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锁劳 作品数:37 被引量:540 H指数:12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轻工技术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6 2008年 用6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配置30个杂交组合(6×5)。对这30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6个同型保持系、5个恢复系的16个农艺性状进行了2 a重复鉴定,发现不同性状及同一性状不同年份间,配合力表现不尽一致,综合2 a结果,父本的优劣顺序为L161>Q3>Q1>Yuyou 1>227,母本为L89>L451>L656>Zhong 2>D89>1500100285。不同性状及同一性状不同年份间,遗传力存在差异,以初花期、单株产量、主花序长度和单株角果数的遗传力比较稳定,幼苗重、主花序角果数和千粒重的遗传力变化较大。除抽薹期和开花期的超中亲优势不显著外,其他14个性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向优势,单株种子产量和小区产量的超亲优势值最高,其次为幼苗重、分枝高度、角果数。参试组合中,有2个组合(L89×Yuyou 1、L451×Q3)的小区产量表现出较明显的超标优势(5.44%、4.87%)。种子产量的3个主要构成性状(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中,角果数的杂种优势最大,说明单株角果数的优势是引起小区产量优势的主要原因。最后还对捷克等欧洲优质油菜的利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高荣村 于澄宇 李玮 张春宏 俞延军 刘胜毅 赵锁劳 胡胜武关键词:油菜 配合力 杂种优势 遗传力 作物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育种 第二讲 品种稳定性测度 被引量:1 1992年 Ⅰ方差分析法方差分析是最早研究品种的基因型×环境互作(简称GE互作)的方法。Fisher和Mackenzie(1923) 刘录祥 赵锁劳关键词:作物 稳定性 适应性 育种 基肥结合喷氮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及植株氮素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2005年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就不同基肥水平结合叶面喷氮对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植株氮素状况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基肥并结合生育后期叶面喷氮能显著提高籽粒粗蛋白含量和产量,无基肥区喷氮的作用显著大于施基肥区的;施基肥结合喷氮对籽粒赖氨酸无明显作用;施基肥区喷氮降低了籽粒容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最佳喷氮时期一般在开花期,但因品种类型、基肥基础而不同,春性品种无基肥区最佳喷氮时期提早到抽穗期,而施基肥区则推迟到灌浆期。通过对植株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粗蛋白含量的分析,叶面喷氮能否使灌浆开始后植株顶三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出现峰值、激发顶三叶含氮物运入籽粒,使籽粒蛋白质稀释得到抑制或补偿,与其对籽粒粗蛋白含量和产量作用的大小密切相关。 曹宏鑫 赵锁劳 王世敬 翟允褆关键词:基肥 冬小麦 氮素状况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训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2 2022年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应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提升高素质农民数字化应用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基于此,分析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训现状,探讨外出培训与就地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训前预热与训后支持相结合等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形成专题理论授课培训、现场教学观摩培训、实施多元化培训方式、创建质量评价机制的培训教学实践体系。 王红 赵锁劳 张岳 姚潞 刘俭龙关键词:高校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研究 被引量:16 2004年 探讨了一种测定蔬菜中多种残留有机磷农药的方法,即将蔬菜粉碎后加提取剂、脱水剂和脱色剂,充分振荡后,将残渣和提取液全部抽气过滤,浓缩至一定体积,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中甲胺磷、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甲拌磷、乐果、马拉硫磷和对硫磷等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测定时,各农药组分保留时间较短,分离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精密度及抗干扰性能。回收试验结果表明,8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6.0%,103.4%,101.3%,95.9%,99.4%,92.4%和91.0%,仪器反应信号变异系数分别为6.9%,6.1%,9.2%,9.6%,9.2%,7.0%,6.8%和7.5%。 赵锁劳 杨江龙 刘拉平关键词:蔬菜 有机磷农药 主成分分析法在玉米杂交种选育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995年 对育种中常用的Mo17等10个自交系所组配的45个杂交种之18个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累积贡献率大于85%以上的三个主成分与18个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主成分聚积了大多产量性状,其累积贡献率为45.1%,第2主成分为株型正因于到经济性状负因于,第3主成分聚积着叶片正因子和灌浆负因子之信息。以此认为,I_1较大,I_2较小,I_3适中的杂交种的综合性状较好。并认为,杂交种I_1、I_2、I_3的大小与其自交系的关系密切。 赵锁劳 梁有峰 周桂莲 杨引福关键词:玉米杂交种 主成分分析 遗传性状 作物模型发展探讨 被引量:71 2011年 为进一步深化与促进作物模型发展,并融入国际潮流,论文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分类、比较及认识论挖掘等方法,通过作物模型概念、分类、作用及其与数字种植业的关系分析,阐述了作物模型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作物模型研究与应用新动态,比较了国际上作物生长模型四大研究组(DSSAT,School of de Wit,APSRU及中国)和功能-结构植物模型三大研究组(L-Studio,GREENLAB及中国)间作物模型的差异,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目前,虽然作物模型在数字种植业中的应用较少,但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城乡结构的变化,未来它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曹宏鑫 赵锁劳 葛道阔 刘永霞 刘岩 孙金英 岳延滨 张智优 陈煜利关键词:作物模型 作物生长模型 甘薯新品种秦薯一号的变异及选优留种研究 朱俊光 赵锁劳关键词:甘薯 遗传变差 经济性状 植株性状 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措施研究 被引量:3 2004年 杨江龙 赵锁劳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产业 贸易体制 贸易纠纷 贸易壁垒 身体健康 作物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育种 被引量:12 1992年 第四讲品种稳定性测度的研究和应用 4.1 作物品种稳定性几种方法度测迄今有关品种稳定性测度的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简易表型分析法;另一是从GE互作寻找稳定性测度方法,这包括直接使用品种的GE互作方差,或用品种的GE互作效应对环境效应回归的各种稳定性测度以及品种的GE互作模式分析方法。 刘录祥 赵锁劳关键词:作物 育种 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