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臣辉
- 作品数:4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保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论印度农村反贫困过程中的农业保险
- 2007年
- 农业保险是印度政府实施的一项反贫困的重要政策。分析了印度农业保险的实施背景、发展历程及主要作用,以期借鉴他国消除农村贫困的经验,为我国制定切实可行的反贫困政策提供依据。
- 吴臣辉
- 关键词:农业保险反贫困
- 云南保山坝子农家乐旅游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被引量:1
- 2008年
- 20世纪末,农家乐旅游在国内外得到迅速的发展,保山坝子的农家乐旅游以其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该区农家乐在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魅力,激活了保山旅游业,促进了保山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保山坝子农家乐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改进,以期达到游客、商家及周边环境"三赢"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 吴臣辉
- 关键词:农家乐旅游
- 近代怒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探究
- 2015年
- 昔时视为徼外的怒江流域,近代处于社会经济急剧转型的前沿阵地,"欧风美雨"剧烈地冲击怒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进程,怒江中游地区逐渐卷入经济全球化之列,农村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整个经济生活被市场"无形之手"所左右;滇缅印之间的互补性物流业亦呈现繁荣锦簇之景象;地区性、季节性务工人员呈"候鸟式"迁徙于滇缅之间,往来不息;国防经济因战时特殊时期抑显突出,极大刺激了怒江中游地区消费服务行业的发展。
- 吴臣辉
- 关键词:怒江流域商品经济市场化季节性
- 论晚清民国时期怒江流域的茶叶种植
- 2015年
- 怒江流域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茶叶种植优势,既有优质的气候、光照、土地等自然资源,又有对茶树情有独钟的"濮人"古老民族,他们具有种茶、制茶、品茶的优良传统经验。晚清民国时期,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急剧变化,刺激了茶叶种植的快速发展,怒江流域茶叶种植规模、面积不断扩大,茶叶贸易成为乡村集市和出口的交易大宗商品;但暴利的罂粟种植与茶叶种植同步进行,不断排挤茶叶种植,茶叶种植面积、规模时有减少,茶叶种植在艰难前进和发展着。
- 吴臣辉
- 关键词:晚清民国时期怒江流域茶叶种植举步维艰
- 试论美国华侨到华族的转变
- 2008年
- 华侨,是指仍保留我国国籍的具有中国血统的侨居国外的我国公民;华族是指具有中华民族血统和中国文化特征的人,包括保持中国国籍的"华侨",取得美国国籍的"华人",以及华侨、华人的后裔——"华裔",从华族形成的原因入手,来论述华侨到华族的形成及前景。
- 吴臣辉
- 关键词:移民华侨华人华族
- 论土货对近代腾冲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2013年
- 传统社会的中国,土货在居民日常生活中以及对外贸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代以来,西方廉价工业品的大量涌入,弱化了土货在国内、国际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但通过对民国腾冲地方志和腾越海关资料的分析,发现腾冲土货在国际贸易和国内市场中,所占比重仍较大,不仅占据经济区域主体之位,而且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促进了腾冲乡村市场的繁荣,加速了腾冲近代化进程。
- 吴臣辉
- 关键词:对外贸易国际贸易近代化进程
- 保山与东南亚南亚诸国的交往历程与华侨的形成被引量:1
- 2010年
- 素有"滇西粮仓"和"华侨之乡"的保山,由于不仅有与东南亚、南亚接壤又相近的区域地理优势,而且还有相似的民族渊源及宗教信仰等认同感,使其境内先民通过"蜀身毒道"很早就沟通了与周边国家的经商往来,互通有无;人员流通,杂居婚配,还使得保山在古代尤其是在民国时期,彰显其商贸集散地、中西文化传播站、交通枢纽、内陆门户之地位。伴随着这种地位的形成,保山也随之逐渐形成一批批新老华侨,他们既积极主动投入到居住国的经济文化建设中,又不忘祖籍国的家乡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之发展。
- 吴臣辉
- 关键词:商贸华侨
- 晚清民国时期怒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因素探析——“历史时段”理论视阈下的解读
- 2015年
- 晚清民国时期怒江流域经济发展呈现级差性特点,从"历史时段"理论来看,其原因包括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要素:山高坡陡、立体式气候等地理环境以及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构成了长时段要素;地广人稀、交通商业落后等经济状况构成了中时段要素;政策的不稳定性以及连绵不断的战争构成了短时段要素。晚清民国时期怒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表明,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应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创设健康有序的经济环境,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 吴臣辉
- 关键词:晚清民国怒江流域经济发展级差
- 云南保山通向南亚地缘经济战略探析与对策被引量:2
- 2009年
- 保山发展通向南亚地缘经济有着天然的地缘因素优势,古代的丝丝绸之路,近代的滇缅公路,现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南亚各国关系的改善,能源通道"马六甲困境",大大促进保山与南亚的经济贸易往来。同时,保山与南亚被高山、大河阻隔,缅甸北部的不稳定局势及中印关系的改善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则成为制约保山发展通向南亚地缘经济的制约性因素。加强与南亚农业领域、经济贸易、旅游文化产业等合作及建设中印石油大通道是保山通向南亚地缘经济的战略性举措。
- 何光文吴臣辉
- 关键词:地缘经济
- 论唐继尧在云南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9年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而唐继尧就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历史风云人物,这期间也正是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以欧洲为核心向周围扩散之时。这次大浪潮使"西化"或"欧化"成为鲜明的历史发展潮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也开始在唐继尧执政期间促进了云南现代化的进程,唐通过留学日本、护国运动、发展工矿产业以及创办东陆大学为云南早期现代化广开风气、引进技术、积累资本、培养人才等等。
- 吴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