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蓉洲
- 作品数:226 被引量:62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先天性心脏病 (CHD)肺动脉高压形成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并比较 5 0例CHD患儿 [其中无肺动脉高压组 (肺动脉收缩压 <30mmHg) 15例 ,轻度肺动脉高压组 (肺动脉收缩压 30~ 4 9mmHg) 19例 ,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 (肺动脉收缩压 >5 0mmHg) 16例 ]和 18例健康患儿的血清VEGF。结果 :轻度肺动脉高压组VEGF[(10 4 .5 4± 30 .5 5 )pg/ml]明显高于无肺动脉高压组 [(2 8.2 3± 13.4 7)pg/ml];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 [(189.2 4± 4 3.89)pg/ml]明显高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10 4 .5 4± 30 .5 5 )pg/ml];无肺动脉高压组 [(2 8.2 3± 13.4 7)pg/ml]与正常对照组 [(2 5 .5 6± 10 .6 7)pg/ml]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血清VEGF浓度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 (r=0 .783)。结论 :VEGF在CHD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CHD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VEGF浓度升高 ,提示VEGF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有关。
- 张园海项如莲褚茂平陆文文吴蓉洲陈其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67)Ga心肌炎症显像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 2003年
- 目的 :探讨6 7Ga心肌显像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VM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静脉注射6 7Ga 枸橼酸盐 ,48h、72h后开始显像 ,观察心脏部位放射性浓聚情况 ,并计算心 /肺 (H/L)指数 ,根据H/L指数判断心肌炎性病变的严重程度 (H/L指数 >1.2为阳性 )。结果 :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 ,50例阳性 (占 64% ) ,其中急性期阳性率为 84% ,恢复期阳性率为 50 % ,慢性期为 2 9% ,急性期阳性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慢性期 (P<0 .0 5)。结论 :心肌6 7Ga放射性浓聚与心肌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直接反映了病变心肌的炎症反应情况 ,对诊断VMC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并对VMC治疗。
- 李焕斌张琦项如莲徐强吴蓉洲张圆海
-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7GA放射性
-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MMPs的表达及其与冠脉损害的关系
- 目的多种病理条件下MMP活性增加或MMP/TIMP数量失平衡可加速基质的降解。MMPs和TIMPs也可能参与川崎病冠脉壁的破坏,最终导致冠脉损害。方法用E LISA测定16例冠脉损害的川崎病病人和14例无冠脉损害的川崎病...
- 何跃娥任跃吴蓉洲张园海项如莲
- 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肌钙蛋白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心力衰竭危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测定法 ,检测心脏病 6 0例 (心衰 30例 ,非心衰 30例 ) ,对照组 2 0例的cTnI水平。 结果 表明心衰组cTnI浓度增高 ,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cTnI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死亡病例cTnI升高明显。 结论 cTnI可估计急性心肌损伤程度 。
- 陈其褚茂平吴蓉洲张园海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肌钙蛋白I儿童
- 应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室间隔缺损
- 目的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治疗膜部瘤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31例膜部瘤室间隔缺损患儿,男15例,女16例,年龄2~16(4.52±3.09)...
- 吴婷婷吴蓉洲
- 文献传递
-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经导管介入治疗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过程中引起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介入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类型分室间隔缺损(VSD组,61例)、房间隔缺损(ASD组,6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组,55例)、肺动脉瓣狭窄(PS组,15例);先天性心脏病造影的病例17例(造影组)。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6h、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l)含量,比较各组cTnl水平。根据cTnl的高低判断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并采用单因素及I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各危险因素与心肌损害的关系。结果217例患儿中,术后cTnl升高159例,正常58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心肌损伤与年龄、体重、肺动脉压力、手术时间、封堵器大小、封堵器释放(或球囊扩张)次数及对比剂剂量有关(P<0.01或0.05)。I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封堵器大小、封堵器释放次数、对比剂剂量、体重是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封堵器大小、封堵器释放次数、对比剂剂量、体重可能是影响CHD介入治疗心肌损伤程度的重要因素。
- 王珍全金佳蕙夏天和任跃荣星仇慧仙张松跃吴蓉洲陈其
- 关键词: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微小心肌损伤
- 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比较
- 2009年
- 目的检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探讨经皮VSD封堵术对患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膜周型VSD患儿共45例,测定血浆BNP水平,并比较介入前后的改变。结果45例均成功接受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治疗后5min及24h BNP浓度分别平均为56.56,113.16和76.37ng/ml,治疗后5min BNP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此后24h浓度下降(P<0.01)。结论VSD封堵术可能产生一过性心肌损害。
- 何跃娥张园海吴蓉洲项如莲陈其
- 关键词:脑钠肽室间隔缺损心功能
- 川崎病并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正>目的:分析川崎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住院的224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SPSS 1...
- 何跃娥仇慧仙荣星张园海姜剑斌吴蓉洲褚茂平项如莲
- 文献传递
- 应用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评价
- <正>目的应用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04年1月—2011年2月8例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男3例,女5例);年龄6~47(16.3...
- 张松跃任跃荣星吴蓉洲
- 关键词: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确诊为川崎病患儿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人。治疗对照组(C组)使用阿司匹林及静脉丙球治疗,药物干预组(D组)在C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6及叶酸口服,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RP水平变化及治疗后Hcy水平变化。结果(1)血CRP水平变化:治疗前C组及D组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D组CRP水平(mg/L)较C组明显降低(7.56±2.94vs12.23±4.16,P<0.05)。(2)血浆Hcy变化:D组血浆Hcy水平(!mol/L)较C组明显降低(4.56±1.14vs7.79±1.79,P<0.05)。(3)相关分析:治疗后Hcy与CRP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97,P<0.01)。结论降低Hcy可使川崎病患儿血CRP降低,提高治疗效果。
- 禇茂平荣星吴蓉洲项如莲徐强张园海
- 关键词:川崎病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