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斌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显微外科技术在屈肌腱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 1994年
- 显微外科技术在屈肌腱损伤修复中的应用任晓平,霍英斌屈肌腱的滑动除需具有良好的动力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形态学为基础,因此在屈肌腱损伤修复中,保证肌腱表面的光滑,使吻合口无粗糙面是减少屈肌腱术后粘连,加速屈肌腱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提高屈肌腱损伤修复的...
- 任晓平霍英斌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屈肌腱损伤
- 外展支具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 1993年
-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骨颈基底转子下5cm部位之骨折。为老年人多见。由于该处骨折多伴有骨距和转子后部粉碎骨折及股骨内侧弓的破坏,故易产生髋内翻畸形及其它合并症。在治疗上往往存在着许多困难。目前在该骨折的治疗上基本分为两大类:手术血法(包括麦氏接骨板、鹅头钉、Ender钉等)及非手术疗法(单纯牵引、石膏外展爽板及中西位法合疗法等)。前者由于手术造成损伤,有些患者不能承受;后者由于卧床时间过长,合并症发生率较高。为此我们自1991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外展支具固定治疗该骨折,取得了复位准确、定牢靠、早期离床功能练习的良好效果。
- 邓晓明孙丽娟岳伟杰霍英斌李端英孙兴洲
- 关键词:骨折股骨骨折固定术
- 应用Richard钉治疗粗隆间骨折20例报告
- 1994年
-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小梁极为脆弱,加之自御能力较差,反应迟缓,髋部遭受轻微外力即易发生骨折。老年人髋部骨折后重要死因之一是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因此,采取有效的坚强固定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手术内固定是重要手段。作者从1990年初开始,采取Richard钉治疗粗隆间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霍英斌任晓平李瑞英高俊清
- 关键词:RICHARD钉骨折固定粗隆间骨折
- 智能型腰背肌锻炼辅助器在治疗胸腰椎屈曲型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 2002年
- 目的 探寻一种便于病人进行腰背肌锻炼的有效器械。方法 单纯屈曲型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2 7例 ,腰肌劳损病人 10例 ,使用智能型腰背肌锻炼辅助器加自主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X线与CT ,测量椎体高度 ,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病人压缩椎体治疗后均有明显恢复 ,腰椎活动范围正常 ;腰肌劳损病人腰痛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智能型腰背肌锻炼辅助器是一种安全、有效 。
- 苏广志康秀文岳伟杰卢微霍英斌
- 关键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腰背肌锻炼适应证
- 一种新型内固定材料在四肢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 1993年
- 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四肢骨干骨折,在国内外已有较多文献报导,其疗效不仅取决于骨折部位和类型,还同内固定材料的种类有直接关系。我院1991年5月以来应用梯形自动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干骨折10例,除1例因螺钉松动至骨折成角畸形骨折端延迟愈合外,其余9例疗效满意。
- 任晓平霍英斌李捷单久印
- 关键词:骨折四肢
- 臀上皮神经综合征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探讨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病因、选择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病人,52例采用封闭法治疗,余8例行神经切断或神经松解术。疗效判定分为优、良、可、无效,全部病例均予随访。结果:经封闭或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8.3%。结论:本病命名为“臀上皮神经综合征”更为合理。对初治的急性发作者或慢性患者病程短,症状较轻的封闭疗法效果好;对急性患者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或慢性患者病程较长,应给予手术治疗。
- 张欣健奚如霍英斌
- 关键词:慢性病程手术治疗疗效判定初治
- 应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虎口软组织缺损伴深部组织外露感染1例报告
- 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伴深部组织外露病例中,用游离植皮覆盖创面难以成活,而用传统的带蒂皮瓣修复需长时间固定肢体于特殊位置,尚需二次断蒂手术,给病人带来较大痛苦(如用前臂挠、尺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又将损伤前臂的主要动脉,影响手...
- 任晓平霍英斌奚如
- 关键词:移植手术疗效评价
- 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20例临床疗效观察
- 1993年
- 尺骨鹰嘴是构成肘关节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尺骨鹰嘴骨折是关节内骨折,由于肘关节屈、伸肌的收缩作用,骨折很容易发生分离移位。因此,在治疗上力求达到防止关节不稳及恢复其关节面的正常解剖对位,以牢固固定早期活动关节,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使肘关节功能恢复。该骨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 奚如李瑞英刘迪霍英斌
- 关键词:尺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张力带
- 骶管内神经周围囊肿12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苏广志卢微李瑞英霍英斌
-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MRI诊断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