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少侠
- 作品数:44 被引量:2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广东省珠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通腑醒神法对急性脑卒中垂体-肾上腺轴调控作用的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通腑醒神法对急性脑卒中垂体-肾上腺轴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1例急性脑卒中的便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服用通腑醒神胶囊,对照组予开塞露纳肛,测定治疗前...
- 关少侠陈昕刘东生黄小峰张现伟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皮质醇
- 文献传递
- 缺血性中风中脏腑实验性诊断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参考指标的研究
- 中脏腑无论是在病位、病势,还是病能均较中经络为重。昏扑是中脏腑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心窍被蒙所致。在病因方面虽有风、火、痰、瘀、气之原,但中脏腑却以风、火、痰浊、血瘀致病最为常见,其病机环节历代医学认为风火痰瘀窜扰经脉,蒙塞...
- 谌剑飞关少侠马雅玲
- 关键词:中脏腑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经络
- 文献传递
- 川芎嗪雾化吸入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随着社会发展,工作节奏加快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偏头痛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探讨川芎嗪针雾化吸入结合常规方法治疗偏头痛与单纯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比较,结果发现川芎嗪雾化吸入治疗偏头痛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一种新的廉价的有效治疗方法。
- 刘东生丁萍关少侠罗玉韵徐进华陈昕
- 关键词:偏头痛川芎嗪雾化吸入疗法
- 中风急性期肺系并发症的证候组合及其与血管内皮素关系的研究
- 中风病证候及病机的分子生化水平的探索是中风病研究工作的重点。作者采用RIA法测定了27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血管内皮素(以下简称ET),并同时进行的了证候的评分,本文将其中97例肺系并发症患者的证候组合及其与血浆ET的关系...
- 关少侠陈昕刘东生
- 关键词:中风急性期血管内皮素
- 文献传递
- 急性脑梗死始发状态证候量值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指标水平相关性探讨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始发状态证候量值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N)功能指标水平相关关系,提出微观辨证量化意见。方法:对338例ACI患者进行了证候量化标准调查,测定了226例患者血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 谌剑飞关少侠马雅玲丁萍梁浩荣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 文献传递
- 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风证与免疫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 (急性脑梗死 ,ACI)始发状态风证与免疫细胞因子白介素 -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风病专家经验辨证量表对 15 1例ACI患者的始发状态进行证候评分 ,同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测定其IL - 6、TNF -α含量 ,再按证候评分将患者分成风证组与非风证组 ,对比两组患者IL - 6、TNF -α的变化水平 ,并与健康人组 (60例 )作对照。结果 风证组的IL - 6、TNF-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非风证组 (P <0 .0 0 1) ;风证组及非风证组的IL - 6、TNF -α含量与正常健康人组比较也呈上述变化 (P <0 .0 0 1)。 结论 IL - 6、TNF
- 关少侠谌剑飞丁萍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始发状态风证免疫细胞因子
- 中风病痰湿证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关系探讨
- 中风后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激素变化现已被临床广泛关注.其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何关系也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我们自1998年开始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就缺血性中风痰湿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关系报道如下.
- 丁萍谌剑飞关少侠
- 关键词:痰湿证中风病神经内分泌激素
- 文献传递
- 中风病痰湿证与垂体-肾上腺激素水平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8
- 2000年
- 目的 :探讨中风病痰湿证与垂体 -肾上腺激素水平关系 ,以从微观角度寻找中风症证候的辨证依据。方法 :应用“证候辨证量化”诊断的方法对151例经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的患者进行量化评分 ,将其分为痰湿证和非痰湿证两组 ,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本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含量并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患者ACTH、CS含量均升高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而痰湿证组ACTH、CS含量较非痰湿证组高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中风痰湿证与ACTH、CS有密切关系 。
- 丁萍谌剑飞关少侠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皮质醇
- 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证候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对入选的309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频数归一化权重计算等统计学方法。结果: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最常见的中医证候分型有4个:痰热腑实证105例(占34.0%),气虚血瘀证90例(占29.1%),风痰上扰证64例(占20.7%),痰瘀阻络证50例(占16.2%)。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证候分型以痰热腑实证最多,其次为气虚血瘀证,再次为风痰上扰证,痰瘀阻络证相对最少。本研究还发现痰瘀互结,腑气不通是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证候特征,提出祛瘀涤痰通腑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 成杰辉刘志龙陈昕尤劲松关少侠罗玉韵徐进华招远琪刘东生
-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脑梗死证候研究聚类分析
- 中风病恢复期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评价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中风病恢复期中西医综合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同期队列研究比较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实施临床路径(路径组)患者的主要相关指标的差异。评价指标包括:①住院时间;②住院费用;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④出院后的再入院率、伴发病控制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路径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药物比例下降、治疗费用比例较高(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较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改善(P<0.05),出院后6个月路径组两项评分较出院时仍有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路径组伴发病控制达标率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中风病恢复期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路径可有效提高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且在中风患者长期预后中体现出了良好的作用。
- 徐进华丁萍刘东生罗玉韵关少侠刘小军陈昕黄敏其
- 关键词:中风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