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蒯新平

作品数:26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成像
  • 11篇磁共振
  • 10篇磁共振成像
  • 7篇加权成像
  • 6篇扩散
  • 6篇扩散加权
  • 6篇扩散加权成像
  • 5篇眼眶
  • 4篇淋巴
  • 3篇胰腺
  • 3篇肿块
  • 3篇细胞
  • 3篇鉴别诊断价值
  • 3篇病变
  • 3篇磁共振扩散
  • 3篇磁共振扩散加...
  • 3篇磁共振扩散加...
  • 2篇性病
  • 2篇胰腺囊性
  • 2篇胰腺囊性病变

机构

  • 18篇常熟市第二人...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丰县人民医院
  • 1篇交通大学
  • 1篇常州市武进中...

作者

  • 22篇蒯新平
  • 13篇王胜裕
  • 11篇刘士远
  • 8篇丁庆国
  • 6篇陶晓峰
  • 4篇胡蓓西
  • 4篇陆永明
  • 4篇贾传海
  • 3篇王晨光
  • 3篇王文保
  • 2篇高欣
  • 2篇成翠娥
  • 2篇张红强
  • 2篇刘洪超
  • 2篇瞿俊晨
  • 2篇钱征
  • 2篇朱国辉
  • 2篇贾宁阳
  • 2篇郑信德
  • 1篇潘自来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第四届全国磁...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射途径对兔窝淋巴结SPIO增强MR成像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注射途径对新西兰大白兔腘窝淋巴结SPIO增强MR显影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不分,体重2-2.5kg。12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后肢大腿肌肉内注射蛋黄乳清液,建立兔腘窝淋巴结反应增生模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含10μmolFe的SPIO,一组经后肢趾蹼间皮内注射含10μmolFe的SPIO;MR扫描,包括平扫及注射SPIO后12小时延迟增强扫描。分析两组注射途径MR图像特征,并对照病理检查。结果两组淋巴结大小无差别(p=0.936,>0.05)。平扫,各种淋巴结T1WI呈低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PDWI呈低或高信号;GRE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第一组腘窝淋巴结在各序列信号表现与平扫无明显变化;第二组,T1WI表现为斑片状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呈斑片状低信号;PDWI表现为斑片状低信号;GRET2*WI淋巴结信号几乎完全消失,部分出现过剂量伪影。计算各组淋巴结增强前后信噪比(SNR),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P<0.01。结论兔腘窝淋巴结SPIO增强MRI检查最佳注射途径为趾蹼间皮内注射。
王胜裕蒯新平刘洪超刘士远王晨光郑信德王文保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淋巴结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胰腺囊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胰腺囊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34例胰腺囊性病变,包括非肿瘤性病变的假性囊肿11例、单纯囊肿5例,肿瘤性病变的浆液性囊腺瘤6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34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DWI(b值0,600 s/mm2)扫描,记录病变DWI信号特点,测量病变及毗邻胰腺实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计算病变-胰腺实质ADC值比(ADC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病灶ADC值及ADCR的诊断价值.结果 16例非肿瘤性囊性病变组中2例DWI上呈稍高信号,14例呈等信号,18例肿瘤性囊性病变组中17例呈高或稍高信号,l例呈等信号,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非肿瘤性、肿瘤性囊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3.30 ±0.30)×10-3、(2.74±0.34)×10-3mm2/s;ADCR分别为1.85 ±0.20、1.31 ±0.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ADC值及ADCR诊断胰腺肿瘤性囊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04、0.98±0.02.ADC值以3.105×10-3 mm2/s为阈值,诊断肿瘤性囊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94.4%,ADCR值以1.525为阈值,诊断肿瘤性囊性病变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9%.结论 DWI在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常规MRI的重要补充.
丁庆国成翠娥蒯新平陆永明贾传海张红强钱征
关键词:胰腺囊性病变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胰腺囊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胰腺囊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4 例胰腺囊性病变,分为2 组(非肿瘤性组和肿瘤性组),非肿瘤性组包括假性囊肿11 例,单纯囊肿5 例;肿瘤性组包括浆液...
丁庆国成翠娥蒯新平陆永明贾传海张红强钱征
纯氧吸入后正常大鼠脑组织BOLD信号变化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长度吸入100%氧气后,引起正常大鼠脑组织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BOLD)信号变化的原因。方法正常雄性SD大鼠11只,在7T超高场磁共振扫描仪下,采用BOLD-fMRI序列扫描。比较短时间吸入空气和不同时间长度吸入100%氧气后皮层、尾状核、海马、丘脑的BOLD信号差异。采用同样的大鼠8只以灌注成像序列扫描比较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变化。结果短时间吸入空气、短时间吸入100%氧气和长时间吸入100%氧气产生的BOLD信号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吸入100%氧气导致BOLD信号显著升高,皮层脑血流量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吸入100%氧气可以有效地产生BOLD信号对比,长时间吸入100%氧气后BOLD信号变化更明显;BOLD信号的升高与血氧饱和度有关。
高欣刘士远陶晓峰岳秀慧蒯新平
