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喜英
- 作品数:84 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晚期乳腺癌化疗相关贫血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晚期乳腺癌化疗所致贫血的防治疗效。[方法]选择60例以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或单药化疗方案所致晚期乳腺癌贫血的患者(血红蛋白Hb≤110g/L,或化疗后Hb降低≥20g/L),...
- 陈占红黄健曹文明邵喜英黄平蔡菊芬楼彩金叶魏武王晓稼
-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乳腺癌贫血化疗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CYP19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7年
- 王晓稼邵喜英
- 关键词:基因多态现象
- 不同频率电针治疗紫杉类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2 Hz、100 Hz、2 Hz/100 Hz不同频率电针治疗紫杉类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女性乳腺癌采用紫杉类化疗药物所致CIPN患者随机分为2 Hz电针组(40例,脱落1例)、100 Hz电针组(40例,脱落2例)、2 Hz/100 Hz电针组(40例,脱落3例)及西药组(40例,脱落2例)。3个电针组均于双侧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进行针刺,同侧合谷与外关、足三里与三阴交分别连接HANS-200E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电极,分别予频率2 Hz、100 Hz及2 Hz/100 Hz电针刺激,每次30 min,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西药组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每次0.5 mg,每天3次。各组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及全部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观察各组肿瘤患者神经毒性评估量表(FACT/GOG-Ntx)评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评定标准(NCI CTCAE V 5.0)的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周围神经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于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各组患者FACT/GOG-Ntx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3个电针组FACT/GOG-Ntx评分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P<0.01,P<0.05),2 Hz电针组与2 Hz/100 Hz电针组降低幅度大于100 Hz电针组(P<0.05);随访时,2 Hz电针组、2 Hz/100 Hz电针组FACT/GOG-Ntx评分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3个电针组周围神经毒性分级较治疗前改善(P<0.01);随访时,2 Hz电针组与2 Hz/100 Hz电针组周围神经毒性分级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后,3个电针组周围神经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随访时,2Hz电针组、2Hz/100Hz电针组和西药组周围神经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2 Hz/100 Hz电针组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P<0.01,P<0.05)。治疗后,2 Hz电针组、100 Hz电针组、2 Hz/100 Hz电针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31/39)、68.4%(26/38)、81.1%(30/37)、47.4%(18/38),2 Hz电针组与2 Hz/100 Hz电针组总�
- 卢超冯绪康沈琼颖李广亮吴涛凭李晓宇邵喜英王佩佩李荣荣邓亚萍陈炜吉
- 关键词:紫杉类药物随机对照试验
- 用于缓解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症状的手套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缓解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症状的手套,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露指手套和翻盖,露指手套内设有手掌冷敷水囊,露指手套的每个指节部均设有手指冷敷水囊,每个手指冷敷水囊均与手掌冷敷水囊之间设有连接管,露指手套的...
- 王晓稼邵喜英陈占红郑亚兵曹文明沈夏波黄健
- Dice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浙江地区BRCA1/BRCA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Dice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浙江地区BRCA1/BRCA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74899136、rs2297730和rs147668333),采用PCR测序方法对65例BRCA1/BRCA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和100名健康女性进行分析,χ2检验比较两组在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上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评价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rs2297730的G等位基因和A/G基因型在乳腺癌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1.873,95%CI:1.174~2.988,P=0.008;OR=3.133,95%CI:1.562~6.287,P=0.004)。另外2个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rs2297730在共显性、显性、超显性以及加性遗传模式下与乳腺癌相关(P<0.05),最佳遗传模式为显性。[结论]Dicer1基因rs2297730与浙江地区BRCA1/BRCA2阴性家族性乳腺癌易感性相关。
- 曹文明高赟杨红健谢尚闹孟旭莉潘志文陈占红黄健叶魏武邵喜英王晓稼
- 关键词:家族性疾病单核苷酸多态性BRCA1BRCA2
- 浙江省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与评分标准(2024版)
- 2024年
- 为了进一步加强乳腺癌规范化诊治能力,实现乳腺癌诊疗一体化、标准化和同质化,浙江省乳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结合《中国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及浙江省乳腺癌诊疗现状,经过多次讨论、实践与修正,制定了《浙江省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与评分标准(2024版)》,内容涵盖诊断、手术、药物治疗、放疗及其他管理等共27条质量控制指标及评分标准。该质量控制指标及评分标准将成为浙江省乳腺癌质控巡讲、检查和考核的主要依据,推动乳腺癌诊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 浙江省乳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邵喜英杨红健曹飞麟陈述政杜向慧傅佩芬黄建黄黎明李旭军孟旭莉王瓯晨赵文和马飞王晓稼
- 关键词:乳腺肿瘤质控指标评分标准
- 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的耐受性及心功能监测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耐受性及心脏安全性。[方法]对Her-2基因过表达8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在曲妥珠单抗使用过程中进行心电图监测。记录出现的心脏相关症状。采用超声心动图法,分别于曲妥珠单抗使用前1个月及使用后每3个月监测1次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曲妥珠单抗使用过程中心脏相关症状主要为胸闷、心悸及呼吸困难。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ST-T段改变、窦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以上不良事件的程度绝大多数为Ⅰ~Ⅱ度。监测3、6、9、12、15个月时的LVEF均值分别为69.93%±5.72%、70.64%±5.12%、71.03%±5.31%、70.29%±5.10%、69.08%±5.84%,与基线时比较均有下降,但均未出现低于50%的病例。在监测15个月过程中,LVEF平均下降幅度介于4.35%~2.10%之间。监测3、6、9、12、15个月时LVEF下降幅度≥16%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00%、2.99%、2.17%、2.78%和4.35%。蒽环类药物经治的患者在曲妥珠单抗使用第3、6、9、12、15个月监测到LVEF下降≥10%的比例分别为15.40%、11.90%、14.30%、22.7%和20.00%。并没有发现明显高于未使用过蒽环类的患者。[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都伴随着LVEF水平的降低,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并没有发现LVEF的进行性下降,患者的总体耐受性良好,说明治疗期间的定期监测十分重要。
- 黄平陈俊英陈占红黄健郑如珍曹文明邵喜英蔡菊芬王晓稼
- 关键词:曲妥珠单抗耐受性心脏毒性左室射血分数
- 晚期乳腺癌中医证型与年龄、病理分型及复发转移部位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中医证型与患者年龄、临床病理分型及复发转移部位相关性。方法:对10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各中医证型患者在年龄、分子分型、复发转移部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平均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1),而乳腺癌分子分型、复发转移部位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时年龄可能是一个参考因素。
- 盛雅娟曹文明邵喜英史华张爱琴蔡菊芬陈占红黄健王晓稼
-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证型分子分型年龄肿瘤转移
- 苦参碱对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 2007年
- 目的:观察苦参碱体外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0、100、200、400μg/ml苦参碱作用48小时后MG-63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0、100、200、400μg/ml苦参碱作用48小时后MG-63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现象。结果:不同浓度苦参碱对MG-63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其生长抑制作用在苦参碱浓度为30—180μg/ml之间随浓度增加而增强;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400μg/ml浓度苦参碱能诱导MG-63细胞凋亡。结论:苦参碱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体外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 陈雪琴邵喜英王晓稼
- 关键词:人骨肉瘤细胞苦参碱凋亡
- 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预防和治疗进展被引量:21
- 2015年
-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化疗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使患者住院治疗周期延长,住院费用显著增加,同时影响化疗疗效。本文主要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评估、影响因素,以及集落刺激因子及抗菌药物的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
- 刘丹丽邵喜英罗奇王晓稼
- 关键词:乳腺癌集落刺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