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菁
- 作品数:50 被引量:5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淋巴结转移数和病灶大小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中的意义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数目和病灶大小等因素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173例Ⅰa~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其中59例接受了系统淋巴结清扫术,114例行淋巴结采样术。测量原发病灶的大小,检测淋巴管癌栓等的情况,根据转移淋巴结数目及病灶的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组。所有资料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中共切取淋巴结1033枚,x-±s为(5.97±0.20)枚,其中转移淋巴结共244枚(24%),x-±s为(1.41±0.16)枚。173例患者中有45例死亡,2年生存率为71.9%。生存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枚数与可手术NSCLC预后密切相关,在pN2患者中若淋巴结转移枚数越多则预后越差(P=0.016);pN2患者中不同纵隔淋巴结转移站数间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N2患者的淋巴结跳站转移与非跳站转移间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7)。原发病灶<3cm,≥3cm且<4cm,≥4cm且<5cm,≥5cm4组间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管癌栓是可手术NSCLC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41)。结论:增加对淋巴结转移枚数定义,进一步细化对原发病灶大小的定义以及考虑肿瘤对淋巴管侵犯对分期的影响等,可能会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国际肺癌分期。
- 陆舜虞永峰吴春晓李子明周允中郑莹赵晓菁廖美琳
- 关键词:淋巴转移肿瘤分期预后
- 肺癌手术治疗中纵隔淋巴结的外科处理被引量:5
- 2004年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的外科切除范围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一些医学中心主张将可疑癌转移的纵隔淋巴结摘除,即纵隔淋巴结采样术,而也有主张实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文章综合分析有关肺癌淋巴结切除有效性的研究文献,阐明两种切除方式的优劣。
- 赵晓菁周允中
- 关键词:肺肿瘤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NSCLC患者共118例,分为高龄组(≥70岁)26例及非高龄组(<70岁)92例,均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枚数及转移枚数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高龄组1年生存率为84.62%,2年生存率为69.23%,非高龄组1年生存率为90.22%,2年生存率为79.34%。两组生存曲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 x2=3.351,P=0.082)。结论:高龄NSCLC患者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可获得与非高龄患者一样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术式是治疗高龄NSCLC患者的可行方法。
- 马春平赵晓菁陆亚东丁浩顾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淋巴结清扫肺叶切除高龄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诊断和治疗肺周围型结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55例,其中单发结节54例,多发结节1例。肺楔形切除术23例;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原发性肺癌32例,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器械及胸腔镜用器械切除肺叶,自制淋巴结摘除钳完成淋巴结清扫。结果55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180min,平均109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平均122min。均未输血,1例术后漏气术后32d出院,1例切口延迟愈合,术后19d出院,余53例术后住院4~11d,平均8.3d。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5例,原发性肺癌38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1例,转移性肺癌1例。良性病变行肺楔形切除术,32例原发性肺癌行解剖学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4例肺癌胸膜广泛播散未手术处理,2例肺癌因肺功能差行姑息性肺楔形切除。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有助于明确诊断肺周围型结节病变,治疗临床早期原发性肺癌的长期疗效有待随访观察。
- 赵晓菁罗清泉周允中
- 关键词: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肺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
- 肺癌免疫治疗:免疫抑制细胞和肺内免疫被引量:7
- 2020年
- 免疫治疗是发展最快的肿瘤治疗策略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抗肿瘤的免疫反应。目前,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抗体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治疗,但仅在少部分患者中显示有效。这可能与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s)等免疫抑制细胞介导的更深层次的免疫抑制有关。肺的微环境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影响肿瘤免疫,可快速抵御病原体以维持肺内免疫平衡,但也可促进肿瘤进展。该文针对免疫抑制细胞在ICIs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在肺内免疫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探讨改善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效果的策略。
- 何春明尹航郑佳杰唐健傅于捷赵晓菁
- 关键词:肺癌免疫治疗
- 颗粒物分布视角下的健康城市规划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被引量:39
- 2016年
- 现代城市规划的缘起与公共健康关系密切,20世纪初期作为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的干预途径和方法出现。目前欧美对于健康城市规划的研究关注如何通过规划设计,减少特定疾病的患病率,国内相关研究开始起步。由于我国城市大气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雾霾(PM2.5,PM10等颗粒物)频发,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上升;非常有必要探究如何通过建成环境要素的规划和设计优化,减缓颗粒物对于居民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本文基于颗粒物分布、呼吸系统疾病、城市空间要素三者关系的文献研究,以建成环境要素是否影响颗粒物浓度分布作为自变量选取原则,以人口、社会和经济因素作为协变量,以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癌)的个体病患分布和特定空间单元患病率作为因变量,建构在颗粒物分布视角下的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并提出构建实证模型的方法和路径。
- 王兰赵晓菁蒋希冀唐健
- 关键词:颗粒物肺癌实证方法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采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119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4例,女633例;...
