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建赟

作品数:20 被引量:39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锆石
  • 4篇东昆仑
  • 4篇西秦岭
  • 3篇定年
  • 3篇花岗岩
  • 3篇构造带
  • 3篇北缘
  • 2篇地热发电
  • 2篇新元古代
  • 2篇岩浆
  • 2篇岩浆岩
  • 2篇元古代
  • 2篇早古生代
  • 2篇造山带
  • 2篇山带
  • 2篇蛇绿岩
  • 2篇台湾海峡
  • 2篇盆地
  • 2篇秦岭北缘
  • 2篇热发电

机构

  • 12篇长安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0篇冯建赟
  • 11篇李瑞保
  • 11篇孙雨
  • 11篇张亚峰
  • 11篇李佐臣
  • 11篇裴先治
  • 7篇刘战庆
  • 4篇陈有炘
  • 4篇张英
  • 3篇李朋威
  • 3篇陈国超
  • 3篇张晓飞
  • 3篇何治亮
  • 1篇金廷福
  • 1篇武晓玲
  • 1篇郑和荣
  • 1篇胡宗全
  • 1篇思娜
  • 1篇王鸣川
  • 1篇肖文交

传媒

  • 5篇地质学报
  • 2篇中国地质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能源与环境
  • 1篇科技导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0
  • 8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门山造山带轿子顶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对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地区轿子顶穹窿构造核部的花岗岩类进行年代学研究。方法利用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对其形成时代进行约束。结果轿子顶花岗岩体中变形花岗岩和块状花岗岩中锆石均发育岩浆韵律环带结构,具有较高的TIVU比值(0.52—1.23、0.32~1.16),为岩浆成因锆石。对变形花岗岩和块状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793±11Ma和792-1-11Ma,表明它们的形成时代完全一致,均为新元古代晚期南华纪早期。结论轿子项岩体具有后碰撞岩浆活动特征,是新元古代扬子地块西北缘活动大陆边缘俯冲以及弧陆碰撞造山作用导致的地壳增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同碰撞(挤压环境)向碰撞后(伸展环境)转化阶段,即后造山期,是Rodinia超大陆初始裂解阶段产物。
裴先治丁仨平李佐臣李瑞保冯建赟孙雨张亚峰刘战庆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年龄新元古代龙门山造山带
川西北碧口地块老河沟岩体和筛子岩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被引量:20
2010年
老河沟岩体和筛子岩岩体位于碧口地块西南部。岩体的SiO2(69.89%~71.69%)和Al2O3(15.01%~16.25%)含量均很高,A/CNK在1.04~1.12之间,为硅和铝过饱和类型,属典型的强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REE)为33.13×10-6~150.42×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弱的负铕异常。高场强元素(Ta、Nb、Ti等)具有明显的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岩体可能是以杂砂岩成分为主的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老河沟岩体和筛子岩岩体具有后碰撞岩浆活动的特征,是印支期华北和扬子地块碰撞导致地壳加厚环境下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同碰撞(挤压环境)向碰撞后(伸展环境)转化阶段,为后造山花岗岩类。
李佐臣裴先治丁仨平刘战庆李瑞保孙雨冯建赟张亚峰
关键词:强过铝质花岗岩构造环境后碰撞碧口地块
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被引量:74
2010年
东昆仑地区是在经历晋宁、加里东、海西、印支等多期构造旋回之后形成的一个复合大陆造山带,其中包括多条重要的构造缝合带。近来,在东昆仑地区东段清水泉以西约15km的可可沙及其以南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套镁铁-超镁铁质杂岩。对该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中的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509.4±6.8)Ma(MSWD=1.4)的同位素年龄。该年龄与东昆中断裂附近的清水泉蛇绿岩的时代可以很好地对应起来,这为清水泉蛇绿岩带向西的延伸方向及东昆仑地区东段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
冯建赟裴先治于书伦丁仨平李瑞保孙雨张亚峰李佐臣陈有炘张晓飞陈国超
关键词:东昆仑LA-ICP-MS锆石U-PB定年
西秦岭造山带北缘早古生代造格架及其构造演化
裴先治丁仨平李佐臣刘战庆李瑞保冯建赟孙雨张亚峰
关键词:蛇绿岩早古生代西秦岭
油气钻井技术在干热岩开发中的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其开发技术主要依赖于油气钻井技术的移植。鉴于干热岩地热资源的特殊性,需要分析油气钻井技术在其开发中的适应性,以便进行改进,从而更快、更好、更经济地开发该资源。在分析干热岩地热资源地层分布特征及其与常规油气资源异同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对钻井工程方面的技术需求;结合当前油气资源开发在安全高效快速钻井、耐高温、高效破岩、高精度表征描述、低成本开发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常规油气钻井技术在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中的适应性,明确了可移植于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的油气钻井技术,提出应重点研制耐高温井下工具和工作流体。研究表明,部分油气钻井技术可移植于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但是鉴于干热岩地热资源对钻井技术的特殊要求,还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科技攻关。
思娜叶海超牛新明王磊冯建赟靳瑞环
