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骐

作品数:21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体育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滑雪
  • 2篇智能化
  • 2篇体育工程
  • 2篇体育训练
  • 2篇跳台滑雪
  • 2篇气动
  • 2篇工程领域
  • 2篇测试系统
  • 2篇穿戴
  • 1篇动特性
  • 1篇心率
  • 1篇信号
  • 1篇训练器
  • 1篇硬件
  • 1篇硬件结构
  • 1篇在体

机构

  • 21篇国家体育总局...
  • 7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江苏建筑职业...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延安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21篇陈骐
  • 6篇肖书明
  • 3篇何伟
  • 3篇黄希发
  • 2篇苑廷刚
  • 1篇胡更开
  • 1篇刘新华
  • 1篇董庆来
  • 1篇郑富强
  • 1篇王荣辉
  • 1篇郝卫亚
  • 1篇初宏伟
  • 1篇马洁
  • 1篇宣华
  • 1篇陈先中
  • 1篇何申杰
  • 1篇张建文
  • 1篇张忠秋
  • 1篇胡斌
  • 1篇李祥臣

传媒

  • 4篇中国体育科技
  • 3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体育科学
  • 1篇第八届全国体...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惯性动作捕捉系统的冰球护具动态舒适性评估
研究目的:作为一种个体防护装备,冰球护具的材质、尺寸设计和适配性可能会干扰正常活动并影响球员的运动表现。因此,了解冰球护具对活动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对上肢活动范围的影响,对于改进护具设计、提高舒适性和防护性能以及指导球员如...
吴益巍陈骐孙利鑫田寅生沈燕飞
关键词:关节活动范围活动性
滑雪板夹角对跳台滑雪飞行阶段气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分析研究滑雪板夹角对跳台滑雪飞行阶段气动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精细化三维几何模型与网格模型,采用部分时均(partially averaged Navier-Stokes,PANS)湍流模型对气动特性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获取不同滑雪板夹角下(24°、28°、32°、36°和40°)力和力矩、压力分布以及流场形态。结果:1)总升力与总阻力、升力系数与阻力系数、总力矩与滑雪板力矩均随滑雪板夹角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小幅减小,但总升阻比基本保持不变,总体呈略微下降趋势;2)滑雪板升力随滑雪板夹角增大呈现单调递增的趋势,而滑雪板阻力随滑雪板夹角增大先减小后增大;3)滑雪板正面压力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且比较均匀,而滑雪板背面下半部分压力随滑雪板夹角变化比较明显;4)运动员身后以及滑雪板身后的流场形态主要以回流涡形式出现,滑雪板背面回流涡结构明显比运动员身后复杂得多,而且回流涡强度也明显大得多。结论:1)滑雪板夹角变化对总升阻比影响很小,但对总升力、总阻力、升力系数以及阻力系数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对运动员气动特性也产生一定影响。2)滑雪板气动特性在运动员/滑雪板整体系统中起着更为重要作用,不仅要关注运动员身体姿态,而且应更加关注滑雪板姿态;3)总力矩大小和滑雪板力矩大小随滑雪板夹角变化趋势一致,而且滑雪板力矩在总力矩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选取合适的滑雪板夹角对飞行阶段稳定性至关重要,建议优选的滑雪板夹角范围为24°~32°。
胡齐陈骐张文毅
关键词:气动特性计算流体力学
增强双人跳水动作同步水平的红外传感器和图像数据同步监控分析系统的研究
李祥臣肖书明张忠秋陈骐何伟黄希发张建文
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体育总局科研所")承担的国家体育总局攻关课题"双人跳水动作同步水平的图像数据同步监控分析系统研究",圆满地实现了预期的系统功能,并达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务:(1)双...
关键词:
关键词:红外传感器软件系统
基于深度学习的运动分析数字孪生系统
2025年
运动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体育科学、康复医学和人体工程学等领域。然而,为了保证动作数据的完整性,传统的动作捕捉系统需要手动调整相机布局或增加相机数量以确保场地覆盖,导致成本较高。此外,在使用测力板时,每次实验仅能获得特定受测者的力学数据,而对于不同身高和体重的受测者,该数据无法重复利用。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运动分析数字孪生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模拟动作捕捉环境,优化相机姿态,还能计算复杂动作下人体与环境的接触力。该系统利用变分自编码器和强化学习,通过有限的动作片段生成连续动作序列点云;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相机姿态,实现对动作序列点云的最佳覆盖;在仿真环境中,采用生成对抗模拟学习方法训练人形机器人完成各种动作,进而计算地面接触力,并与测力板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其精度。研究结果显示,粒子群算法能够极大提高相机对动作点云的覆盖率;在双足行走场景下,仿真接触力与实测数据相比误差小于10%。运动分析数字孪生系统可以在仿真环境中生成不同参数下的人体动作,无需依赖测力板,即可为生物力学分析提供约束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黄欢邱涛甄庆凯陈骐王勇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
构建专项力量训练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初步设想