- 罗清泉林皓黄佳谭强丁征平申屠阳赵晓菁
- 术中多普勒超声结合术前CT指导清扫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的临床应用
- 2007年
-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淋巴结清扫是肺癌规范化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其中包括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和范围,它也是预防复发和减少转移的关键措施;淋巴结清扫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和进行TNM分期、指导术后治疗有重要意义。纵隔内器官和软组织是超声检查的理想介质,术中超声有助于发现纵隔内较小的转移淋巴结,并根据淋巴结的超声影像学表现,结合术前CT对淋巴结进行清扫,减少清扫淋巴结时不必要的创伤。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术前CT及术后病理指导清扫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的临床意义;并了解超声下纵隔淋巴结的声像特征和淋巴结转移特点。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7月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平均年龄62岁;所有66例患者均在全麻下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下完成手术。所有病例术前常规胸部CT检查,均作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清扫淋巴结之前用多普勒超声对纵隔淋巴结进行检查并同术前CT进行对比,术后病理检查腺癌36例,鳞癌30例;淋巴结转移者行免疫组化检查。检查范围:右侧包括1、2、3、4、7、9组淋巴结,左侧包括5、6、7、9组淋巴结。右侧36例肺癌其中上叶24例、下叶9例、中叶3例,左侧30例肺癌其中上叶16例、下叶14例;术中总共清扫淋巴结390枚,其中转移淋巴结140枚。术前CT下TNM分期cT2N0M016例,cT2N1-2M050例;术后TNM分期:pT2N0M036例,pT2N2M030例。结果:圆形类圆形暗回声、边界清楚和扁平、边界不清楚的检出率为87.5%;CT下淋巴结大于1 cm的阳性符合率为84.3%,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圆形和类圆形且伴有暗回声的阳性诊断率为67%,扁平边界不清楚者的阴性符合率为100%。腺癌较鳞癌容易发生2组以上的淋巴结转移。多普勒超声与CT阳性符合率为84.3
- 罗清泉陶巨蔚丁文龙赵晓菁林皓丁正平周允中
- 关键词:肺肿瘤非小细胞肺癌术前CT淋巴结清扫
- 完全性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120例治疗体会被引量:7
- 2009年
- 倪鹰牛忠山赵晓菁罗清泉
- 关键词:肺癌肺叶切除
- 电视纵隔镜在纵隔肿物诊断和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不明原因肿物的诊断和肺癌术前准确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诊断不明的纵隔疾病获得明确诊断,其中结节病1例,肺结核1例,慢性淋巴结炎1例。临床诊断或病理明确肺癌且胸部CT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经颈电视纵隔镜手术病理明确纵隔淋巴结N2淋巴结转移3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6例。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电视纵隔镜在纵隔不明原因肿物的诊断和肺癌术前准确分期的临床应用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值得推广。
- 吴伟杰赵晓菁
- 关键词:纵隔镜检查纵隔囊肿肿瘤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