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先兰
- 作品数:39 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皖西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六安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比较优势、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和产值增长率定量指标,结合相关数据,对六安市各产业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铁矿开采与钢铁工业、机电与家电制造业等为六安市的主导产业,并且提出了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
- 孙贤斌傅先兰
- 关键词:主导产业
- 微量元素·人体健康·环境变化被引量:19
- 2005年
-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环境污染和全球环境变化这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它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标尺之一。大量资料表明,人类已破坏了工业技术发展前的全球微量元素的稳态地球化学循环,并有大量有毒微量元素进入到生物圈、大气圈和土壤圈,导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自然档案中微量元素的分配、组合特征及赋存状态则是全球环境变化的灵敏指示剂。
- 谭绿贵傅先兰张鑫袁峰
- 关键词:微量元素环境污染全球变化环境地球化学
- 城市环境生态学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以皖西学院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被引量:5
- 2011年
-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城市环境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鉴于其综合性特点,在该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设计基础认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专题讨论四大板块,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 杨本俊傅先兰龙花黄新南
- 关键词:实践教学
- 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宁西铁路建设被引量:7
- 2001年
- 宁西铁路的兴建对沟通我国东西部的联系和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铁路干线与沿线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的角度,探讨了宁西线的建设与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加快沿线城镇建设;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强化铁路为地方服务的功能。
- 黄润傅先兰
- 关键词:宁西铁路点轴开发区域经济经济增长极经济增长中心
- 皖西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探析被引量:1
- 2001年
- 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皖西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
- 傅先兰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投资环境城镇化
- 安徽省会经济圈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以省会经济圈水源地为例,采用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和费用分析法计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意愿支付价格的补偿标准为4773.5万元,基于机会成本的补偿标准为16.35亿元,基于水资源处理费用补偿标准分别为1.9797亿元。水资源处理费用补偿标准是补偿双方都比较容易接受的实际价格,可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省会经济圈水源地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建议。
- 孙贤斌傅先兰杨本俊
- 关键词:水源地水资源生态补偿安徽省会经济圈
- 基于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皖西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大量应用性、创新性的旅游人才。作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皖西学院适应区域旅游市场发展需求,以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 余佳华傅先兰
- 关键词:实践与创新能力旅游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
- 修复河流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六安生态城市被引量:1
- 2005年
- 生态城市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居住地,生态城市建设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六安市河流生态系统现状 的调查以及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河流生态系统对六安生态城市建设的功能和意义,提出了修复六安 市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具体措施。
- 傅先兰
- 关键词:生态城市
- 淮南地区淮河故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1998年
- 根据淮南-凤台地区八公山与舜耕山之间的风口地形,风口地形底部和50高地上遗存的冲积层,以及砾石形态特征和岩石成分分析等,确定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时期的古淮河从八公山南麓和八公山与舜耕山之间的风口地形流向今淮南北侧的淮河.并根据同期冲积层埋藏型与出露型的差别,分析了淮河改道的成因.
- 傅先兰李容全
- 关键词:更新世古河道
- 安徽省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成分分析
- 2006年
- 依据2001-2003年安徽省16个城市生态系统等相关指标统计资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安徽省城市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并从城市生态系统众多因子中揭示出典型的敏感因子(主成分)。同时,也为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分类提供新的依据。
- 孙贤斌傅先兰
-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