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爱凤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中日古代送别诗比较研究
- 本文选择了中日古代送别诗这一视点作为硕士论文题目。
在介绍遣唐使与中日文化交流、日本古代汉诗集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诗语层面——词语和典故两个角度的异同、结构层面——体裁和结构两个角度的异同、意象主题层面的异同。...
- 伍爱凤
- 关键词:意象主题环境描写
- 文献传递
- 中日古代送别诗中的意象比较研究——以汉诗为中心被引量:1
- 2008年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日本,也有很多关于送别的日本汉诗。日本汉诗不仅是日本文学的一种形式和组成部分,而且是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诗歌影响并繁衍到海外的最大一脉分支。它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重要纽带,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意象是诗人创造意境的手段方法,中日古代汉诗都非常重视意象的营造与表达,二者既有共同之处,亦各有其特点,研究二者之间的异同对于中日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 伍爱凤
- 关键词:文化交流古代汉诗送别诗意象
- 开放兼容 促进优秀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被引量:3
- 2015年
-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近十年来,来华留学总人数持续攀升(见图1),学历生增长速度尤其明显。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工作逐渐成为一项新的课题与中国高校毕业生一样,日益增长的来华留学生完成学业后也面临着就业,其大量选择在华就业从表面上看会对中国高校毕业生产生压力和冲击。但因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语言、文化及教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二者就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 刘金兰李勇伍爱凤
-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中国经济
- 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人力资源被引量:10
- 2018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要求.“一带一路”倡议更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构想.为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为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应不断开发新项目.优化培养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开展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 伍爱凤刘金兰李勇
- 关键词:国际人力资源来华留学生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国家文化软实力
- 留学生在华就业对国际商务往来的促进作用探析被引量:7
- 2016年
- 随着来华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入,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华就业,缓解了国际商务发展与商务人才紧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对国际商务事业的促进作用,并就加强和优化在华留学生就业工作提出建议。来华留学生具有语言技能强、文化背景多元等优势,可促进国际商务发展,我国应通过适当放宽政策限制、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等途径促进符合国际商务发展需求的优秀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
- 刘金兰伍爱凤李勇
- 关键词:留学生商务往来
- 来华留学生的德育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
- 2018年
- 来华留学生工作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来华留学规模的持续增加,如何更好地开展来华留学生德育工作,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人力资源,成为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要课题。
- 刘金兰伍爱凤
-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