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小丽

杨小丽

作品数:46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视网膜
  • 17篇网膜
  • 14篇黄斑
  • 12篇病变
  • 10篇玻璃体
  • 8篇视网膜病
  • 8篇视网膜病变
  • 8篇脉络膜
  • 8篇光凝
  • 7篇视力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切除
  • 6篇中心性
  • 6篇中心性浆液性
  • 6篇激光
  • 5篇水肿
  • 5篇前膜
  • 5篇黄斑前膜
  • 5篇黄斑水肿

机构

  • 38篇川北医学院附...
  • 7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山西省眼科医...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西充县人民医...

作者

  • 44篇杨小丽
  • 19篇许立帅
  • 18篇杨桢
  • 8篇戴乐
  • 8篇兰长骏
  • 5篇张皙
  • 3篇李含玉
  • 3篇吴荣瀚
  • 3篇曾令柏
  • 3篇牟奇芸
  • 2篇易美超
  • 2篇顾青
  • 2篇朱琦
  • 2篇张喜梅
  • 2篇许迅
  • 1篇王大庆
  • 1篇黄建南
  • 1篇何志平
  • 1篇吴星伟
  • 1篇李建华

传媒

  • 7篇川北医学院学...
  • 7篇国际眼科杂志
  • 4篇国际眼科纵览
  • 3篇眼科新进展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眼科研究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斑区微观结构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视力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epiretinalmembrane,IERM)是较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疾病,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gra—phy,OCT)是监测IERM术后恢复状况的有力工具。利用OCT研究黄斑区微观结构可对IERM术后最佳视力进行预测,其中主要评估指标是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内层视网膜厚度、光感受器细胞内节/外节、光感受器外节末端以及光感受器外节长度等。
赵小琴李林芮杨桢许立帅杨小丽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前膜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NVG有效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系统评价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及视网膜光凝术(PRP)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Clinicalkey、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22-07-20试验组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NVG,对照组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PRP治疗NVG的临床研究,同时查阅相关参考文献。提取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篇临床研究,NVG患者864例864眼。Meta分析结果提示,试验组患者术后1wk,1、3mo时眼压较对照组下降更低(术后1wk:MD=-4.00,95%CI:-4.62~-3.38,P<0.05;术后1mo:MD=-4.11,95%CI:-4.66~-3.56,P<0.05;术后3mo:MD=-4.58,95%CI:-5.61~-3.55,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mo时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MD=0.17,95%CI:0.11~0.23,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wk时无差异(MD=0.08,95%CI:-0.13~0.29,P=0.47);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更少(OR=0.30,95%CI:0.18~0.52,P<0.05),手术成功率更高(OR=5.15,95%CI:2.78~9.53,P<0.05)。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NVG可降低眼压、改善视力,手术成功率优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PRP。
赵小兰朱洪宇代燕妮杨小丽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术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
南充市顺庆区中老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英文)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了解南充市顺庆区50岁及以上人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病率并探讨影响AMD的相关因素。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2013-05/10,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50岁及以上人群共2242人。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登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眼科检查。AMD的诊断标准采用AMD国际临床分级系统。采用SPSS 13. 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调查实际有2097人接受全程检查,受检率为93. 53%。检出AMD患者207例(283眼),总患病率为9. 87%,标准化后AMD的患病率为9. 73%。早期和晚期AMD患病率分别为9. 25%和0. 62%,其中渗出性AMD患病率为0. 14%。50~59、60~69、70~79及≥80岁组的AMD患病率分别为6. 38%、9. 27%、14. 69%、17. 39%。AMD导致双侧盲及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0. 48%和1. 45%。晚期AMD患眼视力明显低于早期AMD患眼视力。与AMD相关的影响因素有8个,年龄、收缩压、吸烟、阳光暴露、糖尿病史、白内障手术、血清总胆固醇是AMD发生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是保护因素。结论:南充市顺庆区50岁及以上人群AMD患病率为9. 87%,AMD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增长的趋势;晚期AMD严重影响视力; AMD致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收缩压、吸烟、阳光暴露、糖尿病史、白内障手术、血清总胆固醇,保护因素为受教育程度。
杨桢李林芮许立帅戴乐杨小丽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病率流行病学
微创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晶状体后脱位继发青光眼的微创玻璃体联合晶状体切除手术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患者共26例26眼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3~6个月。记录病因、临床表现、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并发症。结果:26例晶状体后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患者经微创玻璃体联合晶状体切除手术后,24例(占92.3%)眼压得到理想控制;20例视力明显提高(占76.9%);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术后视力。结论:晶状体后脱位的病因不决定最佳矫正视力,而继发性青光眼、眼后节的并发症是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采用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是安全有效治疗晶状体后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方法。
