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健

作品数:56 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0篇超声
  • 16篇心动图
  • 16篇超声心动图
  • 14篇动脉
  • 9篇心脏
  • 8篇多普勒
  • 7篇右心
  • 7篇左室
  • 7篇肺动脉
  • 7篇TEI指数
  • 6篇血压
  • 6篇三维超声
  • 6篇三维超声心动...
  • 6篇实时三维超声
  • 6篇实时三维超声...
  • 6篇缺损
  • 6篇房间隔
  • 6篇封堵
  • 6篇超声诊断
  • 5篇心功能

机构

  • 54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作者

  • 54篇张健
  • 20篇韩建一
  • 10篇范小明
  • 10篇徐佩莲
  • 9篇彭成忠
  • 8篇王静
  • 7篇吕亚儿
  • 7篇葛伟东
  • 6篇李锋之
  • 6篇张帆
  • 6篇张新满
  • 6篇杨鲁辉
  • 5篇屈百鸣
  • 5篇王迪
  • 4篇王海鹏
  • 4篇何洪峰
  • 4篇侯春杰
  • 4篇戴慧华
  • 4篇汤靖岚
  • 3篇陈书达

传媒

  • 6篇浙江医学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 3篇浙江实用医学
  • 3篇心脑血管病防...
  • 3篇2016年浙...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2篇2012年十...
  • 2篇2015年浙...
  • 2篇2006年浙...
  • 2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在超重肥胖患者心脏构型超声数据模型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通过对超重肥胖患者心脏构型参数与临床信息的数据挖掘,揭示出数据之间潜在、有价值的关联信息。方法选取受检者212例(正常体重受检者69例,超重患者84例,肥胖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获取临床信息及心脏构型参数,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挖掘分析,提取有效关联规则并优选出能反映超重肥胖人群心脏构型及其变化的特征性指标及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心脏构型超声数据关联规则模型。结果根据提取的有效关联规则显示,超重肥胖患者收缩期末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面积、左心房容积、左心室心肌重量与正常体重受检者相比倾向于变大,年龄、肥胖程度以及肥胖病程与心脏构型的改变密切相关。结论数据挖掘在医疗大数据中提取隐藏的关联信息,有助于超重肥胖患者心脏构型变化的早期检测、早期预防及早期干预。
孙婷婷朱向明刘冬张霞张健
关键词:数据挖掘关联规则超重肥胖心脏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后左心室扭转运动的对比研究
<正>目的:应用2D-STI测量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左室基底部、心尖部各节段的旋转角度,探讨应用2D-STI评价ASD患者右室容量负荷增加及右室重构对左室基底部旋转运动及左室整体扭转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单纯A...
王迪范小明黄志良张健张帆叶瑞忠
文献传递
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先心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目的探讨TTE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ASD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经胸超声心动图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指导经心导管封堵治疗先心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
韩建一张健彭成忠张新满吕亚儿杨鲁辉何洪峰
文献传递
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门诊高血压病人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不同颈动脉斑块形态和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关系;调查高血压合并有颈动脉斑块者血脂达标情况,他汀类药物使用的比例。方法: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人200例,常规体检的人员100例做为对照组。完善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及血生化、hsCRP的检测。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小于等于2.16mmol/l做为达标界限,分析此类病人他汀使用比例及血脂控制情况。结果: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和14%),其中软斑块组有更高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hsCRP;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者60%以上存在血脂超标,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比例不足20%。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是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诊治工作中对此类病人的干预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血脂达标率低和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足。
孙东升张健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粥样斑块血脂他汀类药物
组织多普勒右室Tei指数评价肺动脉高压模型兔右室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在评价肺动脉高压模型兔右心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尼可地尔对肺动脉高压所致的右心功能减退是否有缓解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33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三组:I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肺动脉收缩压>30mmHg);II组,尼可地尔组;III组,空白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30mmHg)。对所有模型测定右心功能超声指标,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别,分析右室Tei指数对右心功能的影响。取标准心尖四腔观,测量右室收缩期右房室环最大运动速率(Sm)、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率(Em)、舒张晚期最大运动速率(Am)和Em/Am值,以及ET,计算右室Tei指数。结果肺高压组(I组)右室Em下降,Am增高,Em/Am比值降低。与正常对照组(III组)相比,肺高压组(I组)右室Tei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III组)相比,尼可地尔组(II组)右室Tei指数明显升高(P<0.01)。肺高压组(I组)与尼可地尔组(II组)相比,肺高压组(I组)Tei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TDI技术测量右心Tei指数对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可无创、迅速地评价其右心室功能,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尼可地尔对改善由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右心功能减退亦有一定的疗效。
王静张健范小明韩建一王海鹏屈百鸣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组织多普勒成像TEI指数
