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浩 作品数:133 被引量:621 H指数:15 供职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玉竹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连作导致玉竹产量及品质下降,严重威胁玉竹的生产,对玉竹连作模式下相关土壤生态指标进行研究,对于认识和克服连作障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揭示玉竹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采用稀释平板测数法和最大或然数法研究了玉竹连作3年根际土壤和种植1年玉竹的根际土壤3大类群土壤微生物及主要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连作对玉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构成明显影响,其细菌数量较对照土壤降低了12.4%,放线菌数量降低了13.2%,真菌数量则增加了239%,好氧自生固氮菌数量降低了36.3%,氨化细菌数量降低了48.6%,硝化细菌数量变化不大,有机磷细菌数量增加了12.1%,无机磷细菌数量降低了71.1%。说明连作不利于玉竹根际土壤微生态质量的维持。 张周 盛浩 袁红 段良霞 张亮关键词:根际微生物区系 连作障碍 玉竹 土壤微生物 湘中南土地整理后烟田土壤肥力指标评价及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1 2017年 掌握土地整理区土壤养分特征已成为烟田快速培肥和提升土壤质量的首要问题。采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土地整理后烟田土壤养分等肥力指标的适宜性等级状况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偏酸,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普遍缺乏,存在较大面积的缺钾现象;各肥力指标均属于中等变异,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依次为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pH值。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变异函数比较符合指数模型,全钾、碱解氮用高斯模型拟合效果好,而pH值、全磷、全氮和有效磷则以球状模型拟合效果最佳。肥力指标的块金系数[C0/(C0+C)]中,土壤有机质、全钾、碱解氮分别为0.903,0.998,0.823,空间相关性较弱;而pH值、全氮、全磷和有效磷的块金系数[C0/(C0+C)]变化范围为0.501~0.724,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各肥力指标空间变程为99~1 003m,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全钾和碱解氮;各肥力指标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pH值呈斑块状,碱解氮及全钾呈条带状,全磷整体上呈从北至南含量增加的梯度分布格局。 廖超林 傅灵艺 张鹏博 盛浩 于庆涛 邹凯 张杨珠关键词:土地整理 烟田 肥力指标 亚热带城郊草坪土壤呼吸对春季天气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静态箱-碱液吸收法,对亚热带(长沙市)城郊2种暖季型草坪(狗牙根和台湾草)2012年初春典型天气过程下的土壤呼吸进行了连续28天的逐日观测,研究草坪土壤呼吸对春季天气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春季的连续阴雨期、寒潮降温期和快速升温期,土壤呼吸波动较大,分别介于C 0.22~0.53、0.51~0.89和0.51~1.22g/(m2·d),基本与土温变化一致。在观测期内,草坪土壤呼吸的表观Q10值较高(2.52),但在寒潮降温期和快速升温期Q10值降低(1.70和1.96),反映出草坪土壤微生物和根系活动对初春快速温度变化响应的敏感度降低,这可能是土壤呼吸长期适应的结果。春季降雨充沛,草坪土壤呼吸随着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较高的日降雨量明显抑制了土壤呼吸。两种草坪间土壤呼吸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草种对初春土壤呼吸的影响可能很小。试验结果表明春季水热变化快,土壤呼吸日值波动大,在估算土壤呼吸年通量时,应充分考虑短期天气变化尺度上土壤呼吸的剧烈波动。 盛浩 代思汝 周萍 张伟畅 常钰浩关键词:碳通量 城市土壤 邵阳县烟稻轮作区土地整理后植烟土壤肥力状况 被引量:4 2014年 为明确烟稻轮作区土地整理后植烟土壤的养分状况及其存在问题,以邵阳县塘田市镇和金称市镇土地整理后植烟土壤为对象,通过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两镇土地整理后不同母质植烟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后两镇烟田土壤p H值变化不大,有机质含量都有所降低,平均为15.2 g/kg;土壤全氮含量相对较高,塘田市镇和金称市镇适宜水平分别达到66.7%和62.5%,而土壤碱解氮含量则相对较低,分别达极低水平和低水平;全磷、全钾含量均有所降低,且变化较大,塘田市镇土壤有效磷含量升高,土壤速效钾含量降低。河流沉积物和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丰富,而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 黄渤 张杨珠 张鹏博 于庆涛 邹凯 盛浩 廖超林关键词:土地整理 烟田 成土母质 不同施肥结构对红菜园土有机质、酸性和交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结构和酸调理剂对由第四纪红土发育的酸性红菜园土的有机质、酸性以及交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石灰(NPK+CaO)和化肥+氧化镁(NPK+MgO)处理的土壤pH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并且能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态铝的含量,而酸化调理剂2号(NPKSR2)对土壤pH的提高又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土壤pH与土壤交换性铝离子呈负相关;各施肥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化肥+菜枯(NPK+OM)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达16.71g/kg,酸化调理剂2号(NPKSR2)也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化肥+石灰(NPK+CaO)和化肥+氧化镁(NPK+MgO)处理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有效阳离子交换量(ECEC)效果最显著,酸化调理剂2号(NPKSR2)又优于其他各处理,化肥+氧化镁(NPK+MgO)处理能有效提高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各组成的含量;化肥(NPK)和酸化调理剂2号(NPKSR2)处理均能缓慢提高蔬菜作物产量,而其他各处理蔬菜作物产量均不稳定。 李洁 谭珊珊 罗兰芳 张杨珠 黄运湘 盛浩 廖超林关键词:施肥结构 有机质 阳离子交换量 复合促生菌株筛选及其对油菜、黄瓜幼苗的促生效果 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筛选获得复合型功能微生物(PGPR)菌株材料,进而从功能微生物的角度理解稻-油轮作制度的优势,以稻-稻、稻-油轮作制度下耕层水稻土壤作为筛选源,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传统培养法对可培养细菌、固氮菌、解磷菌以及产IAA菌株进行分离和筛选,并利用人工气候箱培育试验验证了对部分筛选获得的复合型促生菌株对油菜、黄瓜幼苗早期生物促生效果。