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骁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子宫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内膜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2篇孕激素
  • 2篇孕激素受体
  • 2篇整合位点
  • 2篇受体
  • 2篇子宫内膜癌
  • 2篇子宫内膜样
  • 2篇子宫内膜样腺...
  • 2篇位点
  • 2篇腺癌
  • 2篇卵巢
  • 2篇内膜癌
  • 2篇内膜样腺癌
  • 2篇激素
  • 2篇激素受体
  • 2篇宫内膜癌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8篇李骁
  • 5篇陈姗
  • 5篇王敏仪
  • 3篇陈勍
  • 1篇姜红叶
  • 1篇马颖

传媒

  • 5篇新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合并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患者手术切除DIE病灶的病理诊断符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04例OEM合并DIE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以OEM为手术指征,腹腔镜手术中发现DIE病灶,观察患者术中DIE的分布部位和分布特点,并分析不同部位腹腔镜下诊断DIE病灶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304例OEM合并DIE患者,腹腔镜手术中共发现DIE病灶995个,其中分布于骶韧带的病灶最多,为489个(49.2%),依次为宫颈阴道直肠间隙及周围病灶131个(13.2%)、直肠乙状结肠病灶93个(9.4%)、输尿管病灶66个(6.6%)。病理诊断见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788个,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9.2%(788/995),其中肠壁病灶诊断符合率最高,可达100%,子宫骶韧带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7.7%,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1.8%。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腹腔镜诊断DIE的阳性预测值为79.2%(788/995),灵敏度为79.2%(788/995),阴性预测值为85.0%(17/20),特异度为7.9%(17/224)。结论对于OEM合并DIE,腹腔镜诊断DIE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OEM常合并DIE病灶,可于腹腔镜手术中诊断并切除DIE病灶。
李骁李骁姜红叶姜红叶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病理
Cyclin D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20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 D3)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3例单纯型子宫增生内膜及45例子宫内膜癌(EMC)组织中Cyclin D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yclin D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Cyclin D3在EMC的阳性表达率增高(78%vs.33%,P<0.05)。在45例EMC组织中,有脏器转移者的Cyclin D3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但Cyclin D3与病理分化级别、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均>0.05),且Cyclin D3的阳性表达率与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均无关(P均>0.05)。结论Cyclin D3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EMC的发生和转移。
王茂彩李骁王敏仪陈姗陈勍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Meis1和Cyclin D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粒细胞嗜酸性白血病整合位点1(Meis1)和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 D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2例正常子宫内膜及4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组织中的Meis1和Cyclin D3的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Meis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腺细胞中阳性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77.8%>33.3%);高、中分化腺癌组CyclinD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3与Meis1的阳性表达率之间呈正相关(χ^(2)=0.296,P<0.05);Meis1和Cyclin D3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时间短(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eis1的表达阳性率升高,与Cyclin D3的表达存在相关。
王茂彩李骁陈姗陈勍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不同辅助治疗方案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的不同辅助治疗方案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8例中重度宫腔粘连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下TCRA,按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案分为3组:TCRA组(A组,17例)、TCRA+子宫球囊支架置入术组(B组,35例)和TCRA+子宫球囊支架置入术+透明质酸钠宫腔注射组(C组,46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行人工周期治疗,并在术后1个月行宫腔镜检查评估宫腔粘连情况。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美国生殖协会标准(AFS)评分,并观察术后3个月3组患者的月经量变化。结果3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在TCRA术前的A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个月复查宫腔情况的AF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TCRA术后1个月AFS评分低于A组和B组(P均<0.05)。术后3个月,A组、B组和C组的月经量改善有效率分别为41%(7/17)、63%(22/35)和91%(42/4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C组的月经量改善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P均<0.017)。结论TCRA联合术中宫内置入子宫腔球囊支架和透明质酸钠、术后进行人工周期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疗效良好,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石雯王茂彩王敏仪陈姗李骁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粘连分离术透明质酸钠
118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指标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重度与非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经宫腔镜确诊IUA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UA AFS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重度IUA组(重度组,41例)和轻中度IUA组(非重度组,77例),并分析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与非重度组患者比较,重度组患者的孕次较多、2次以上清宫史者比例较高、宫腔镜电切操作次数较多(P均<0.05)。2组中人工流产术后、宫腔镜下电切术后、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后宫腔操作史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组患者中宫腔操作次数≥3次者比例(85%)高于非重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宫腔异常(回声不均、连续性中断、显示不清或粘连)者的比例高于非重度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可增加IUA发生的风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重度IUA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石雯王茂彩王敏仪陈姗李骁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人工流产术宫腔镜下电切术子宫动脉栓塞术
女性结直肠癌合并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9月因"结直肠癌可疑卵巢转移"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77例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确诊有无卵巢转移分为转移组(132例)和无转移组(45例)。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与无转移组相比,转移组平均年龄明显年轻[(47.64±13.58)岁∶(52.33±13.08)岁,t=2.023,P=0.045],术前平均糖类抗原125水平明显升高(29.90 U/mL∶13.10 U/mL,t=-4.300,P<0.001),新辅助化疗和影像学阳性的比例明显增加(55.3%∶33%,χ^(2)=6.479,P=0.011和79.5%∶7%,χ^(2)=4.936,P=0.011)。转移组中还可见中分化腺癌发生卵巢转移的比例最高(60.6%),其次为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23.5%)、高分化腺癌(9.1%)、低分化腺癌(6.8%);肿瘤原发部位位于降结肠/乙状结肠的比例最高(40.2%),其次为直肠(24.2%)、升结肠(23.5%)、横结肠(12.1%)。与无转移组相比,转移组的腹膜转移比例明显降低(31.8%∶62%,χ^(2)=12.976,P<0.001)。转移组与无转移组60个月生存率相近(30%∶45%,P=0.85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27)、影像学阳性(OR=54.44)、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OR=0.992)、新辅助化疗(OR=2.475)、肿瘤位于降乙结肠/直肠(OR=3.633/3.509)、腹膜转移(OR=0.283)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腹膜转移影响患者预后(HR=2.077,P=0.009)。结论女性结直肠癌患者腹膜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当为中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肿瘤位于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影像学阳性且围绝经期情况下,在充分知情告知下可考虑行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王敏仪陈淑琴赖慧玲李骁陈晓川金庄李锦波
关键词:结直肠癌卵巢转移预后
鞣酸小檗碱联合宫颈冷冻术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2008年
目的评价鞣酸小檗碱联合宫颈冷冻术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分两组进行研究。治疗组行宫颈冷冻术后创面覆盖鞣酸小檗碱膜;对照组单行宫颈冷冻术。观察治疗效果及阴道流液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4%,治疗组阴道排液时间缩短,排液量减少,与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鞣酸小檗碱联合宫颈冷冻术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李骁
关键词:宫颈糜烂
MEIS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探讨骨髓嗜病毒整合位点1(MEIS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病变组织(内膜癌组),以及12例非内膜病变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组组织中MEIS1蛋白的阳性率,分析内膜癌组MEIS1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EIS1蛋白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胞核中。内膜癌组的MEIS1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EIS1的表达与腺癌细胞分化级别、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等均无关(P均>0.05),与ER、PR的表达有关(P均<0.05)。结论MEIS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并与ER、PR的表达相关,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机制。
王茂彩李骁王敏仪陈姗陈勍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