多普勒技术评估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多普勒技术多种参数单独或协同评估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ASD-PAH)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应用价值,分析各参数与右心漂浮导管术(RHC)测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心胸外科拟行封堵术或修补术的ASD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在24 h内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RHC测压。根据RHC所测肺动脉平均压(m PAP)分为肺动脉高压(PAH)组43例和非PAH组32例。比较两组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VTR)和经三尖瓣反流法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s PAPTR)、三尖瓣环游离壁收缩期位移(TAPSE)及Tei指数;分析多普勒技术各参数与RHC测得的肺动脉收缩压(s PAP)、m PAP及肺动脉舒张压(d PAP)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VTR和Tei指数诊断PAH的截断值及对应的诊断效能。结果 (1)PAH组TAPSE较非PAH组明显降低,而VTR、s PAPTR、Tei指数均较非PAH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VTR与s PAP、m PAP、d PAP均呈正相关(均P<0.001),以VTR=3.3 m/s为截断值诊断PAH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72%;(3)Tei指数与s PAP、m PAP、d PAP均呈正相关(均P<0.001),以Tei=0.51为截断值诊断PAH的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71%;(4)联合应用VTR和Tei指数诊断PAH的敏感性提高至86%,特异性提高至93%。结论多普勒技术各参数在诊断ASD-PAH时均显示较高的实用价值,其中以Tei指数和VTR效果最显著,而将两者联合应用则能明显提高PAH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杜佩范小明张健汤靖岚胡巧洪鲁科峰侯春杰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缺损房间隔肺动脉高压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640层螺旋CT定量评价左室容积及其收缩功能的对比研究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和640层螺旋CT(Spiral and Multislice Computed To...
张健韩建一李锋之孙伟英王振
文献传递
实时超声检测在脑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检测在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9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按术中是否采用实时超声检测引导手术分为两组。超声引导组20例,术中通过超声检测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深度及其与周围组织和血管的关系,制定最佳手术入路,并通过实时扫描,监测病灶的切除情况,病灶切除后再次超声探查有无残留病灶和血肿。另19例为对照组,术中不用超声引导,其他均按传统方法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切除时间、脑组织切开次数、切13肿瘤直径比值以及患者症状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病灶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影像学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达100%。(2)两组患者病灶在手术显微镜下均被发现,超声引导组患者术中病灶显示率为100%,并完整显示病灶的大小、位置、范围及形态,准确定位。(3)脑组织切开次数超声引导组均在3次以下,而对照组仅10例(52.63%)在3次以下,7例(36.84%)达3次以上;切口肿瘤直径比值超声引导组为1.22±0.22,低于对照组的1.45±0,36;病灶平均切除时间超声引导组为(55.70±12.66)min,少于对照组的(82.16±31.23)min;并发症发生率超声引导组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9%;两组上述数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术中实时超声引导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定位准确、可靠。能指导术者准确选择手术入路,避开重要的脑功能区、血管和其他重要结构,精准切除病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神经组织损伤和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楼林张健赵元元陈书达
关键词:术中超声海绵状血管瘤
模拟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教学中的初探被引量:5
2020年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因图像清晰,对术者没有干扰等优势在心脏手术的围术期监测及非心脏手术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管理中广泛应用[1,2]。但是,由于TEE是一种存在潜在风险的“半侵入性”检查方法,对于这类检查的操作训练,会优先考虑患者的安全和知情同意问题,学员亲自操作和反复练习的机会并不多,这给TEE教学和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对于将要从事超声专业的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住培)学员来说,掌握TEE的理论知识,熟悉TEE操作过程中的基本手法,才能获取清晰的心脏标准切面、做出正确的诊断。这就更需要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来提升其TEE诊断水平、操作技能及临床胜任能力。模拟超声教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采用超声模拟培训系统,带教老师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进行教学,学员也可以进行重复操作,而不会造成患者损伤[3]。本次研究拟探讨模拟教学方法在TEE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王静张健王嶒侯春杰秦佳乐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脏手术带教老师住院医师模拟教学
Dus和NST对产前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意义
2003年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 (Dus)和胎心监护(NST)对产前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意义 ,以期提高诊断符合率。 方法 对826例晚期妊娠孕妇产前1~10d行Dus和NST检查预测胎儿脐带绕颈 ,按不同检查方法分为Dus组、NST组和联合组。记录3组脐带绕颈的预测数和实际发生数 ,计算各自的诊断符合率、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 结果 Dus组患者和NST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5 %和87.2% ;联合组94.0 % ,较前2组明显提高 (χ2=17.38,P<0.01) ,且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均有提高 (χ2=7.77、20.85和9.97 ,均P<0.01)。 结论 Dus和NST对产前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具有相近的临床意义 ,NST联合Dus检查能大大提高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符合率。
杨立伟王亮张健
关键词:DUSNST产前诊断胎儿脐带绕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