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辉

作品数:15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血浆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疾病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中性粒细胞
  • 3篇细胞
  • 3篇利钠
  • 3篇利钠肽
  • 3篇粒细胞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3篇冠脉
  • 3篇冠状动脉疾病
  • 2篇代谢

机构

  • 15篇西安市中心医...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静安区...
  • 1篇西安高新医院

作者

  • 15篇丁辉
  • 6篇张胡金
  • 4篇辛渭川
  • 3篇龚敏
  • 2篇尚磊
  • 2篇白引珠
  • 2篇巩晓宏
  • 2篇廖菽丹
  • 2篇马锋
  • 2篇李涛
  • 2篇张环
  • 2篇常海霞
  • 2篇马前锋
  • 2篇李迎山
  • 2篇何琳
  • 2篇王昌育
  • 2篇王磊
  • 1篇李楠
  • 1篇李松杨
  • 1篇徐涛

传媒

  • 6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陕西中医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陕西肿瘤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世界核心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SYNTAX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YNTAX评分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的相关性及二者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12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且24 h内接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 0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 398例,女性1 660例),平均年龄(64±12)岁;STEMI 3 687例,NSTEMI 2 371例。根据NLR分为3组(高、中、低),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SYNTAX评分、白细胞计数等,并分析NLR与SYNTAX评分对PCI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价能力。结果 STEMI组和NSTEMI组的中性粒细胞和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NLR与SXs呈正相关(r=0.459,0.334,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NLR是1年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预测因子(P<0.01)。结论 在STEMI或NSTEMI心肌梗死24 h内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中,NLR与SXs可作为1年后心血管疾病预后的评价指标。
鲍建军王磊丁辉王建国李永涛张锋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预测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 了解中性粒细胞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2例AMI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收集患者发病情况及入院时血常规、心肌酶、心电图等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各参数与严重心律失常间的关系.结果 AMI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白细胞(P<0.01)和中性粒细胞(P<0.01)水平较高,且短期死亡的风险也增加(P<0.01).严重心律失常多出现于发病早期(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与发病时间≤12 h(OR=0.50,95%CI:0.10~1.45,P=0.04)、短期死亡(OR=6.45,95%CI:3.21~13.73,P<0.01)及入院时中性粒细胞阳性(OR=2.65,95%CI:0.84~4.56,P=0.02)密切相关.结论 中性粒细胞计数>7×109/L时AMI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明显增加.
常海霞巩晓宏尚磊辛渭川马锋丁辉龚敏张环雷靖祎秦建宁王磊马前锋白引珠马东侠何琳张军科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
抗纤溶药对家兔颅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抗纤溶药对家兔颅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制作家兔颅脑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及药物观察组,分别测定伤后不同时段各项血浆D-二聚体,进行比较。结果:给药组血浆D-二聚体从伤后6h以后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抗纤溶药,可改善因脑损伤而引发的纤溶亢进,达到治疗颅脑损伤的目的。
张胡金丁辉
中性粒细胞升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了解中性粒细胞升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对324例24h内发生的AMI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比较入院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分析它们与各种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二元回归分析提示AMI的患者中性粒细胞>7×109/L组,多表现为冠状动脉初始血流TIMI分级0级(P<0.002)、严重心律失常(P<0.001)及死亡(P<0.00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AMI在30d内发生死亡多见于年龄≥70岁(P<0.001)、合并严重心律失常(P<0.001)及入院时中性粒细胞>7×109/L(P=0.01)的患者。结论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可能作为AMI预后的分层指标之一。
常海霞巩晓宏郑强荪尚磊辛渭川丁辉龚敏张环秦建宁王磊马前锋白引珠张军科马锋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心可舒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女性更年期频发早搏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联合西药治疗频发早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女性更年期频发早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应用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次47.5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80例仅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次47.5mg,每日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为82.00%,对照组治疗心律失常有效率为60.25%,症状缓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可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丁辉李楠张胡金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颈静脉乳酸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4年
张胡金丁辉李迎山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颈静脉乳酸
月经期哮喘1例报告
2002年
李松杨徐媛丁辉
关键词:月经周期病因性激素病例报告
叶酸在冠状动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叶酸治疗冠状动脉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主要分支中至少一支血管管腔狭窄≥50%,且未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口服叶酸5mg,1次/d,对照组只给予基础药物治疗。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选取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冠状动脉病变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状动脉血管管腔狭窄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叶酸治疗可以降低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减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丁辉何琳张胡金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叶酸半胱氨酸代谢
倍他乐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倍他乐克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凝、再灌注、营养心肌等治疗的基础上,按照CCS-Ⅱ给药方法静脉推注倍他乐克15mg。结果治疗组在提高心率变异性、降低心源性休克、猝死、缩小梗死面积、缓解疼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治疗组。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倍他乐克疗效显著。
王昌育辛渭川廖菽丹贾莉惠李涛丁辉王建国
关键词:倍他乐克心肌梗塞
横纹肌肉瘤误诊为脑膜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03年
徐涛张胡金丁辉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误诊脑膜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