结果表明:稻-稻轮作耕层土壤可分离固氮菌35株、解磷菌3株;稻-油轮作耕层土壤可分离固氮菌38株、解磷菌35株;具有固氮、解磷以及较强生长素分泌能力的复合型促生菌株6株,其普遍对油菜和黄瓜早期幼苗株高生长具有一定的促生效果,可分别提高25.45%~111.96%和4.45%~18.22%;此外,DD-69和DY-111菌株对黄瓜根长、DY-6和DD-79菌株对黄瓜鲜质量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 张亮 盛浩 谭丽 袁红 易建平 邓立平关键词:植物根际促生菌 水稻土 菌株筛选 油菜 黄瓜 湖南省水稻土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按土壤剖面发生层分析水稻土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测定湖南省58个水稻土剖面各发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析水稻土剖面有机碳分布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解析水稻土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湖南省水稻土剖面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为9.30 g kg^(−1),其在发生层上的分布表现为耕作层(22.94 g kg^(−1))>犁底层(15.09 g kg^(−1))>底土层(6.93 g kg^(−1))。②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中,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水稻土发生层有机碳含量最大;不同质地的土壤中,水稻土各类发生层有机碳含量整体上表现为随粉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③各发生层有机碳空间分布均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格局。④地理探测器结果显示,容重对各发生层水稻土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异解释程度最高,且与其他因子交互之后解释力显著增强。【结论】湖南省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在不同剖面发生层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空间分布是由多因子交互作用形成的,容重对各发生层有机碳解释力最高。 沈璇玚 段良霞 欧阳宁相 盛浩 袁红 张亮 张扬珠 周清 谢红霞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成土母质 长期化肥配施不同有机物料对亚热带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利用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化肥与不同有机物料配施下,亚热带稻田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差异,揭示不同有机肥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特征。【方法】依托位于湖南省宁乡市农技中心的稻田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6年),选取5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30%猪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30%OM)、60%猪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60%OM)、秸秆还田+化肥(NPKS),种植制度为一年三熟,早稻-晚稻-大麦轮作。于2022年9月晚稻成熟期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MBC、MBN、MBP)含量和β-葡萄糖苷酶(β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并计算化学计量比。【结果】长期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SOC、TN和TP含量,60%OM处理3个指标的增幅均最高(P<0.05),30%OM处理的增幅也显著高于NPK处理,而NPKS处理的TN增幅与NPK处理相当。3个有机无机肥配合处理之间土壤C/N无显著差异,而NPKS处理的C/P和N/P均显著高于60%OM和30%OM处理。3个有机无机肥配合处理MBC含量无显著差异,均高于NPK处理;MBN和MBP含量均以60%OM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30%OM处理,NPKS处理MBN含量高于NPK处理,而MBP含量与NPK处理相当,因而NPKS处理的MBC/MBN和MBC/MBP均显著高于两个猪粪处理,低于NPK处理。与CK相比,NPK处理仅显著增加了βG活性,而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了土壤βG、NAG和ACP活性,30%OM处理土壤中的βG/NAG和βG/ACP显著高于NPK处理,而60%OM处理则显著低于NPK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以及βG和ACP活性,均与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呈正相关。进一步冗余分析表明,土壤TP含量和N/P是驱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的关键因子� 李雪 李雪 周萍 戴玉婷 赖佳鑫 李康祺 盛浩 盛浩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浅谈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融合 2019年 有机化学是高分子化学课程之前重要的先修课程,为高分子材料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在高分子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有机化学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快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十年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经验,简要介绍在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进行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有效融合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 张凤 盛浩关键词:有机化学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合成 高分子改性 底土碳氮磷比值及其环境因子沿海拔变化——以湘东大围山为例 被引量:1 2021年 深入理解山地表土和底土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其元素化学计量比与环境因子沿海拔带的关系,可揭示山地土壤养分产生空间变异的限制因子。目前,研究的对象多为表土和整个土壤剖面,对于底土的相关研究较少,且没有综合考虑海拔、植被、坡度和坡向对碳氮磷比值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湘东典型花岗岩大围山为研究对象,野外沿垂直带设置20个调查样地,结合实验分析土壤SOC、TN和TP含量,探索土壤C、N、P化学计量比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剖面上SOC、TN和TP含量均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且土壤SOC、TN和TP含量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揭示了土壤C、N、P元素存在耦合关系。(2)表土C∶N、C∶P和N∶P分别为12.3~97.8、30.6~367.3和0.5~16.9,表土C∶N∶P平均值72∶3.8∶1,明显高于底土平均值(18∶1.4∶1)。(3)环境因子中的地形(海拔、坡向)和土壤理化性质(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质地)是影响垂直带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子。本研究有助于认识土壤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并为科学保育山地土壤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黄得志 盛浩 尹泽润 薛毅 田宇关键词:土壤养分 底土 化学计量比 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