中国的变化趋势提供了有效的实证依据。
张银锋侯佳伟
集体经济村庄被引量:25
2015年
第十二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14年11月1日至2日在江南千年古县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原慈溪县县城)慈湖书院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集体经济村庄"。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仍有少数农村因地制宜,坚持集体生产、按劳分配的集体经济制度至今。三十多年来,社会舆论对这些集体经济村庄的质疑乃至批评声不绝于耳,却鲜见学界对各地不同类型的集体经济村庄加以全面检讨与比较研究。我们希望能以当今中国集体经济村庄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市场经济、市场社会环境下的运作机制,了解其所面临的困境、挑战与发展趋向,呈现"社会主义"理念在村庄经济制度、村民认知层面的流变,为完整把握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提供一个难得的标本。本专题内容根据论坛现场录音整理而成,并经发言人审校。评论及讨论部分的小标题为编者所加。因为篇幅所限,部分内容未能一并刊出。
王景新彭海红老田潘毅龚云马翀炜张银锋刘民权罗必良张小军曹锦清严海蓉徐俊忠麻国庆何明卢晖临
关键词:集体经济村庄县城
青年两孩生育意愿及其子女成本收益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通过对天津市女青年生育意愿的调查,本文发现:多数家庭由夫妻双方商定生育事宜,但妻子拥有更多话语权,约1/5的一孩家庭计划生育二孩。妻子精力体力充沛、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容许、家中有老人能帮忙照料是家庭生育二孩的基础条件。同时,生育意愿充分反映出"经济人"的理性,即:子女成本及收益的预期考虑。生育第二个孩子所付出的成本包括多个方面,但归根到底,家庭生活质量的降低与否是决定是否再育的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养老仍然是人们寄予期望最高的收益。
张银锋
关键词:生育意愿生育条件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青少年人口发展历程及其趋势被引量:6
2009年
青少年群体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支撑力量。掌握青少年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将有助于有关决策部门更科学合理地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基于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我国14~35岁人口的发展历程和时代特征。
侯佳伟陈卫张银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