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强
- 作品数:25 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一例尺骨不愈合病案诉讼与分析
- 一、患者资料:患者,男性,37岁,主因:被他人打伤头部、胸部、左前臂,感觉疼痛3小时入院,查体:患者头面部多处皮肤裂伤,已缝合,左前臂肿胀明显,局部压痛,可触及骨擦感,左手指感觉血运可,活动可,前臂旋转受限.X线:左尺骨...
- 田文平董海涛左强
- 关键词:尺骨手术不愈合诉讼
- 微型钛板螺钉在四肢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与评价微型钛板螺钉在四肢短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13年6月,采用Medicon微型钛板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病例,其中掌指骨骨折60例(93处)、跖趾骨骨折37例(62处),桡骨小头骨折15例,腕舟状骨骨折9例,关节内撕脱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4例,髌骨4例,股骨髁3例.术后早期行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 手足组:术后随访4 ~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优78例,良66例,差11例,优良率为92.9%;桡骨头骨折组:随访6个月~1年均骨性愈合,按改良法Cassebaum评分评定,优良率93.3%;腕舟骨骨折组:采用改良Mayo法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良率88.9%;尺骨冠状突骨折4例,髌骨4例,股骨髁3例,均全部愈合,且关节功能佳,优良率100%.结论 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足指掌骨、趾跖骨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控制旋转、防止畸形发生并能在骨折端维持加压作用,是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对四肢大关节内撕脱游离骨折复位精确,对关节面损伤小、固定满意,也可适当选择应用.
- 田文平董乐乐柳茂林左强赵艳君肖友强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器四肢
- 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3D打印模型在Pilon骨折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3D打印模型技术在Pilon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3D打印模型辅助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6例。术前即对6例Pilon...
- 刘瑞郭鹏年左强董乐乐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技术3D打印PILON骨折
- 3D打印个性化钛合金假体治疗骨盆恶性肿瘤1例报道
- 目的 评估3D打印个性化骨盆假体在骨盆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例骨盆恶性肿瘤患者,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计算机重建三维数字模型,应用3D打印机打印病变部位的实物模型,设计截骨范围、个性化骨盆假体及模拟...
- 郭鹏年董乐乐刘瑞左强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骨盆肿瘤3D打印
- 狭窄性腱鞘炎的病理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 董乐乐耿虹朱文毅樊建军柳茂林左强王刚蔚磊
- 本课题依据2002年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计划任务书《狭窄性腱鞘炎的病理学研究及临床意义》(编号:卫基2002-32)开展研究,是通过手术方式留取22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腱鞘标本23个,经常规HE染色后行光镜下病理切片观察...
- 关键词:
- 关键词:狭窄性腱鞘炎
- 透明质酸衍生物Seprafilm防粘连薄膜防止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衍生物Seprafilm防粘连薄膜在急性肌腱损伤后防止肌腱粘连的有效性。方法 4月龄中国白兔18只,雌雄各半,体重2.0~2.5kg。于双侧后足第2、3足趾制作屈肌腱损伤模型。根据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n=18),右侧第2趾应用Seprafilm防粘连薄膜包裹肌腱(A组),右侧第3趾应用聚乳酸可吸收防粘连膜包裹损伤段后缝线缝合固定(B组),左侧第2趾将透明质酸钠凝胶涂布于损伤肌腱段的腱周(C组),左侧第3趾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D组)。术后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于1、2、4周取材测量远趾间关节活动度,并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对粘连程度分级。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各时间点A组远趾间关节活动度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1周外均优于C、D组(P<0.05)。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粘连分级一致,术后1周时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时,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粘连程度较C、D组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衍生物Seprafilm防粘连薄膜可防止兔急性肌腱损伤后的肌腱粘连,并能改善关节功能。
- 左强董乐乐樊建军
- 关键词:肌腱损伤肌腱粘连
- 单切口自体骨-髌腱中1/3-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
- 2009年
- 目的总结采用单切口自体骨-髌腱中1/3-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4月-2008年7月,采用单切口自体骨-髌腱中1/3-骨复合体重建3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男23例,女9例;年龄19~43岁,平均26.4岁。损伤原因:交通伤12例,运动伤16例,摔伤2例,其他伤2例。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标准评分:B级5例,C级22例,D级5例;Lysholm评分为(43.6±3.1)分。急性损伤27例,陈旧性损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d~2年,平均2.5个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膝关节均无感染发生。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年,平均15.6个月。术后7个月1例膝关节伸直受限10°;术后2年2例膝关节关节屈曲≤120°。术后18个月3例前抽屉试验弱阳性。术后IKDC评分:A级28例,B级3例,C级1例;Lysholm评分为(91.3±4.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单切口自体骨-髌腱中1/3-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好,且手术创伤小,外形美观。
- 樊建军董乐乐左强尉磊连建强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 经鹰嘴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8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在肱骨髁间骨折中,应用经鹰嘴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经鹰嘴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18例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结果:术后对所有经治病例进行随访12~18个月,根据Jup iter法,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16例,良1例,中1例。结论:经鹰嘴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对机体损伤小,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赵东青于泽左强
- 关键词:钢板固定肱骨髁间骨折
- 数字化腰椎椎弓根导航模板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腰椎椎弓根导航模板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的利与弊。方法:回顾性研究10例患者,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76岁,为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均使用导航模板但未成功植入螺钉。术前行64排CT扫描采集患者腰椎数据,mimics软件中设计腰椎椎弓根导航模板,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实体导板并临床应用。结果:椎弓根导航模板共22只,其中多椎体多通道导航模板3只;单椎体双通道导板三种,包括覆盖棘突导板6只、桥式导板8只、桥式椎板限位导板5只。22只腰椎导航模板在术中应用时均失败。结论:3D打印椎弓根导航模板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导板贴附不佳、导板断裂、导板置入空间不足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 董乐乐郭鹏年左强刘瑞
- 关键词:3D打印腰椎导航模板椎弓根螺钉
- 有限元分析法在拇外翻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可靠性与提升空间被引量:7
- 2018年
- 背景:拇外翻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多样。其中拇外翻的力学分析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拇外翻进行力学分析使得其治疗变得可以预测。目的:探讨有限元分析法在拇外翻生物力学研究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中文检索词"有限元,拇外翻"和英文检索词"Finite element,hallux valgus"分别检索1980年1月至2017年3月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排除与文章目的无关、内容重复及低质量文献。根据入选标准保留33篇文献,对有限元分析应用于拇外翻的关键问题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目前对拇外翻的有限元研究方法很多,大多需要医工合作去完成,方法较成熟,但是国内建立模型材料属性的数据大多是来自国外的研究;(2)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拇外翻的病因研究、术前规划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实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可靠性;(3)拇外翻有限元模型局限在静态分析和步态周期分析方面,同时在建模细节和对材料属性的定义方面也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 张占阅董乐乐左强郭鹏年吕国栋刘瑞
- 关键词:拇外翻生物力学骨科植入物数字化骨科有限元跖骨拇外翻跖骨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