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姚全军

姚全军

作品数:45 被引量:205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栓塞
  • 17篇肝癌
  • 16篇化疗
  • 13篇化疗栓塞
  • 12篇CT引导
  • 11篇原发性
  • 9篇肿瘤
  • 8篇动脉化疗
  • 8篇原发性肝癌
  • 7篇动脉化疗栓塞
  • 7篇栓塞治疗
  • 7篇微波
  • 7篇肝动脉
  • 6篇皮穿刺
  • 6篇介入
  • 5篇化疗栓塞治疗
  • 5篇恶性
  • 5篇肝动脉化疗
  • 4篇动脉
  • 4篇动脉化疗栓塞...

机构

  • 28篇河南省肿瘤医...
  • 21篇郑州大学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45篇姚全军
  • 34篇黎海亮
  • 33篇胡鸿涛
  • 31篇郭晨阳
  • 18篇孟艳莉
  • 9篇肖金成
  • 9篇程洪涛
  • 8篇卢武胜
  • 8篇耿翔
  • 7篇骆俊朋
  • 7篇李亚楠
  • 5篇宗登伟
  • 4篇郑琳
  • 4篇刘伟
  • 3篇陈呈世
  • 3篇马俊丽
  • 2篇宋涛
  • 2篇赵辉
  • 2篇花亚伟
  • 2篇夏威利

