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初
- 作品数:23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 略论考古出土艺术品在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6年
- 在近代科学考古学引入中国以前,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中存在着研究对象仅限于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书画家,以及作品中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等种种缺陷。田野考古出土的古代艺术品资料的丰富性和科学性特征,不仅丰富了艺术史研究的内容,更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保障,田野考古出土的古代艺术品在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中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
- 孙长初
- 关键词:考古古代艺术品艺术史研究考古学出土书画作品
- 商周青铜器凤纹图像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孙长初
-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爬行动物水生动物自然界
- 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奠基被引量:4
- 2002年
- 艺术考古学作为一门在考古学与艺术学的边缘地带产生的交叉学科,其形成和确立顺应了考古学与艺术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考古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发展也为艺术考古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坚实基础。
- 孙长初
- 关键词:艺术考古学考古学理论艺术学理论
- 略论六朝时期建康城的作用被引量:1
- 2004年
- 六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分裂和动乱的年代,三百多年间,政权更替频繁,战争时常爆发,人口迁移不断。面对这充满动荡和血腥的社会现实,社会各阶层的首要任务便是如何适应这一战争纷纭的环境;国家政权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通过军事行动来保全自己或进而统一全中国。本文通过对六朝建康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建康城形制和规模的分析,阐述建康城在巩固封建王朝统治的军事行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孙长初
- 论仰韶文化尖底瓶被引量:2
- 2006年
-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尖底瓶作为新石器时代陶器中造型独特、功能明确、设计制作巧妙的集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虽然其流行的地域局限于黄河的中游、上游地区,也仅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比较多见,但尖底瓶器形与功能的变化、流行区域范围的局限等特征却对研究造物艺术的规律性问题与对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 孙长初
- 关键词:造物
- 略论六朝时期的道教与书法被引量:2
- 2001年
- 本文诣在通过道教对上层士族阶层的影响和道教法术对书法艺术启示的详细分析,论证这两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 孙长初
- 关键词:道教书法六朝
- 六朝石刻辟邪艺术图像的释读
- 2008年
- 六朝石刻辟邪是六朝时期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六朝石刻辟邪的艺术图像的构型要素以狮形头、张口露舌、体侧刻划羽翼等为主要特色。通过对这些艺术要素源头的追溯,笔者认为:六朝石刻辟邪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及中国传统丧葬礼俗的产物。
- 孙长初
- 关键词:六朝中西文化交流
- 略论文化人类学在研究原始艺术问题中的作用
- 2004年
-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科学,它是相对于研究人类体质特征的自然人类学而存在,是研究人类社会关系以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问。文化人类学是由研究人类共同体的民族学,研究人类社会结构的社会学,研究人类习惯的民俗学和研究人类生活智慧的民具学等学科组成的”。它的研究重点偏向于史前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和现存野蛮民族。
- 孙长初
-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原始艺术艺术形象考古学艺术形态
- 大汶口文化“”符号新解
- 2005年
- 分析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刻划符号“”,结合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鸟纹的演变、良渚文化玉器上刻划的鸟纹图像,大汶口文化陶尊上刻划的符号“”应是鸟的简化和变形,是巫师借用来沟通天地的巫术符号。
- 孙长初
-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鸟纹
- 从先秦两汉艺术品装饰题材看天地人神关系的演变被引量:2
- 2006年
- 因史前原始社会先民对自然物的万物有灵观、对某些特定动物的图腾崇拜而初步形成天地人神的概念,商用时期强化了天地人神闻的关系,随着春秋战国时期人类自身认识的觉醒,以至于在两汉时期达到了天地神人关系的完善。这表明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乃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 孙长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