关键词:油气钻井干热岩钻头冲击器测量仪器适应性
台湾海峡及周边地区地热潜能与应用研究
2023年
依靠濒临环太平洋地热带的优势,台湾海峡及周边地区可以作为探寻中国高温地热资源的潜在目标区。收集了地质构造、地热地质、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热勘查与开发利用等各方面资料,对该地区开展了多领域、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研究。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如果具备深部热物质活动与深部高温岩体的异常,就会在地壳浅部产生多种地质响应。分析研究了地貌与地质灾害、成岩成矿、构造应力场、新构造断裂活动、地震、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地热及火山岩浆8类地质响应的强度大小和分布规律,从而判断识别出潜在的高温甚至超高温条件,遴选出干热岩重点工作靶区和次重点工作靶区,并初步估算了各区蕴含的地热资源量,可供结合投资可能和地方的需求投入勘查工作。另提出了与将来开发相关的建议。
庄庆祥胡祥云冯建赟郑霜高庄公勋姜兆钧庄碧彦
东昆仑哈拉尕吐岩浆混合花岗岩: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被引量:74
2009年
东昆仑造山带东部哈拉尕吐花岗闪长岩体中发育了较多的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研究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到寄主岩形成年龄为(255.3±3.6)Ma,暗色包体形成时代为(252.9±2.5)Ma,二者年龄基本一致,从而排除了暗色微粒包体为捕虏体或源区难熔残余物质的可能性,也排除了花岗质岩浆固结后基性岩浆侵入的可能性。这一结果从年代学的角度证明了哈拉尕吐花岗闪长岩体是晚二叠世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寄主岩石花岗闪长岩是混合时的酸性端员,而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则是岩浆混合时未混合完全的残余基性部分。晚二叠世时,阿尼玛卿洋向北俯冲,在区域挤压应力环境下发生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壳幔物质相互混合,形成岩浆混合花岗质的岩浆房并向上侵入形成哈拉尕吐岩体。
孙雨裴先治丁仨平李瑞保冯建赟张亚峰李佐臣陈有炘张晓飞陈国超
关键词:东昆仑暗色微粒包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及其构造演化被引量:55
2009年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地区,主要由寒武纪关子镇-武山蛇绿岩带、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李子园群浅变质活动陆缘沉积-火山岩系、奥陶纪草滩沟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以及加里东期岛弧型深成侵入岩体、俯冲-碰撞型花岗岩体等组成。关子镇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N-MORB型玄武岩,武山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E-MORB型玄武岩,是洋脊型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时代大致在534~489Ma之间的寒武纪。李子园群火山岩主要形成于岛弧或与岛弧相关的弧前盆地构造环境,草滩沟群火山岩形成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环境。关子镇流水沟和百花中基性岩浆杂岩总体形成于中晚奥陶世(471~440Ma)古岛弧构造环境,同时发育加里东期俯冲型(450~456Ma)花岗岩类和碰撞型(438~400Ma)花岗岩类岩浆活动。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古洋陆构造格局经历了从洋盆形成-洋壳俯冲消减直至陆-陆碰撞造山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总体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晚寒武世古洋盆初始形成阶段;②早奥陶世洋盆初始俯冲阶段;③中晚奥陶世洋壳大规模俯冲与古岛弧发育阶段;④志留纪陆-陆或陆-弧碰撞造山阶段。
裴先治丁仨平李佐臣刘战庆李瑞保冯建赟孙雨张亚峰刘智刚张晓飞陈国超陈有炘
关键词:蛇绿岩早古生代西秦岭
《台湾海峡及周边地区地热潜能与应用》编后感
2023年
依靠濒临环太平洋地热带的优势,台湾海峡及周边地区可以作为探寻中国超高温、高温地热资源的潜在目标区。收集了该地区地质构造、地热地质、地震地质、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热勘查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资料,开展了多领域、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研究。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如果具备深部热物质活动与深部高温岩体的异常,就会在地壳浅部产生多种地质响应。分析研究了地貌与地质灾害、成岩成矿、构造应力场、新构造断裂活动、地震、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地热、及火山岩浆8类地质响应的强度大小和分布规律,从而判断识别出潜在的高温、甚至超高温条件,遴选出干热岩重点工作靶区和次重点工作靶区,并初步估算了各区蕴含的地热资源量,可供结合投资可能和地方的需求投入勘查工作。另提出了与将来开发相关的建议,力争探索干热岩勘查与开发利用的有效创新方案,用大量鲜活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东南沿海不仅幔热,而且壳也热,干热岩地热潜能巨大,是中国最具干热岩地热潜能的不可多得的区域之一,第二、三空间地热等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庄庆祥胡祥云冯建赟郑霜高庄公勋姜兆钧庄碧彦
东昆仑都兰可可沙—科科可特镁铁—超镁铁质岩的地质特征、形成时代及构造意义
东昆仑地区是一个复合大陆造山带,其中包括多条重要的构造缝合带。作者在东昆仑地区东段清水泉以西都兰可可沙-科科可特及其西侧的达瓦特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套前人未曾报道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带,疑为清水泉蛇...
冯建赟
关键词:区域地质地质特征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