传媒

  • 4篇当代医学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第五届全国乳...
  • 1篇中国(第七届...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第七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氧化二砷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共30例患者,对肝脏原发病灶行周期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ACE后3d开始给予As2O3持续静脉滴注5h(10mg/d,14d为1个疗程),问隔2周,连续进行3~4个周期;B组为对照组,共30例患者,对肝脏原发病灶行周期性TACE。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获益率、生活质量等指标及转移瘤大小、灶数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中客观有效率为26.7%(8/30),获益率60.0%(18/30),B组客观有效率为0,获益率16.7%(5/30),两组客观有效率及获益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67,P=0.008;X2=11.915,P=0.001)。A组患者中生活质量改善4例,稳定18例,B组患者中改善0例,稳定1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69,P=0.008)。肿瘤负荷与疗效呈显著负相关,且相关关系密切(Kendall相关系数为-0.765,P〈0.001;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21,P〈0.001)。结论As203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
孟艳莉胡鸿涛黎海亮郭晨阳骆俊朋姚全军程洪涛肖金成
关键词:砷剂肿瘤负荷肺转移瘤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第二肝门区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第二肝门区肿瘤由于解剖结构复杂,使肝切除难度大、手术风险加大,术后复发率高、预后欠佳,不少学者视之为手术治疗禁区2].有报道认为对于邻近肝门区、胆管、腹腔内重要脏器的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时容易损伤上述器官[3].但也有作者持不同观点,夏念信等[4]报道RFA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癌取得较好疗效,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本研究采用全麻CT引导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RFA治疗第二肝门区恶性肿瘤取得较好疗效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胡鸿涛黎海亮郭晨阳姚全军程洪涛肖金成耿翔马俊丽
关键词:肝肿瘤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
^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被引量:31
2012年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结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能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Ⅱ型或Ⅲ型门静脉癌栓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3例;年龄34-70岁,平均(56±8)岁;肝内原发肿瘤1-15个(中位数为4个)。23例门静脉癌栓的平均直径为(20.5±1.5)mm,平均长度为(37.4±2.6)mm。所有患者均行动脉化学栓塞治疗肝内原发病灶,同时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内^125Ⅰ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通过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处方剂量、所需粒子数、粒子的空间分布、粒子放射性活度、匹配周边剂量等参数,然后在CT监视下,依次在肿瘤的不同层面及位置植入^125Ⅰ粒子。结果每例患者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次数1.0-6.0次,平均(3.1±0.4)次;门静脉穿刺粒子植入次数1.0-2.0次,平均(1.4±0.5)次;植入粒子数4-17枚,平均(7±1)枚。患者生存期3-24个月,中位生存期18个月。患者3、6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3%(21/23)和69.6%(16/23)和60.9%(14/23)。所有患者均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可以显著延长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胡鸿涛黎海亮郭晨阳姚全军孟艳莉骆俊朋程洪涛杨辉李文亮
关键词:门静脉化学栓塞治疗性
C臂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经皮胃造瘘术可为吞叫闲难患者提供充足的肠内营养,其可以在内镜下、X线及CT引导下进行。但是,对于病变段严重狭窄的食管癌患者内镜不能通过狭窄段,内镜下经皮胃造瘘难以进行;X线引导仅可获得二维DSA图像,难以判断穿刺针和胃腔的相对位置,对于左肝大或胃腔小的患者不宜进行;CT引导不能实时监视穿刺针的位置,不能动态观察胃腔情况,容易出现穿刺针退出胃腔及胃腔充盈不佳等情况。
姚全军胡鸿涛黎海亮郭晨阳耿翔孟艳莉李亚楠
关键词:经皮胃造瘘术CT引导内镜下经皮胃造瘘C臂X线引导DSA图像
肝癌的血管介入治疗被引量:10
2008年
姚全军卢武胜
关键词:血管介入治疗不能手术切除ARTERIAL放疗副作用TACE治疗
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和鼻-胃营养管置入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和鼻-胃营养管置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吞咽困难患者,其中喉癌14例,食管-纵隔瘘18例,颈段食管癌35例。22例行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45例行X线引导下鼻-胃营养管置入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8 d、1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体重及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升(P<0.05)。术后1个月胃造瘘组的血清白蛋白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鼻-胃营养管置入组(P<0.05)。术后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造瘘组的治疗费用为鼻-胃营养管置入组的2.6倍。结论 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和营养管置入术均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安全、有效,胃造瘘术的临床疗效优于营养管置入术,但费用较昂贵。
姚全军胡鸿涛黎海亮郭晨阳孟艳莉骆俊朋李亚楠
关键词:胃造瘘X线引导
一种隐藏式粒子覆膜食管支架及其组装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藏式粒子覆膜食管支架及其组装方法,隐藏式粒子覆膜食管支架包括筒状的支架本体,以及放射性粒子,以及与支架本体配合的覆膜套;支架本体在外周侧按圆周方向排列设有一个或多个粒子安装通道,每个粒子安装通道均沿轴向...
胡鸿涛袁航黎海亮姚全军耿翔夏威利赵可张东阳李岩
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预防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消化道出血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防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按照中国抗癌协会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确诊为PHC合并PVTT的40例患者,通过随机化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肝内肿瘤TACE+门静脉癌栓125I粒子植入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肝内肿瘤TACE+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行腹部增强CT扫描评估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进展(PD)和稳定(SD),计算局部控制率;记录术后3、6及12个月的消化道出血情况和生存情况。采用连续校正的χ2检验比较两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治疗组PR 8例、SD 6例、PD 6例,局部控制率为40%(8/20);对照组PR 1例、SD 6例、PD 13例,局部控制率为5%(1/20)。两组间局部控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P=0.023)。治疗组3、6及12个月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别为2、2、3例,对照组分别为2、6、10例。两组间治疗后3个月、6个月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1.000、0.235),术后12个月治疗组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0%(14/20)和40%(8/20),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5,P=0.031)。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PHC合并PVTT患者,能够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蒋丽韩东明胡鸿涛马俊丽赵妍黎海亮郭晨阳姚全军
关键词:门静脉胃肠出血
肝储备功能测定在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栓塞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化疗栓塞前后肝储备功能的测定,观察介入化疗栓塞前后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与术前TBIL、ALT、AST、AFP、FER以及肿瘤大小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介入治疗对肝癌肝功能储备的影响,探讨肝储备功能...
姚全军刘伟杜华刘文秀费泽军卢武胜
文献传递
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治疗周围型肺癌
:探讨CT引导经皮经肺微波热凝固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在CT引导下,使用单极微波辐射天线经皮经肺穿刺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47例(共59个病灶)。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 40-80W,每...
肖金成郭晨阳花亚伟黎海亮胡鸿涛宗登伟姚全军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临床疗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