杨桢许立帅戴乐易美超曾春琴杨小丽
关键词:晶状体切除晶状体后脱位继发性青光眼
曲安奈德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TA)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MLG)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68眼的DME患者被分为2组,联合组30例34眼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4 mg/0.1mL)后1月行MLG,激光组28例34眼行单纯MLG。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黄斑水肿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3、6mo随访,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提高、黄斑水肿减轻。最佳矫正视力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联合组低于激光组(P<0.05),联合组所需激光能量低于激光组(P<0.05),激光组并发症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IVTA联合MLG是治疗DME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于MLG治疗无效患者,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许立帅杨小丽兰长骏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后的第四大常见的非手术性视网膜疾病。视网膜下液的持续存在可能引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结构永久性紊乱。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本文就其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何桂琴李和平廖丹许立帅杨小丽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光动力疗法
外伤性眼内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国内外有关外伤性眼内炎(post-traumatic endophthalmitis)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从而减少外伤性眼内炎的发病率。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外伤性...
李林芮杨桢赵小琴杨小丽
关键词:外伤性眼内炎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蛋白激酶C与内皮素系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状态下蛋白激酶 C(PKC)与内皮素 (ET)系统的改变 ,并采用特异性 PKC抑制剂观察对视网膜内皮素 - 1的影响。 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早期糖尿病大鼠模型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大鼠视网膜内 PKC的表达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视网膜内内皮素 ET- 1、ET- 3、ET- A、ET- B受体 m RNA的表达 ,并通过玻璃体内给予 PKC抑制剂 GF10 92 0 3X观测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 ET- 1m 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2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膜 PKC活性明显增加 (t=3.2 96 ,P=0 .0 0 8) ,而细胞浆 PKC活性无明显改变 (t=0 .138,P=0 .894 )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ET- 1m RNA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P=0 .0 0 8) ,而 ET- 3、ET- A、ET- B受体 m RNA水平则无明显改变(P=0 .918,P=0 .889,P=0 .5 0 0 ) ;糖尿病大鼠分别予以 10 - 5、10 - 6 、10 - 7mol/L PKC抑制剂 GF10 92 0 3X玻璃体内注射后 ,视网膜内 ET- 1m RNA水平较对照组下降 ,呈剂量 -反应关系。 结论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即存在 PKC的激活及 ET- 1表达的增加 ,而 PKC抑制剂可抑制 ET- 1的表达。
朱琦许迅夏欣顾青王卫峻杨小丽张喜梅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蛋白激酶C内皮素
黄斑病变的明视视网膜电图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记录几种常见黄斑疾病的明视视网膜电图photopicelectroretinogram(photopicERG) ,又称单次闪光视锥细胞反应(single -flashconeresponse) ,并探讨明视视网膜电图在黄斑疾病诊断及疗效评定的价值。方法对三种黄斑病变进行双眼明视视网膜电图的检测 ,以明视白光b波的振幅及潜伏期作为观察指标。结果黄斑裂孔、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明视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值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波振幅异常率分别为 10 0 %、71.4 %、87.5 % ,而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异常率较低 2 6 .7% ,异常率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波振幅值与视力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类型黄斑病变对黄区视网膜电活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明视视网膜电图是测量黄斑功能的一种有效电生理方法 ,对黄斑疾病的诊断有意义。
杨小丽兰长骏张焰
关键词:黄斑病变
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区内界膜剥除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区内界膜剥除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预防黄斑前膜的疗效。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47例(147只眼)在本院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其中Ⅰ组75例(75只眼)为联合黄斑区内界膜剥除的患者,Ⅱ组72例(72只眼)为未联合内界膜剥除患者。A组122例为术后未形成黄斑前膜者,B组为25例为术后形成黄斑前膜者。患眼均进行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手术后3月取硅油。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75例联合内界膜剥除的患者4例发生视网膜黄斑前膜(5.3%),72例未联合内界膜剥除的患者21例发生视网膜黄斑前膜(2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2例未形成黄斑前膜的患者中71例(58%)行内界膜剥除,25例形成黄斑前膜的患者中4例(16%)未行内界膜剥除,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区内界膜剥离能有效预防视网膜黄斑前膜的发生。
何桂琴李和平徐晓霞刘阳杨小丽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前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