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新 作品数:43 被引量:90 H指数:5 供职机构: 大庆油田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间质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比较术中间质化疗联合术后常规化疗与单纯术后常规化疗两种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两种化疗方案进行比较,观察其5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间质化疗组5年生存率85.9%,常规化疗组5年生存率62.1%,有显著性差异,主要不良反应贫血、恶心、呕吐、脱发、腹泻、感染无显著差异。结论术中间质化疗联合术后常规化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康德新 张磊 姜梁英 刘宝翠关键词:间质化疗 氟尿嘧啶缓释剂 乳腺癌 DNA修复基因Hrad51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Hrad51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了Hrad51蛋白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小叶增生、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Hrad51蛋白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的表达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小叶增生、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2)乳腺癌中hrda5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呈正相关(P<0.01),与nm23、ER、PR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均P<0.01)。(3)乳腺癌中nm2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呈负相关(P<0.01),与ER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PR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4)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与nm23、ER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均P<0.01),与Hrad5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PR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1)Hrad51蛋白在不同病变乳腺组织中呈现不同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存在高度表达;(2)nm23蛋白也在不同病变乳腺组织中呈现不同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存在低表达;(3)检测Hrad51蛋白和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有望成为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梁春林 肖钟迪 马越 刘德庆 陈志奇 康德新 李瑞峰 刘旭东关键词:NM23 乳腺肿瘤 术中应用吻合器治疗高龄胃癌36例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治疗高龄胃癌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70岁以上的胃癌患者入院后,查出无并存病,根据不同的并存病程度,术前予以纠正,在全麻下手术治疗,术中应用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结果:36例患者均有并存病,6例患两种以上并存病,占16.67%,术中应用吻合器缩短了麻醉及手术时间,术后出现并发症仅3例,占8%,无因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结论:应用吻合器治疗高龄胃癌,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 康德新 刘铭然 刘宝翠 王洪岩关键词:吻合器 高龄胃癌 口服自制稀释钆喷酸葡胺溶液在低场磁共振MRCP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选择自制稀释静脉用钆喷酸葡胺溶液作为低场磁共振MRCP口服胃肠道阴性对比剂,以提高低场MRCP图像质量。方法用自制稀释钆-喷酸葡胺溶液作为口服用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完成上腹部常规扫描后,行MRCP扫描,患者在口服对比剂前、后进行两组扫描。结果口服对比剂前胃十二指肠内液体与胰胆管同时显影,对胰胆管观察产生明显影响。口服对比剂后胃与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基本被抑制,MRCP图像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口服自制稀释钆喷酸葡胺溶液可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明显改善低场磁共振MRCP图像质量。 栾文勃 康德新 刘长志 杨山林关键词:钆喷酸葡胺 低场磁共振 MRCP 血管生成抑制剂在防治乳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研究 2006年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在防治乳癌术后转移及复发的疗效。方法:乳癌Ⅰ~Ⅱ期的病人随机分组。术后应用Neovastat 20mg/kg口服6~8个月共122例(甲组).对照组(乙组)共145例.甲乙两组其余治疗相同,术后3~6年随防。结果:甲组术后转移及复发率为8.47%,乙组术后转移及复发率为34.28%。结论:乳癌术后血管生成抑制剂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可降低其术后的转移及复发率。 康德新 王国才关键词:血管生成抑制剂 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肿块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8例乳腺肿块进行了高频超声引导下Mammotome(麦默通)乳腺活检系统微创治疗,评价其手术效果。结果所有肿块均完成Mammotome微创旋切切除,无1例失败。所有肿块均获得明确病理诊断,良性病变115例,乳腺癌3例,均行保乳手术。皮肤创口小,7例出现轻度皮下瘀血3、例出现局部小血肿,乳管内乳头状瘤患者,4例可见血性溢液,在随访中逐渐消退。结论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进行乳腺肿块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 焦春宇 和利稼 单孝军 陈志奇 康德新关键词:乳腺肿块 麦默通 超声定位 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表达对胃癌微转移和预后的价值 2008年 目的:分析检测胃癌和胃良性病患者外周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胃癌微转移和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7例胃癌,及4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EGFRmRNA。结果:4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外周血EGFR均为阴性。胃癌患者组EGFR mRNA表达阳性为42.1%(24/57)。EGFRmRNA表达阳性在胃癌TNM分期中为I期27.3%(3/11),II期15.8%(3/19),III期61.9%(13/21)及IV期83.3%(5/6),(p<0.05)。EGFRmRNA表达阳性在低未分化及中高分化癌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中外周血中EGFRmRNA可以作为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志,可作为胃癌微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梁春林 肖钟迪 陈志奇 康德新 和利稼 白山关键词:胃癌 RT-PCR 外周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胰腺癌基因肿瘤标志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2011年 胰腺癌为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的肿瘤。目前认为手术切除是胰腺癌唯一的可治愈性手段,然而,85%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切除率仅10%~15%[1],故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新的胰腺癌标记物的发现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 康德新 栾文勃 张磊 梁春林 张国立关键词:胰腺癌患者 肿瘤标志物 癌基因 生物信息学 可治愈性 手术切除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关系 被引量:4 2018年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或病毒产生的变态反应、自身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我们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有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致病因素之一,亚急性甲状腺炎也可能是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现报道如下。 张磊 刘威 张俊东 康德新关键词:亚急性 甲状腺炎 乙型肝炎 胃癌患者外周血EGFRmRNA的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EGFR并分析其临床病理联系。方法应用RT-PCR检测57例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EGFRmRNA。结果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GFR均为阴性。胃癌患者组EGFRmRNA表达24例。EGFRmRNA表达阳性在TNM分期中为Ⅰ期3例,Ⅱ期3例,Ⅲ期13例及Ⅳ期5例(P<0.05,Ⅰ,ⅡvsⅢ,Ⅳ)。胃癌病理上在低未分化及中高分化癌间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RT-PCR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EGFRmRNA表达与其临床及病理分期相关。此项指标检测可作为胃癌治疗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梁春林 康德新 肖钟迪 张奇兵 殷响 白山 黄海涛关键词:RT-PCR 外周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