在一些运动项目的专项力量训练实践中,在运动员人数较多、训练内容日益复杂、训练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教练员如何及时、准确、有效地监控和评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陈骐何伟
关键词:专项力量训练智能化管理系统
文献传递
面向体育的可穿戴传感器的应用研发
当前,以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为代表的可穿戴传感器被大量用于竞技体育动作的力量强度、力量密度和力量效率、动作的技术特征相关数据的测量、计算和分析,也被用于运动损伤和康复...
陈骐
关键词:传感器体育训练
文献传递
当前我国体育工程领域的研发需求情况分析被引量:16
2021年
"体育工程"的概念出现于1996年,其主要特征是利用工学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体育领域内的需求,并针对需求制定对应的研发方案和技术方案、具体实施工程,满足用户需求。工程技术手段对于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教育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和价值逐步显现。研究采集了2016-2017年期间国内外体育工程领域377篇文献,对这些文献中成果的工作类型、所面向的体育项目和体育工作,以及所依托或采用的工程技术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对比了领域内国内外成果分布的特点。结合当前我国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区域和地方体育发展、体育行业内发展等不同层面的任务和目标,以及体育工程领域内自身的发展需求等,分析说明了当前我国本领域内研发的若干关键技术;对照当前国内外成果供给的分布状况,讨论了当前我国本领域内研发成果供给不足等问题,以及应当加大研发投入的方向。
陈骐刘泳庆肖书明甄庆凯何申杰苑廷刚胡齐黄希发孙奕
关键词:体育工程
跳台滑雪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8年
跳台滑雪过程主要涉及弹道学和空气动力学因素,这主要决定了该项目的研究要求。从起跳台起跳瞬间跳台滑雪运动员身体重心的速度和位置决定了跳台滑雪飞行轨迹和飞行距离。空气动力学因素涵盖了运动员/滑雪板系统空气动力特性的各个方面。跳台滑雪过程通常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助滑、起跳、飞行和着陆。讨论总结跳台滑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成果,大多采用风洞试验测量或计算机模拟与实地现场研究相结合等方法。空气动力学在这些阶段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且飞行阶段的研究最多。跳台滑雪飞行方式经历了由传统直立方式到V型方式的转变过程;助滑姿态是减小空气阻力以及提高助滑速度的关键;起跳及其随后的过渡到飞行阶段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们决定了运动员在飞行中初始条件和最终姿态;运动员/滑雪板系统飞行姿态对飞行阶段空气动力特性至关重要,同时运动装备(滑雪板和跳台滑雪服)、体重以及风环境等在飞行阶段也起着很大的作用;采用V型方式飞行着陆时会出现地面升力效应。建议在开展跳台滑雪空气动力学研究时重视滑雪板姿态以其结构参数、户外现场环境等因素。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智能化风洞实验训练馆是跳台滑雪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胡齐张文毅陈骐
关键词:跳台滑雪空气动力学起跳飞行着陆
视频信号与加速度数据同步采集的测试系统
研究目的: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和研究新型技术,研制能够在实际训练状态下,同步采集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视频图像和一些技术数据,获得实时精确的训练数据,用来直观而精确地分析和评价训练效果和运动员技术能力或力量状态。研究方法:...
陈骐何伟初宏伟肖书明宣华史鸿范
关键词:加速度测试系统
文献传递
穿戴式冰雪运动装备运动风险和效能评价关键技术平台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穿戴式冰雪运动装备在冰雪产业中与大众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的冰雪项目均规定了必须佩戴的装备种类和数量。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中国的冰雪用户在迅速增加,中国冰雪产业也在这股“浪潮”推动下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时期。然而,我国在自主品牌的树立、冰雪用户引导和培养、技术研发储备和投入、产品标准的制定和监督等环节都远远落后于欧洲与北美国家。同时,我国穿戴式装备的制造仍以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生产为主要特点,产品的设计以及销售环节被欧美运动品牌长期霸占,中国的个体企业很难在国际巨头的围追堵截下获得生存及发展空间。在此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技术转型的巨大困难,急需国家和社会各方人才的支持帮助“。科技冬奥”第二期重点研发计划中,北京体育大学联合9所科研院所和地方企业单位,承担了穿戴式冰雪运动装备运动风险和效能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项目共分为5个课题,研究内容包括:风险和效能指标及测试方法研究、自动化检测仪器的自主开发,建立符合CNAS标准的检测实验室。通过上述工作内容,项目促进了头盔、护具、雪板、雪鞋、手套、冰刀鞋等常用穿戴式装备风险和效能指标检测的标准化进程。本项目最终成果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运动风险和效能评价公共技术平台。该平台不仅是国内首个面向穿戴式冰雪装备的检测实验室,也将成为企业科技研发的催化所和体育装备研发人才的培养基地。
张健田寅生王荣辉胡斌沈燕飞陈骐胡更开陈先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