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心脏X综合征有效性研究与评价
-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脏 X 综合征的作用和疗效。方法: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住院治疗的 44例确诊心脏 X 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均使用合心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对照组加用通心络...
- 陈静屈大展王瑞莹
-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介入疗法部分血管重建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何立军屈大展刘寅李玉茜孙根义
- 关键词:血管重建心肌血管重建术冠状动脉疾病冠心病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小板计数 (BPC)和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的变化。方法 :选择27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 )和76例冠脉造影结果未见异常的正常人群做对照组 ,用COULTERJT_IR型半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BPC和MPV。结果 :ACS组BPC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 ,MPV较对照组显著增大 (P<0.05)。结论 :ACS患者MPV增大而血小板数量减少 ,可能与本征的发病有关。
- 刘寅高静杜欣欣屈大展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ACSMPV
-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水平的关系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17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28例无冠脉病变的对照者的血浆Hcy,并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2支和3支组,观察冠脉病变程度与Hcy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cy和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Hcy及血脂(HDL降低)水平随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Hcy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5165,P<0.01),而与血脂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cy是引起冠状动脉疾病的一个新的重要危险因素,与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 秦勤赵炳让崔让庄屈大展寇璐陈倩赵福梅
- 关键词:冠心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
- 静脉溶栓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对QT离散度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郭绪昆屈大展
- 关键词:静脉溶栓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心肌梗死QT离散度
- 细胞移植与再生心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心肌梗死后,因心肌细胞增殖能力极低,坏死心肌由瘢痕组织替代,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细胞移植治疗,是采用人体内具有高度复制和高度分化能力的细胞群体,经过体外增殖及特殊处理后,通过某种方式,使其到达梗死心肌的瘢痕部位,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出新的心肌及血管,改善心脏功能。
- 路伟屈大展
- 关键词:心肌梗死细胞移植心脏功能
- 安置心脏起搏器的剖胸手术治疗
- 1997年
- 胸部肿瘤患者同时伴某些心胜严重疾患,以往常因心脏问题而不能耐受剖胸手术而失去手术机会。本文报告贲门癌、食管疾各一例,患者同时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先期安置心脏起搏器,调节检测保证良好起博功能,做好围术期管理,再施剖胸手术获得成功。作者认为安置心脏起博器,再施开胸手术切除胸部肿瘤这一方法对某些有严重心脏疾患而在常规条件下不能耐受胸外科治疗的患者是一种新的尝试。其方法扩大了胸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了胸部肿瘤的治愈率。
- 屈大望张熙曾孙志斌尤健刘金波周金台殷亚琴屈大展梁爽林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剖胸肿瘤外科手术
- 高血压合并脂代谢紊乱对颈动脉重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伴有或不伴有血脂代谢紊乱的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内径、扩张性及僵硬度,探讨血脂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入选对象172例,其中正常对照组50例,高血压血脂正常组62例,高血压血脂紊乱组60例,未服用过他汀类、贝特类及烟酸等调脂药物。通过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和内径,并计算颈动脉扩张性及颈动脉僵硬度。结果:IMT、内径、僵硬度高血压血脂正常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血脂紊乱组则高于高血压血脂正常组(P<0.05)。颈动脉扩张性高血压血脂正常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高血压血脂紊乱组较高血压血脂正常组也显著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颈动脉IMT(r=0.318,P<0.01)、内径(r=0.333,P<0.01)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颈动脉IMT及内径无明显相关(r分别为0.038和0.078,均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可对颈动脉重构起到促进作用,其中LDL-C升高型血脂代谢紊乱影响更为显著,而HDL-C与颈动脉重构无明显相关。
- 陈闽荔吕建国关欣张晶屈大展
-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脂蛋白类LDL胆固醇脂蛋白类HDL胆固醇
- 直接或延迟PCI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与延迟PCI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疗效的差异。方法:200例AMI患者中80例在发病12h内行直接PCI。另外120例行延迟PCI。分析2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术后7~10d做超声心动图,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以评价心功能。结果:直接PC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衰较延迟PCI组明显降低(12.50%vs24.17%,10.00%vs21.67%,P<0.05)。术中直接PCI组发生室颤、窦停或严重窦缓率高于延迟PCI组(12.50%vs2.50%,17.50%vs6.67%,P<0.05);而心源性死亡无增加。直接PCI组近期EDVI、ESVI、LVEF优于延迟PCI组。结论:A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室颤、窦停或严重窦缓的发生率较延迟PCI组增多,但急诊PCI可以有效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恢复梗死区域心肌血流灌注,使左室功能得到改善。
- 梁蓉秦勤屈大展赵炳让
-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病
-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溶栓治疗被引量:1
- 1996年
- 无室内阻滞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死率<20%,而伴发束支阻滞的病死率则>60%。我院1993~1995年收治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均于新近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以前ECG无显示)。本文观察此4例病人经或未经静脉溶栓治疗的结果。
- 屈大展郭玉军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脏传导阻滞溶栓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