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伯美 作品数:36 被引量:956 H指数:16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学习困难和多动儿童父母个性特点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992年 采用明尼苏达个性测查表(MMPI)中国版,对学习困难儿童73名父母、多动症儿童的94名父母及同校学习成绩优秀儿童的78名父母进行了个性调查。结果提示,学习困难和多动症儿童的母亲在疑病、抑郁、癔病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母亲,多动组儿童母亲在社会责任感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父亲社会内向分、依赖分和焦虑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父亲的支配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学习困难和多动症儿童的母亲有个性偏离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主要为类神经症性个性偏离。 陈寿康 王玉凤 刘靖 季军 顾伯美 贾美香关键词:儿童 多动症 MMPI 105例抽动障碍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92年 抽动障碍系指反复、迅速、无目的、不自主的单一或复合肌群的收缩,无明显器质性因素引起的抽动。在我所7年的儿童门诊中患有该障碍者约占儿童门诊总数的1.9%。本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对儿童的心理及学习影响很大。现将105例病例初步分析如下。 顾伯美 王志兰关键词:抽动障碍 儿童 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 被引量:167 2000年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方法:对两个时期(1985年与1993年)的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两次调查均选用Rutter行为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1993年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0.9%,显著高于1985年的检出率(8.3%,P<0.05);其中,N行为、AN行为的检出率(分别为:1.9%,3.5%)也均明显高于1985年(分别为:0.6%,0.3%;均P<0.01);而A行为的检出率则是1993年(5.5%)明显低于1985年(7.4%,P<0.05)。男孩行为问题检出率2次调查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女孩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1993年显著高于1985年。 王玉凤 任桂英 顾伯美关键词:儿童 检出率 脑电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2001年 目的 探讨脑电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的有效性及特点。方法 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3版修订本标准的 5 7例ADHD患儿 ,按就诊序号的奇偶数分为脑电反馈治疗 (反馈组 ,2 8例 )和哌甲酯 (以下简称利他林 )治疗 (利他林组 ,2 9例 ) ,疗程为 3~ 4个月 ,随访1~ 3个月 ;采用行为问卷、副作用量表、韦氏智力测查、注意变量检测 (TOVA)、定量脑电图等工具于治疗前、中、后及随访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行为问卷评分均明显减少 (P <0 0 5 )。其中利他林组减分更多 ,但停药后分值上升 ;反馈组为持续减分 (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的多动指数 ,利他林组分别为 16 14± 4 6 4,4 2 3± 1 45 ,13 5 2± 5 0 8;反馈组分别为 16 0 4± 6 31,9 2 6± 3 0 9,8 76±3 79。TOVA亦有类似改变。利他林组的副作用出现率高 (82 % ) ,而反馈组未发现明显副反应。随访时反馈组韦氏智测中C因子分增加 [治疗前为 (93 7± 13 3)分 ,随访时为 (10 6 3± 14 1)分 ,P <0 0 1],额区和右侧半球α波增多 ,δ波减少 ;利他林组尚无此现象。结论 脑电反馈治疗ADHD的疗效肯定 ,与利他林治疗相比 ,虽起效较慢但作用相对持久 ,且无副作用 。 李雪霓 王玉凤 舒良 顾伯美关键词:轻微脑损伤综合征 哌醋甲酯 脑电图描记术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儿童气质测试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 1999年 儿童气质是儿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在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和矫正中应用广泛[1]。Thomas和Chess[2]通过纽约纵向研究(NewYoukLongitudinalStudy,简称NYLS)将儿童气质归纳为9个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 周儒伦 王玉凤 张劲松 刘丽娟 任桂英 顾伯美关键词:儿童 气质 计算机辅助系统 儿童心理学 感觉统合治疗481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3 1999年 目的 :观察儿童感觉统合治疗临床疗效 ;方法 :选用感觉统合治疗方法对 4 81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治疗 ,其中男孩 3 5 9例 ,女孩 12 2例 ,平均年龄为 :8.3± 1.7岁 ( 5~ 12岁 )。结果 :治疗后儿童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得分、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成绩均有明显的提高 ;注意力测验的错误率明显降低。感觉统合失调、运动协调、注意力集中及情绪稳定总的改善率为 87.7~ 99.6% ;学习成绩提高改善率为 5 6.2 %。结论 :疗效与儿童的性别、感觉统合失调的严重程度及智力水平有关。 任桂英 王玉凤 顾伯美关键词:儿童 感觉统合治疗 临床疗效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综合研究 本文报道了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讨论了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并研究了关于ADHD的两种治疗方法. 王玉凤 钱秋谨 杨莉 刘豫鑫 臧玉峰 孔庆梅 李雪霓 孙黎 刘津 程嘉 丁颖 王娟 姜荣 顾伯美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发病机理 文献传递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疗效。方法:对38例年龄7~15岁ADHD儿童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20次,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和认知功能测试,并与正常儿童比较。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DHD儿童的多动因子、多动指数明显改善(P<0.05);短时记忆、Stroop色测验、词义干扰时、数字划消第1、第2段净分和CPT测试的漏按率明显改善(P<0.05),其中短时记忆、数字划消第1、第2段净分、漏按率达到正常对照水平(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ADHD儿童的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部分改善,其中部分认知测试达到正常水平。 姜荣环 戴小红 顾伯美 王玉凤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感觉统合治疗对儿童认知功能改善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3 2000年 To study of cognitive function improvement of children with sensory integrative therapy. Methods:Four-hundred and eighty-one children with sensory integrative therapy were examed with cognitive assessments (Reaven test, attention test, digits span test, learning ability test, CPT). Results:There was signiificant increase in scores of the 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 and digist span test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false rate on Concentration Test were statistically decreased. The learning ability have certainly improvement. Conclusion:Sensory integrative therapy wa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children’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learning ability. 任桂英 王玉凤 顾伯美关键词:感觉统合治疗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系统综合研究 王玉凤 钱秋谨 杨莉 李君 程嘉 孔庆梅 刘豫鑫 李雪霓 顾伯美 刘津 1982年9月1日-2005年5月31日,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02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资助,进行了研究。一、概况: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关键词:关键词:脑功能障碍 多动障碍 学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