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王飞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滇西红层软岩地区填方路基边坡抗震稳定性研究
- 云南保山至腾冲高速公路地处“腾冲—耿马”地震带上。该地震带为云南省震害最大的地震带。同时,滇西红层软岩透水性弱、亲水性强,遇水易软化(或膨胀),失水易崩解(或收缩),强度低,是一种工程性质极差的岩石。因此,对该地区边坡结...
- 丁王飞
- 关键词:红层软岩边坡稳定性抗震设计填方路基
- 文献传递
- 稻草绳掩埋增肥方法及掩埋车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草绳掩埋增肥方法及掩埋车,其中掩埋车包括车体、位于所述车体前端的放线装置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掩埋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第一放线架、与所述第一放线架对称布置的第二放线架、转轴、穿装于所述转轴上的两个放线盘...
- 曹源文郑易楠查礼腾丁王飞廖科甘敬升
- 文献传递
- 稻草绳掩埋增肥方法及掩埋车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草绳掩埋增肥方法及掩埋车,其中掩埋车包括车体、位于所述车体前端的放线装置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掩埋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第一放线架、与所述第一放线架对称布置的第二放线架、转轴、穿装于所述转轴上的两个放线盘...
- 曹源文郑易楠查礼腾丁王飞廖科甘敬升
- 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的渗流模型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渗流模型是处理相变与临界现象的有力工具,在本质上属于概率论的一个分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裂破坏是由于无数条微裂缝之间相互连通而导致的,其微裂缝无限连通的过程在数学上属于渗流问题。将渗流模型理论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过程的描述,通过选择合适的渗流模型,对沥青混合料破坏的最近邻、次近邻和第三近邻等3种状态的渗流演变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用重整化群方法求出渗流阈值,用以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的临界条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吴国雄丁王飞张洋李亮
-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渗流模型重整化群渗流阈值
- 三峡库区蓄水期间类土质岸坡断裂解体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以龚家方、茅坪、神女溪岸坡为例,总结了三峡库区类土质岸坡蓄水解体演化的5个阶段:岸坡形成阶段、节理裂隙发育阶段、泥化夹层及类土质岸坡形成阶段、蓄水作用岸坡解体阶段以及后续解体阶段。根据上述演化过程,从断裂力学角度建立了类土质岸坡解体的物理模型和力学模型,该力学模型考虑了5种蓄水工况下的受力状态,推导了相应的应力表达式和断裂强度因子公式。初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水库蓄水对类土质岸坡解体影响较为显著,岩块断裂强度因子随着蓄水位的升高而不断递减,蓄水水位升至4.49 m时,岩块断裂趋势由上部断裂转为下部断裂,断裂强度因子随着水位增高而增大。蓄水伊始,岩块重力对断裂起主要作用,而水位抬升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水位继续抬升,由重力主导的上部断裂逐渐转化为由浮托力决定的下部断裂。岩块的截面尺寸对类土质岸坡解体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岩块上部断裂时,断裂强度因子随着宽高比的减小而增加;当岩块下部断裂时,随着宽高比的减小,岩块断裂强度因子随蓄水位的增加而增大。
- 丁王飞周云涛
- 关键词:岩石力学三峡库区
- 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时程传递系数法被引量:1
- 2017年
- 传递系数法是边坡稳定性计算常用方法之一。水平地震力是边坡动力稳定性影响的主要因素,针对传统边坡稳定性计算的传递系数法,将地震加速度时程通过地震力形式归于传递系数法中的条块传递系数,计算传递系数时程,进而得到地震动力稳定系数时程,基于此提出了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时程传递系数法。算例讨论得出,当地震加速度大于-0.2时,传递系数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整体趋势,反之,传递系数随条块表现为持续降低的规律;当地震加速度小于0时,加速度方向为反坡向,对边坡稳定性有利,反之,加剧边坡的危险性;随着地震加速度的递增,不同条块的传递系数不断线性增大。岩质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破坏具有滞后性和突发性。
- 丁王飞丁王飞张乃计
- 关键词:地震工程边坡
- 强风化灰岩块体落石几何特征的地质学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强风化片状灰岩块体,采用统计学方法得出强风化片状灰岩块石主要形状为块状、板状和长条状。块状灰岩的几何尺寸频率图具有相对集中性和阶段集中性;不同区域块石总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频率值具有不同的离散特性;不同区域的块石表现出长度、宽度、高度上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并具有一比例系数1.22。块状块石、板状块石和长条状块石长度比较发现,块状块石长度<板状块石长度<长条状块石长度;块状块石长度尺寸分布较为均匀,基本无间断值,而板状和长条状有明显的间断尺寸。不同区域的不同形状块石频率具有相似的规律,块状块石频率值最高,长条状块石频率值其次,板状块石频率值最低;不同区域不同形状块石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存在一比例系数1.92。强风化岩体块石几何统计特征具有岩体分级中节理参数选取的参考、落石灾害的群发性预测及危险性评价以及落石防治工程参数设计的依据3个地质学意义。
- 丁王飞
- 关键词:地质学
- 深部隧道单节理岩体开挖卸荷破裂及锚杆加固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深部隧道开挖卸荷引起的岩体破裂是地下工程典型灾害之一。针对深部隧道单节理岩体在开挖卸荷条件下的破裂问题,基于开挖卸荷引起的最小主应力线性降低规律,采用Griffith强度理论准则对开挖卸荷条件下的含单节理岩体破裂进行了分析,并对破裂岩体进行了锚杆加固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当结构面倾角大于支护应力状态下的破裂角时,深部岩体初始应力状态下未产生破裂,随着最小主应力的降低,深部岩体先产生材料破坏后沿结构面破坏;当支护应力状态下的破裂角大于结构面倾角时,深部岩体受支护应力作用仅产生材料破裂;当结构面倾角小于最小主应力为0时对应的破裂角,深部岩体无论是否支护岩体仅产生材料破裂;对于深部岩体,产生破裂的必要条件是最大主应力大于8倍的岩体抗拉强度,且破裂角变化于30°~45°之间;岩体支护应力的选择应在岩体初始破裂应力与结构面破裂应力之间,并且要保证岩体应力的释放率以及围岩的稳定性。石塘隧道岩体破裂分析及锚杆加固研究表明:岩体首先产生材料破坏,其破坏的临界应力值为10.25 MPa,对应的破裂角为39.9°,结构面破裂的临界应力值为4.15 MPa;石塘隧道岩体在无支护条件下,沿结构面产生突发性破坏,岩体支护应在开挖完成40.59h内完成,岩体支护应力为7.175 MPa,支护破裂角为37.5°,单根锚杆锚拉设计值为88.7kN,锚固长度为5m,倾角为15°,间距为0.8m,此锚杆设计参数下可保证岩体应力充分释放以及确保围岩的稳定性。
- 丁王飞邓鑫洁
- 关键词:破裂角开挖卸荷
- 稻草绳掩埋车放线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稻草绳掩埋车放线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车体前端的第一放线架和第二放线架,第一、第二放线架上均设置有用于对稻草绳起导向作用的导向装置;第一放线架与第二放线架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两个放线盘,第一...
- 廖科曹源文郑易楠查礼腾丁王飞甘敬升
- 文献传递
- 橡胶沥青生产及施工工艺设计被引量:6
- 2010年
- 根据橡胶沥青的性能特点,介绍橡胶沥青的生产、混合料配比的设计以及断级配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工艺,通过对橡胶沥青施工中原材料要求、设备配置、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分析,提出橡胶沥青施工的控制要点,以供参考。
- 李亮赵毅韩东明丁王飞罗杰
- 关键词:橡胶沥青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