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何晓霞

何晓霞

作品数:18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胚胎
  • 13篇胚胎移植
  • 7篇受精
  • 7篇体外
  • 7篇体外受精
  • 6篇妊娠
  • 5篇综合征
  • 5篇卵巢
  • 4篇冻融
  • 4篇冻融胚胎
  • 4篇冻融胚胎移植
  • 4篇生殖
  • 4篇体外受精-胚...
  • 3篇多囊
  • 3篇多囊卵巢
  • 3篇多囊卵巢综合
  • 3篇多囊卵巢综合...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生殖技术

机构

  • 18篇兰州大学第一...
  • 3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8篇何晓霞
  • 14篇张学红
  • 10篇张莉莉
  • 8篇石馨
  • 4篇马晓玲
  • 3篇李艳梅
  • 3篇赵丽辉
  • 2篇贾学玲
  • 2篇刘瑞芳
  • 2篇李宁
  • 2篇王乃辉
  • 2篇杨媛
  • 1篇李宁
  • 1篇魏清琳
  • 1篇王一青
  • 1篇薛石龙
  • 1篇刘琨
  • 1篇王薇
  • 1篇高敏

传媒

  • 3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生殖与避孕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国际生殖健康...
  • 2篇中华生殖与避...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妊娠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发病的影响因素,构建HDP发病的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3年5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FET的周期临床资料,根据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的周期,对所纳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FET相关资料和HDP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技术对预测因子进行选择,按照7∶3的比例将最终纳入的4079个周期随机分配为训练集(n=2855)和验证集(n=122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HDP发病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列线图表示。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结果:根据LASSO回归分析计算选择7个非零系数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将内膜准备方案、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女方高血压家族史、体质量指数和妊娠囊数量共7个因素作为预测因子建立模型并用列线图展示,训练集AUC为0.728,验证集AUC为0.734,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拟合好(P=0.867,平均绝对误差=0.004),DCA提示当患者临床妊娠的阈值概率在7%~64%之间时,应用该列线图可增加净收益。结论:建立的FET妊娠HDP发病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但仍需进一步开发更有效的预测因子。
李宁张安妮何晓霞张学红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列线图LOGISTIC模型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采用自然周期或者促排周期内膜准备方案的FET4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LUFs的相关风险因素。根据卵泡是否正常排卵,分为LUFs组(57例)和排卵组(403例)。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OR=9.509,95%CI(2.689,33.630)]及盆腔结核史[(OR=3.847,95%CI(1.705,8.682)为FET周期患者发生LUFs的主要相关因素;尿LH峰延迟[OR=1.167,95%CI(1.060,1.286)可以有效预测LUFs的发生,HCG诱导排卵[OR=5.889,95%CI(2.377,14.592)会促进LUFs的发生。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结核史是发生LUFs的高危因素,尿LH峰延迟可能预测LUFs的发生,而HCG不能改善LUFs的结局,不适用于FET排卵方案。
何晓霞石馨张莉莉
关键词: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冻融胚胎移植LOGISTIC回归分析
机器学习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为不孕症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目前其成功率约为30%[1],且近年来并未增长,这意味着许多不孕症夫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经济成本才可能获得活产结局。因此,提高IVF-ET周期成功率是近期生殖医学领域的目标之一。随着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望通过改善配子及胚胎选择、辅助临床决策、预测生殖结局等来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本文综述ML应用于IVF-ET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其在临床决策及胚胎实验室的运用。
李宁周昕玥何晓霞张学红
关键词:结局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自动化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IVF-ET结局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马晓玲石馨张莉莉刘琨王一青何晓霞张学红薛石龙王薇
该项目共纳入288个研究对象,其中EMS、慢性子宫内膜炎、EP和子宫内膜正常对照组均72例,其次根据GnRH降调剂量和降调时间不同各亚组均12例。对其中的MMP-2,9及TIMP-1的表达进行检测。实验中对筛选好的石蜡标...
关键词: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单角子宫IVF-ET助孕双胎妊娠分娩:1例病例报道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报道1例单角子宫患者行IVF-ET助孕双胎妊娠成功分娩活产的病案。方法:对本院接受IVF-ET助孕的1例原发性不孕单角子宫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采用GnRHa长方案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获优质胚胎13枚,移植8cⅡ级胚胎2枚,宫内双胎妊娠因严重子痫前期于34+3周行剖宫产,早产2名健康活婴。结论:对子宫肌层厚度及宫腔容积正常的单角子宫不孕患者行IVF-ET助孕治疗是可行的。但应尽量避免多胎妊娠,减少流产、早产等并发症的发生,争取良好的妊娠结局。
高敏何晓霞张学红
关键词:子宫畸形单角子宫
