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婧
- 作品数:4 被引量:7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 1999-2005年上海市纵向时间序列生态足迹分析被引量:20
- 2008年
-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衡量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指标。文章以上海为例,对上海市1999—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纵向时间序列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7年研究阶段内,上海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1.9035hm2到2005年的1.8616hm2,以2002年为转折点呈现倒U型变化。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仍远小于平均生态足迹值。反映了上海市经济生产生活强度远超其生态系统承载力,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并且人均生态赤字出现类似环境的库兹涅茨(EKC)曲线;运用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协调性系数指标以及生态缺陷度指标对于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反映了上海市从2002年开始出现良好转变趋势。通过对上海市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可以为上海市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 谌伟李小平孙从军程曦蔡婧
- 关键词:时间序列生态足迹
- 河道生态护坡对地表径流的污染控制被引量:44
- 2008年
- 在上海市进木港生态河道示范区,通过现场模拟径流试验,研究了柴笼、灌丛垫、植草3种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坡对地表径流的延滞作用和污染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生态护坡在控制地表径流污染方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柴笼对地表径流的平均延滞时间为28.00-33.33min,可拦截80.95%粒径为30.07-111.05μm的悬浮固体,可截留92.58%-97.15%的水溶态营养盐和75.75%-91.24%的泥沙结合态营养盐.灌丛垫使地表径流进入河道的时间比对照裸坡滞后9.70~15.33min,可有效截留88.53%-92.94%的水溶态营养盐;但其对悬浮颗粒的拦截能力比柴笼和植草护坡弱.植草护坡延滞地表径流的能力不及柴笼和灌丛垫,但其对地表径流中较小粒径的悬浮固体(14.89-52.63μm)和泥沙结合态营养盐的拦截率分别达到85.93%和80.53%-85.33%.研究还探讨了生态护坡对地表径流污染的控制与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抗剪强度等指标的关系,并提出了控制地表径流污染的生态护坡优化组合方案.
- 蔡婧李小平陈小华
- 关键词:生态护坡颗粒粒径营养盐
- 河道生态护岸的工程设计与生态效益研究
- 本文以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黄浦江、苏州河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04dz12029)为背景,针对上海城市地表径流的水质特征,进行了河道生态护岸的工程设计与生态效益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河道生态...
- 蔡婧
- 关键词:河道生态护岸工程设计生态效益
- 文献传递
- 滇池人工湿地系统进水前处理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为减轻人工湿地堵塞状况。[方法]采用硅藻土与助凝剂(PAM)复配对滇池湿地系统2类不同入水进行预处理,最后给出相关经济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目前海河水和福保村生活污水的水质条件下,当硅藻土的投加量应达到120 mg/L,PAM投量为0.3 mg/L时,出水TP达到一级B的1 mg/L要求(GB18918-2002),而当硅藻土投加量为40 mg/L时,出水SS达到一级B 20 mg/L的要求。入水经过前处理,使得最大限度减轻了是湿地系统后续潜滤池堵塞隐患,保证高负荷湿地系统连续运转。[结论]改性硅藻土前处理技术可利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达到降低后续湿地堵塞压力,且处理所得污泥可回收利用,毒性远低于铁盐铝盐产生的化学污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前处理技术。
- 谌伟李小平孙从军高阳俊蔡婧
- 关键词:改性硅藻土污水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