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学德

作品数:5 被引量:18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羞耻
  • 1篇大学生
  • 1篇心理控制源
  • 1篇羞耻感
  • 1篇政府
  • 1篇政府信任
  • 1篇政治
  • 1篇政治信任
  • 1篇制度主义
  • 1篇人际
  • 1篇人际关系
  • 1篇人际信任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参与
  • 1篇社会阶层
  • 1篇主义
  • 1篇文化主义
  • 1篇内疚
  • 1篇内疚感
  • 1篇阶层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作者

  • 5篇高学德
  • 1篇翟学伟

传媒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南京人口管理...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研究

年份

  • 5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羞耻研究:概念、结构及其评定被引量:18
2013年
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界有关羞耻的实证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羞耻概念本身的深入理解以及相应评定方法的发展。文章梳理了羞耻的概念、结构及其评定的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了国内外心理学界在以上三个领域的理论偏向、研究取向和评定范式,指出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困惑,最后提出了羞耻概念、结构及评定的未来研究要实现两个转向,一是从研究视角来看,由结构和类型视角转向关系和情境视角,二是从评定范式来看,由西方实证研究范式转向本土研究范式。
高学德
关键词:羞耻本土研究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内疚感和羞耻感对反事实思维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研究以12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2(心理控制源:外控型、内控型)×2(自我道德感:内疚感、羞耻感)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了外控和内控大学生在内疚感和羞耻感两种不同的自我道德情感下反事实思维内容的差异。结果表明:(1)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反事实思维不同内容的诱发具有重要的影响:外控者更倾向于产生行为和情境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而内控者更倾向于产生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内疚感和羞耻感对大学生反事实思维内容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影响;(2)反事实思维内容的产生受到了心理控制源与内疚感和羞耻感两种自我道德情感的交互影响:外控者在羞耻感的启动条件下比在内疚感的启动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多的行为和情境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而内控者在内疚感的启动条件下比在羞耻感的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多的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以中西方不同被试而得出的内疚感和羞耻感与反事实思维关系的矛盾结论。
高学德
关键词:心理控制源反事实思维内疚感羞耻感
当代城市青年的人际信任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2011年中国社会信用制度研究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当代城市青年人际信任的总体特点,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青年群体人际信任各维度的具体特点。研究发现,当代城市青年的人际信任表现出与传统中国乡土社会高度一致的差序格局特征,即:对亲人关系的信任程度最高,较亲密、稳定的工作关系和熟人关系次之,而对生人关系的信任度最低。同时,城市青年对工作关系的信任程度高于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这表明,对城市青年人际信任结构的研究,不仅应考虑关系亲疏和情感特征,也应关注人际交往的时空特征。从不同群体的比较来看,男性、未婚、高教育程度和高收入城市青年的人际信任要高于女性、已婚、低教育程度和低收入者。
高学德
关键词:城市青年人际关系人际信任
政府信任的城乡比较被引量:147
2013年
以往有关政府信任的研究大都分别以城市居民或农民为研究对象而独立进行,缺乏对城乡居民的直接比较。本研究通过对全国六大地区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当前城乡居民政府信任的现状和特点,并进一步从制度主义和文化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影响城乡居民政府信任的各种因素。结果发现,当前城乡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呈现出典型的"央强地弱"的差序性样态,但城市居民的政府信任度要低于农民的政府信任度,且城市居民比农民表现出了对基层政府更不信任的趋势。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制度变量和文化变量对城乡居民政府信任都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制度变量对政府信任的影响更大。制度变量和文化变量对政府信任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城乡差异。最后,本文对已有关于城乡居民政府信任的结论提出了新的解释。
高学德翟学伟
关键词:政府信任制度主义文化主义城乡居民
当代城乡青年政治信任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3年
以往有关政治信任的研究缺乏对城乡青年群体的直接比较研究。本文以城乡青年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政治信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代青年总的政治信任度比较高,但对不同内容的政治信任却有差异,无论是城市青年还是农村青年,他们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最高,其次是绩效信任和官员信任,程序信任度最低,同时,他们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随着政府机构层级的降低呈现下降的趋势。从城乡青年政治信任度的对比来看,城市青年的政治信任度普遍低于农村青年。多元回归结果显示,社会阶层和社会参与对城乡青年的政治信任都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而言,社会阶层对城市青年政治信任的影响力更大,而社会参与对农村青年政治信任的影响力更大。
高学德
关键词:政治信任社会参与社会阶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