复发性流产患者生殖道微生物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复发性流产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不良妊娠结局之一,病因复杂,近半数患者的发病原因不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微生物群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多项研究表明生殖道微生物群整体多样性、特定群落丰度、群落结构改变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但目前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中与生殖道微生物群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生殖道微生物群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复发性流产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李钰滋万怡关德凤何晓霞张学红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微生物群宫颈
人工周期与刺激周期方案对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OC+GnRH-a)和刺激周期(来曲唑)两种内膜准备方案对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2月于我院行FET的158例PCOS患者,根据内膜准备方案分为两组,短效口服避孕药(OC)+GnRH-a人工周期组(人工周期组,70例)和来曲唑刺激周期组(刺激周期组,88例)。比较两组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和晚期流产率以及活产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血清性激素(包括FSH、LH、E2)、IVF促排卵方案、促排药物使用剂量、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及可用胚胎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人工周期组患者移植胚胎的ICSI助孕率(52.86%)显著高于刺激周期组(36.36%)(P<0.05),两组患者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以及平均移植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人工周期组的胚胎着床率(55.35%)显著高于刺激周期组(40.91%)(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早期及晚期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FET的PCOS患者采用OC+GnRH-a人工周期方案准备子宫内膜较来曲唑刺激周期方案能获得更高的胚胎着床率。
何晓霞石馨张莉莉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
初步探讨针刺治疗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过程中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进行IVF/ICSI-ET治疗的304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黄体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研究组患者从控制性超促排卵第1日开始接受针刺治疗,直至胚胎移植日(取卵日不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不作针刺治疗,其余同研究组。观察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血清雌二醇(E2)水平、OHSS发生率、获卵数、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等。结果:①研究组OHS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3%vs 7.33%,P<0.05);②研究组胚胎移植日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52.90%vs 50.74%,P>0.05;10.96%vs 10.14%,P>0.05).结论:针刺辅助治疗对降低IVF-ET治疗过程中OHSS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何晓霞张学红魏清琳
关键词:针刺治疗IVF/ICSI-ET临床妊娠率
获卵数小于15个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胚胎移植方案的比较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获卵数<15个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采用鲜胚移植与全胚冷冻方案后的妊娠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IVF治疗获卵数<15个的PCOS患者共441例,根据胚胎移植方案分为两组,鲜胚移植方案组(A组,313例),全胚冷冻方案组(B组,1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B组扳机日的血清孕酮(P)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囊胚移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累计活产率显著高于B组(72.84%vs63.28%,P<0.05),两组患者第一周期(A组鲜胚移植,B组第一次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移植的活产率(47.60%vs51.56%,P>0.05)及胚胎着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00%±33.09%vs49.08%±36.80%,P>0.05)。结论:对于低获卵数(<15个)的PCOS患者,鲜胚移植较全胚冷冻方案能获得更高的累计活产率。
何晓霞贾学玲杨媛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鲜胚移植
卵巢低反应高龄患者使用来曲唑联合克罗米芬和全程克罗米芬的温和刺激方案实验室结局的比较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来曲唑+克罗米芬(CC)与全程CC联合促性腺激素(Gn)两种温和刺激方案对卵巢低反应高龄患者实验室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卵巢低反应高龄患者376例,根据促排卵方案分为来曲唑+CC方案组(A组,n=209)和全程CC方案组(B组,n=167),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治疗结局。结果A组的获卵率(91.9%)、获卵数(2.85±1.96)、卵裂率(97.2%)及可用胚胎率(84.5%)均显著高于B组(84.4%,2.31±1.95,86.5%,73.8%),IVF/ICSI受精率(70.6%/77.0%)和周期取消率(26.3%)显著低于B组(80.9%/89.3%,40.1%)(P<0.05);两组患者的MII卵率、双原核(2PN)率及优质胚胎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低反应高龄患者采用来曲唑+CC联合Gn温和刺激方案较全程CC联合Gn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周期取消率,并且可以获得更高的可用胚胎率。
何晓霞张莉莉石馨张学红
关键词:胚胎移植高龄卵巢低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