关键词: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
骨斑点症X线诊断(附家族三代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家族性骨斑点症的临床及X线表现特征,提高X线诊断准确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例骨斑点症患者的临床及X线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家族性骨斑点症X线特征为关节骨端多发斑点状致密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本组患者中2例有症状,1例患者无任何症状。常规生化检测无异常。结论:根据典型的X线特征及遗传特点,对骨斑点症可见做出正确诊断。
蒯新平王胜裕陆建国洪庆坚王文保
关键词:骨斑点症遗传病X线摄影术
胃原发性淋巴瘤的MDCT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PGL的多排螺旋CT表现,提高其术前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0例PGL患者的临床及CT特点。结果 10例PGL,9例为DLBCL,1例为MRLT。4例于胃窦,3例于胃体中,胃窦胃体2例,胃底、贲门1例;多期扫描过程中,6例胃壁形态发生变化,4例无变化;8例胃粘膜显示连续,并明显强化,2例显示不连续;6例肿瘤未累及胃浆膜面,4例累及浆膜面;5例胃周出现肿大淋巴结;PGL累及胃壁平均厚度为(1.7±0.9)cm;平扫及两期增强扫描,CT值分别为(31.7±6.9)HU,(45.9±10.9)HU,(56.9±12.7)HU;两期增强扫描CT增值分别为(14.2±11.9)HU,(25.2±14.8)HU;两期增强扫描分别与平扫CT值比较以及两期之间CT值比较,P值均<0.01;两期扫描绝对增值比较,P值<0.01。结论 PGL具有一定的CT特征,MDCT对PGL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胡蓓西朱国辉蒯新平王胜裕
关键词:淋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成人胸腔梭形细胞性横纹肌肉瘤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 男,47岁。胸闷不适1个月,无其他临床症状。入院胸部CT检查示:左肺下叶巨大软组织肿块,大小约15cm×14cm×9.3cm,密度不均匀,软组织成分CT值约45HU,有斑片状低密度坏死灶形成,并见斑片状钙化灶,增强扫捕实性成分呈中度强化,纵隔淋巴结最大短径〈1 cm(图l~4)。
王胜裕蒯新平刘士远邱佳明王文保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细胞性梭形胸腔成人胸部CT检查
SPIO与Gd剂增强MRI对转移性淋巴结诊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SPIO与Gd-DTPA 2种增强MRI方法对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效果。方法:①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第1组于后肢股四头肌内种植VX2肿瘤,建立兔腘窝转移性淋巴结模型;第2组于后肢股四头肌内注射蛋黄乳清液,建立兔腘窝反应增生性淋巴结。②MRI扫描,包括平扫、SPIO及Gd-DTPA增强。序列包括T1WI,T2WI,PDWI,GRE T2*WI。③2位影像诊断医师进行盲诊,并与病理结果对照。④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PIO增强,第1组大部分淋巴结信号较平扫未见明显变化,个别淋巴结在T2WI、PDWI及GRE T2*WI序列出现斑片状低信号影;第2组淋巴结在各序列均为低信号。Gd-DTPA增强扫描,2组淋巴结出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SPIO增强扫描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83.3%;Gd-DTPA增强扫描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3%,66.7%。SPIO增强扫描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83.3%,83.3%;Gd-DTPA增强扫描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6%,61.5%。SPIO增强扫描K=0.667,P=0.01;Gd-DTPA增强扫描K=0.25,P=0.219;2组K=0.250,P=0.219。2种方法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625,P值分别为0.006,0.299。结论:SPIO是一种新型MRI对比剂,与Gd-DTPA相比,对转移性淋巴结与炎症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及敏感性。
王胜裕蒯新平刘士远王晨光郑信德丁庆国刘洪超胡蓓西
关键词:淋巴转移造影剂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MR特点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MR特征,提高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MR影像特点,包括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缘、信号特点、强化特征以及颈部间隙淋巴结情况。结果男性3例(75%),女性1例(25%),平均年龄47岁(37~55岁)。4例均为单发肿瘤,其中左侧1例,右侧3例。除1例累及腮腺深叶及浅叶外,其余肿瘤均位于腮腺浅叶。肿瘤平均大小约为1.98 cm×1.48 cm。1例肿瘤呈哑铃形,3例肿瘤呈类圆形。肿瘤轮廓清晰,并有包膜形成。以腮腺为标准:2例肿瘤信号均匀,T1WI呈低信号,化学位移选择饱和法(CHESS)脂肪抑制T2WI呈高信号,FSE T2WI呈低信号。1例肿瘤T1WI及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内有血肿信号。1例肿瘤T1WI呈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略高信号,FSE T2WI呈略低信号,周围可见小裂隙样囊变。增强扫描,所有肿瘤实质成分明显强化。1例肿瘤同侧颈血管间隙多个淋巴结肿大,但信号均匀。结论中老年患者腮腺浅叶内单侧单发轮廓清晰,边缘光整病变,实性或囊实性伴有出血,显示低信号包膜,并且实性成分明显强化,提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可能。
赵洪波王胜裕蒯新平朱国辉徐雪元李华刘士远
关键词:基底细胞腺瘤腮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脾脏结节病一例
2014年
患者 女,50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不适20余年,加重3个月”就诊。B超检查提示胆囊炎,胆囊结石,脾脏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因左侧乳腺癌行“左乳腺癌手术切除”史。门诊拟诊:“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收住入院。
瞿俊晨丁庆国蒯新平陆永明贾传海
关键词:脾脏结节病慢性胆囊炎左侧乳腺癌疼痛不适B超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