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志东

作品数:56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39篇电子电信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3篇光纤
  • 21篇双折射
  • 13篇光学
  • 12篇光纤光学
  • 11篇多孔光纤
  • 11篇传感
  • 9篇模式双折射
  • 9篇感器
  • 9篇传感器
  • 8篇拍长
  • 7篇偏振
  • 6篇双折射光纤
  • 6篇无线传感
  • 6篇光栅
  • 5篇无线传感器
  • 5篇WSNS
  • 4篇色散
  • 4篇网络
  • 4篇兰姆波
  • 4篇布拉格光栅

机构

  • 56篇上海大学
  • 11篇上海物联网有...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厦门大学
  • 5篇广西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科院上海微...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6篇石志东
  • 10篇季敏宁
  • 9篇房卫东
  • 9篇林建强
  • 8篇张海燕
  • 6篇董小鹏
  • 5篇肖悦娱
  • 5篇李铭佳
  • 4篇刘珍
  • 4篇陈娜
  • 4篇葛泉
  • 4篇张小珑
  • 3篇包欢欢
  • 3篇施阳
  • 3篇汪小超
  • 3篇何伟
  • 3篇范薇
  • 3篇唐明珏
  • 3篇王立波
  • 3篇单联海

传媒

  • 12篇激光与光电子...
  • 7篇上海大学学报...
  • 5篇光学学报
  • 4篇计算机应用与...
  • 4篇激光杂志
  • 3篇光子学报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声学技术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中国激光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纤非本征法布里-玻罗传感器兰姆波检测灵敏度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兰姆波的结构工况检测技术在评估复合材料和金属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对传统的压电换能器(PZT)的一种很好的替代,光纤传感器在传感方面的应用正被广泛地挖掘出来,包括兰姆波检测。本文从理论上建立了超声兰姆波作用下光纤非本征法布里-玻罗(EFPI)传感器参数与其输出性能之间的关系。数值结果显示了传感器的性能与其相对于声源的方向角以及传感器的计量长度与超声波长的比值相关。所得出的结论对于EFPI传感器精确地探测兰姆波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海燕孙修立石志东陈娜肖悦娱
关键词:兰姆波光纤传感器
PPT光纤波片耦合模方程的解析解
2003年
理论分析了PPT光纤波片耦合模方程 ,得出了一定条件下的解析解 ,将该解析解和渐进近似结果进行了比较 。
季敏宁石志东
关键词:耦合模方程解析解
相位因子对偏振转换光纤性能的影响
2005年
针对变转速旋转双折射光纤偏振转换器件的具体结构,采用相位延迟片模型和琼斯算法,逐点计算了光纤中光学偏振态的琼斯矢量。首次考虑了光纤器件内部各点的相位因子对传输光偏振态演化的影响,不仅计算了偏振消光比在光纤内部各点的变化曲线,而且也计算了偏振方位角沿光纤内部各点的变化图像,完整全面地给出了线偏振光自慢转端向快转端转变为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自快转端向慢转端转变为线偏振光的演化历程。深入讨论了相位因子对偏振转换性能的影响,为偏振转换光纤器件的设计和检测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依据。
石志东施阳唐明珏
关键词:相位因子光纤性能振转双折射光纤偏振消光比转换器件
基于RRW的组合定位算法
2020年
针对于非视距环境下(NLOS)的室内定位,传统的算法是将泰勒级数展开算法(Taylor)与卡尔曼滤波算法(KF)相结合,这种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视距误差,而当环境中的多径效应严重时,此算法误差将会显著增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残差加权(RRW)的组合定位算法,通过基站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多轮定位,把每一轮的信号残差作为权重,实现最终的加权求和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非视距误差,而且在遮挡严重的环境下,也能实现高精度定位。
贡常磊赵康石志东马一鸣单联海
关键词:非视距卡尔曼滤波
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光波导分析中的应用及改进被引量:14
2003年
对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在圆柱坐标下弱导光纤中应用时吸收边界条件的设置及其对计算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改善的方法。并且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一般光纤和光电子晶体光纤传输特性的计算 ,得到了有用结果。
朱燕杰董小鹏杨晓理陈迎潮石志东
关键词:波导光学时域有限差分法光子晶体光纤FDTD吸收边界条件
一种基于BETA分布抗On-off攻击的信任机制被引量:10
2015年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中,加密和认证机制只能预防外部攻击,对于内部攻击的防御,信任管理机制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On-off攻击作为内部攻击的一种,由于其节点信誉值动态调整,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与攻击性。通过在BETA分布下采用差值判决与趋势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有效抗On-off攻击的信任机制。仿真结果证明该机制能够很好的抵御On-off攻击,且易于实现。
房卫东石志东单联海李凤荣王秀芝
关键词:信誉值信任管理
基于改进樽海鞘群算法的到达时间差定位被引量:3
2022年
针对室内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位置估计中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提出用改进的樽海鞘群算法搜索目标位置.通过选择最优主基站构造改进的适应度函数,使适应度函数可以更好地反映解的优劣程度,提高了搜索精度.在初始樽海鞘种群中引入近似解,使全局搜索的步骤得到简化,加快了算法前期收敛速度.采用自适应跟随策略更新追随者位置,解决局部开发低效问题,加快了算法后期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樽海鞘群算法的TDOA定位技术相比其他元启发式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马一鸣石志东赵康赵康单联海
关键词:元启发式算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多径路由协议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自身特性及部署环境特点,其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另一方面,路由协议设计关注于传输效率与能量消耗,信息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易遭受多种攻击。安全多径路由协议是一种保证WSNs安全的重要技术,研究近年来WSNs安全多径路由协议,根据协议攻击防御的特性,把安全多径路由协议分为三类,并对每类典型协议安全技术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安全多径路由协议未来研究方向。
邓斌石志东房卫东吴伊蒙单联海
关键词:WSNS路由协议多径路由
矩形晶格双折射多孔光纤宽带稳定拍长的优化设计被引量:7
2010年
在矩形晶格多孔光纤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一对大直径圆孔,并进一步优化结构参数可以得到宽带稳定的双折射拍长。采用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计算了多孔光纤的模式双折射特性,分析了不同参数变化对模式双折射的影响。计算表明,这两种非对称结构分别具有正值和负值双折射,两者相互作用能够控制模式双折射随波长的变化斜率,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使模式双折射与波长呈现等比例的线性变化关系,从而得到基本不随波长变化的双折射拍长。通过优化结构参数,分别在1310 nm和1550 nm波长窗口获得了中心拍长为10 mm的平坦拍长曲线,相对带宽达到12%以上,这种光纤非常适合制作集成于全光纤大电流传感器之中的宽带光纤波片。
李铭佳石志东林建强葛泉
关键词:光纤光学多孔光纤模式双折射拍长
圆形晶格高双折射多孔光纤被引量:2
2011年
提出了一种高双折射多孔光纤几何结构,其包层气孔呈圆形晶格阵列。应用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对其双折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截面结构参数对双折射特性的影响,比较了圆形、四边形和八边形晶格阵列产生的双折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圆形晶格多孔光纤的模式双折射在1.7~2.0μm波长范围内可达到10-2量级;在截面结构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圆形晶格多孔光纤比四边形和八边形晶格多孔光纤具有更高的双折射,其偏振拍长值在0.6~2.0μm波长范围内都处于亚毫米量级。这种光纤适合于制作光纤偏振器件或偏振干涉型光纤传感器。
林建强石志东何伟季敏宁薛琴
关键词:光纤光学模式双折射多孔光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