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春
- 作品数:51 被引量:245H指数:8
-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熵值法的呼包鄂区域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耦合协调研究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城市化发展存在着耦合协调关系,研究2006-2015年呼包鄂经济区的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与相对发展度,以及各指标对协调度的影响,为呼包鄂经济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城市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耦合协调模型与灰色关联模型,评价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协调关系与影响程度。[结果]①呼包鄂经济区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均稳步上升,且呼和浩特的增幅最大,分别为0.373 8和0.362 6;②呼和浩特的土地利用效益始终滞后于城市化水平,而包头的土地利用基本同步于城市化发展,鄂尔多斯在2010-2014年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土地利用效益。③整个经济区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且协调状况由弱到强。[结论]呼包鄂经济区内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发展整体协调状况良性发展,但各城市应根据目前的协调类型,努力加强城市社会化建设与土地利用结构规划,推进两者进入优质协调。
- 薛建春郑海潮王雅荣
- 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熵值法耦合协调度
- 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被引量:4
- 2024年
- 探究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耦合机理,对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耦合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1年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空间分异明显。新型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0.26提升到2021年的0.69,生态安全水平由2005年的0.26提高到2021年的0.57,公共健康水平在2021年达到0.64;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与公共健康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由2005年的0.22上升到2021年的0.62,表现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耦合协调水平较高,其余盟市较低的空间格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均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是制约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年均障碍度分别为17.32%、8.74%、7.33%。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和指导。
- 孙斌杜松朴薛建春孙涛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黄河流域
- 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财政、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基于面板联立方程和门槛模型被引量:3
- 2022年
- 为了探索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财政、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选取黄河流域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使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uper SBM-SFA模型测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土地财政、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土地财政对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经济增长对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且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促进土地财政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但土地财政却不能通过经济增长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②土地财政在影响经济增长时存在土地利用效率的双门槛效应,证实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和区域差异性。③黄河流域上下游的经济增长与土地财政具有互相促进作用,但中游的土地财政却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黄河流域内各城市要认清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改革土地市场,借助市场手段实现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和土地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建立以生态文明为主的土地财政模式。
- 薛建春张安录孙斌
- 关键词:土地财政经济增长黄河流域
- 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以呼包鄂城市群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息息相关,若两者处于高度耦合优质协调状态则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呼包鄂城市群为例,计算了3个城市2001—2016年的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综合指数、耦合协调度和灰色关联度,结果显示:①3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均稳步上升,且呼包鄂土地利用效益平均增幅分别为8.96%、18.01%、24.19%,城市化平均增幅分别为9.45%、8.53%、27.71%,增幅最大的是鄂尔多斯市,包头的平均水平与增长水平都较低;②3个城市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且16a间协调度逐年递增,鄂尔多斯的增长幅度最大,为0.714 3,2009年开始3个城市均进入初级协调状态;③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呼包鄂3个城市的人口密度指标对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都是中度相关,分别为0.487 1、0.543 7、0.627 1,人口城市化是对土地利用效益影响最小的因素,所以重视土地利用的方式要远比减少人口数量更能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 蔡恩槐盛宇凡薛建春
- 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城市化
- 呼包鄂榆城市群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居民生活碳排放研究日益被重视,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碳排放系数法对城市群内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进行核算,发现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其中汽油、液化石油气、电力是构成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主要能源类型。然后运用LMDI模型分解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影响因素,发现能源结构效应、人口效应和消费倾向效应对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存在正向效应,能源价格效应则显示负向效应。运用脱钩模型对短期内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7-2019年呼包鄂榆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之间存在较理想的脱钩状态;在未来的城市群建设过程中应提高节能技术、开发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耗结构、适度降低城镇化建设来降低居民生活碳排放。
- 薛建春李永胜
- 关键词:LMDI模型脱钩分析STIRPAT模型
- 基于亏缺灌溉的利津县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研究
- 2024年
- 针对利津县当地灌溉水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用水的难题,采用亏缺灌溉的调控方式控制作物生育期灌溉用水量,选取作物经济效益、综合水分生产力、生态效益最大为目标,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AE-FOS-MOP)进一步对利津县不同水平年下的农作物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研究表明:①亏缺灌溉方式下,灌溉水量仍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但显著缓解了灌溉水供需矛盾。②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同水平年下模型优化的结果有效地调整了粮经作物的比例并实现了节约耕地。③现状年(2022年)通过调减冬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的播种面积,增加花生的播种面积,可实现经济效益提升1.9%,综合水分生产力提升4.5%,生态效益提升3.1%。④规划年(2025、2035年)进一步增加蔬菜、花生的种植规模,经济效益分别提升9.5%、14.3%,生态效益分别提升16.9%、14.1%,综合水分生产力分别提升2.1%、5.0%,节水率分别为8.2%、5.5%。
- 毕春宁孙斌薛建春杨萌
- 关键词:亏缺灌溉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公路工程项目生态评价——以国道109线十七沟至清水河段公路为例被引量:7
- 2009年
- 生态足迹是一种度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综合指标,在阐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概念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测算国道109线十七沟至清水河段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前后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前存在生态盈余0.242 702 hm2/人,建设后生态盈余为0.240 371 hm2/人。建设项目对地区生态压力影响较小;而且各项占用土地均在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内,从生态学角度证明该工程项目具有可行性。
- 薛建春白中科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公路工程生态评价
- 基于脱钩指数和LMDI模型的黄河流域能源低碳发展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一带一路”陆路通道的关键地带,沿黄河流域城市的工业发展主要依赖能源的生产与消耗,实现经济、能源、碳排放三者协同发展是尽早实现黄河流域“双碳”目标的关键。本文测算黄河流域9省区2010-2019年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借助脱钩模型分析各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状态,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析能源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间,黄河流域整体碳排放量呈现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到各省区,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的碳排放量逐渐上升,甘肃、四川、河南、山东的碳排放量随时间变化不大;内蒙古的碳排放强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余省区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脱钩状态方面,黄河流域整体脱钩状态相对不错,甘肃、四川、河南的脱钩状态均为强脱钩及弱脱钩,比较理想;影响因素方面,经济增长是黄河流域能源碳排放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与人口规模对能源碳排放的影响相对较小,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引起的碳排放变化为负增长,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引起的碳排放变化为正增长。
- 薛建春曹力博
-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脱钩指数LMDI模型黄河流域
- 基于TRIZ理论的信访机构改革和机制创新被引量:3
- 2019年
- TRIZ是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方法论,也适用于社会管理科学领域的问题分析研究,但是目前还有待推广应用。基于现代TRIZ剪裁原理,可以对事关深化机构改革的党和政府机构设置及其功能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评估,进而剪裁或化解机构重复、职能低下的部门,实现精兵简政,减员增效,优化机制。现代TRIZ剪裁法在信访机制改革中的应用,为丰富社会管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提供了示范案例。
- 董振域薛建春薛建春
- 关键词:依法治国TRIZ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包头市生态承载力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生态足迹是一种度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综合指标。在阐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概念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测算了包头市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包头市2006年存在生态赤字,人均1.192765hm2,生态压力指数已达1.77。纵向比较得知,包头市经济建设中资源利用强度较大并造成生态承载力下降,生态足迹上升,这表明包头市生态系统正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 薛建春白中科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