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腹盆腔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 周艳丽苏宁马利军周茂荣韩玉莲索志强何鑫朱薇
- 对腹盆腔MRI扫描的病人,如发现有占位性病变均常规加扫弥散加权像,且扩大扫描范围以期发现病变周围淋巴结及转移病灶,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AVANTO1.5T及Vario3.0超导型磁共振仪,扫描完常规序列(Flash-2d...
- 关键词:
- 关键词:磁共振仪磁共振诊断
- MR DWI与PET/CT对肝脏转移瘤消融疗效评估的比较
- 目的:对比分析MR DWI与PET/CT对肝脏转移瘤消融疗效评估,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7例射频消融的肝脏转移瘤患者,均在消融术后1月左右行MR DWI及PET/CT检查,两种检查的间隔时间小于5...
- 苏宁马利军孙凯周艳丽陈国强何鑫
- 关键词:肝脏转移瘤消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弥散加权成像
- 文献传递
- 丘脑梗死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 2018年
-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观察丘脑梗死后脑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9例丘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行rs-f MRI检查并记录MoCA及MMSE评分。计算两组被试的功能连接值(FC)及低频振幅值(ALFF),并比较其差异。结果:病例组认知得分减低,ALFF在有些脑区发生改变;两组均检测到了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相关脑区;病例组左侧额中回与前扣带回FC显著增强,与总体认知得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丘脑梗死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丘脑梗死后DMN及ALFF均发生改变。
- 范丽娟李月春粱芙茹苏宁何鑫
- 关键词:丘脑梗死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动脉自旋标记(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2例脑血管病患者行常规磁共振(MR)、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DWI及ASL序列检查。分析DWI及ASL两种技术显示病变的阳性率及面积大小。结果病灶显示的阳性率:DWI对急性及亚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为100%,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检出率为11.8%;ASL对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为100%,对TIA患者检出率为70.6%,对亚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为94%。DWI与ASL对同一患者相同病变显示面积的大小:SDWI〈SAs142例,SDWI=SASL 27例,SDWI〉SASL3例。结论DWI与ASL均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联合应用两种技术能早期诊断TIA并能发现急性梗死缺血半暗带。
- 苏宁周茂荣周艳丽马利军何鑫索志强韩玉莲
- 关键词: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脑梗死
- 一种CT用限位定位器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CT用限位定位器,针对现有的检查床大多没有定位设施,行动不便的病人体位往往需要多人把持来固定,从而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辐射,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操作台,...
- 马利军孙凯何鑫
- 磁共振对阵发性眩晕症中血管与神经关系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阵发性眩晕症中血管与神经关系和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阵发性眩晕症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方法的诊断以及磁共振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种方法均有一定效果,但磁共振诊断后的血管神经关系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阵发性眩晕症患者实施诊断时,通过使用磁共振诊断的方法能够对血管与神经关系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
- 苏宁马利军周茂荣何鑫张锦凤彭志佼张子燕
- 关键词:磁共振
- 针对复发脑膜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研究
- 2015年
- 目的分析复发脑膜瘤在影像学以及病理学方面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复发脑膜瘤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同一时期下的非复发脑膜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脑膜瘤的影像学以及病理学特点。结果在肿瘤形状、有无骨质改变以及有无瘤内坏死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但在肿瘤大小、有无硬脑膜胃征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复发脑膜瘤呈现出蘑菇形,且具有瘤内坏死现象,骨质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以上这些特点可作为针对复发脑膜瘤的早期诊断的临床标准。
- 苏宁马利军周茂荣周艳丽陈国强何鑫
- 关键词:影像学病理学
- 弥散加权像在胸部MRI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在胸部检查中采用弥散加权磁共振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在我院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05年5月—2019年1月,将患者进行分组,每组42例,分为采用弥散加权成像的观察组和采用CT灌注扫描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准确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弥散加权磁共振诊断应用到对肺癌切除术的诊断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价值较高。
- 苏宁何鑫
- 关键词:胸部肺癌弥散加权成像MRI
- 3.0T核磁skyra 3D-CISS序列与3D-SPACE序列对臂丛神经成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比较3.0T、MRI两种扫描序列对臂丛神经成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临床需要扫描颈椎病MRI患者40例,都通过可变反转角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三维双回波稳态构成干扰序列(3D-CISS)序列、常规序列等方式进行检查,所有图像均进行后处理重建。结果:3D-CISS序列神经根-椎体CNR高于3D-SPACE序列,而3D-CISS序列神经根-脑脊液CNR低于3D-SPACE序列(P<0.05),3D-CISS序列较优,3D-SPACE序列图像质量较差。对受压神经根清晰度的显示,3D-CISS序列与3D-SPACE序列对比,优于3D-SPACE序列(P<0.05)。结论:对于展示臂丛神经神经根结构和对神经根病变做诊断等方面,3D-CISS序列明显优于3D-SPACE序列,对颈神经根成像及颈神经根受压等情况的临床诊断更具优势。
- 柳海斌何鑫苏宁
- 关键词:臂丛神经
- 弥散张量成像与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认知功能研究,探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LA患者39例为LA组即观察组,其中轻度LA组20例,中度LA组19例,对照组为20例健康志愿者,受试者均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及认知功能评定。结果:(1)随着LA病变程度加重,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呈逐渐降低趋势;(2)对照组与LA组比较: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北京版)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程度越重,Mo CA评分越低;Mo CA总分与记忆力评分比较结果一致:对照组与轻度LA组较中度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功能与注意力的评分比较结果一致:对照组与轻、中度L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度LA组中右侧丘脑前辐射(right-anterior thalamic radiation,R-ATR)、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CT)、右侧额枕下束(right-Inferior Fronto-occipital Fasciculus,R-IFOF)、双侧下纵束(Inf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ILF)及右侧钩束(right-uncinate fasciculus,R-UF)的FA值与Mo CA正相关(r>0.40,P<0.05);ATR、CCT、小脑(forceps minor,FMI)、IFOF、ILF、双侧上纵束(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SLF)及右侧上纵束(颞叶部分)(right-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temporal part),R-SLFT)的FA值与执行功能评分正相关(r>0.40,P<0.05);L-CCT及R-SLFT的FA值与记忆力评分正相关(r>0.40,P<0.05);R-ATR、CCT、R-CCG、RIFOF、L-ILF及R-UF的FA值与注意力评分正相关(r>0.40,P<0.05)。结论:(1)本研究中Mo CA评价认知功能较MMSE敏感;(2)随着患者LA程度加重,白质纤维损害越多且越严重;(3)患者LA程度越重,对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越大;LA患者中执行功能与注意力较记忆力先受损,且执行功能与注意力不随LA程度
- 李尚辉李月春梁芙茹苏宁何鑫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易智能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