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穆斌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预后
  • 5篇卒中
  • 5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3篇急性
  • 3篇TIA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损伤
  • 2篇评分
  • 2篇轻型
  • 2篇量表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颈动脉
  • 2篇斑块
  • 2篇斑块稳定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中心...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3篇穆斌
  • 8篇黄淮
  • 6篇吴宝水
  • 6篇肖丽萍
  • 5篇贺婕
  • 5篇黄晓静
  • 4篇丁俊丽
  • 4篇曾小雁
  • 3篇缴克华
  • 2篇佟翠梅
  • 2篇银广悦
  • 2篇苏微微
  • 2篇孟祥安
  • 2篇李兰
  • 2篇何晓丹
  • 2篇孙志华
  • 1篇史连义
  • 1篇周彦君
  • 1篇康志新
  • 1篇李培秀

传媒

  • 3篇世界中医药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与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与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的关系。方法抽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100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斑块形成与否及稳定性分为斑块形成和斑块未形成,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血浆D-D水平、PLT,并分析其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D-D水平高于对照组、PLT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斑块形成者血浆D-D水平高于斑块未形成者、PLT低于斑块未形成者(P<0.05),稳定斑块者血浆D-D低于不稳定斑块者、PLT高于不稳定斑块者(P<0.05);稳定斑块者与血浆D-D水平、PLT呈负相关(P<0.05);不稳定斑块者与血浆D-D正相关(P<0.05),与PLT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D-D水平升高,PLT下降,二者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具有相关性。
穆斌孟祥安郝芳芳黄淮李娜史连义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斑块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计数
不同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LSEP)与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在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于入院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MLSEP和SLSEP检测,并与格拉斯哥(GC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同时选择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MLSEP和SLSEP检查。结果入院后8例患者患侧波形消失(14.8%),健侧正常。MLSEP检测发现N35、P45和N60峰潜伏期均明显延长,且患侧明显高于健侧和对照组,而健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SLSEP检测患侧与健侧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MLSEP检测发现患侧仍明显高于健侧(P<0.05)。患者的GCS、MBI和NIHSS评分均呈现明显变化(P<0.05),患者预后呈好转趋势。N20和N60峰潜伏期与治疗前后GCS、MBI和NIHSS评分均相关(P<0.05),且以N60相关性最大。结论脑梗死患者患侧MLSEP峰潜伏期明显延长,潜伏期与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相关,且以N60波的异常表现及相关性最为明显,可将MLSEP和SLSEP联合应用以提高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曾小雁贺婕苏微微肖丽萍穆斌何晓丹佟翠梅
关键词:脑梗死体感诱发电位
ESSEN评分联合磁共振MRA评估小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ESSEN评分联合磁共振MRA评估小卒中患者发病90d后脑梗死的复发率。方法选择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诊治的115例小卒中患者,患者均完善头颈MRA检查,并进行ESSEN评分,随访发病后90d脑梗死的复发率。结果小卒中患者发病90d脑梗死复发率为13.91%,其中ESSEN评分I〉4分,同时头颈MRA提示颈内动脉或/和颅内动脉有中重度狭窄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高迭37.50%。结论ESSEN评分联合磁共振MRA检查可明显提高对小卒中患者发病后90d脑梗死复发率的预测。
吴宝水穆斌黄淮黄晓静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小卒中
ABCD2评分结合MRA评价TIA患者近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2015年
目的研究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MRA检查评价TIA患者发病90天后脑梗死发生风险.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2012.1-2014.9诊治的124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完善头颈MRA检查并进行ABCD2评分,随访发病后90天脑梗死的发生率. 结果:TIA患者发病90天脑梗死发生率为9.7%,其中ABCD2评分≥4分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为13.5%,ABCD2评分≥4分同时MRA发现颈内动脉或/和颅内大动脉有中重度狭窄(狭窄率≥50%)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高达41.7%,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BCD2评分联合磁共振MRA检查能进一步提高预测 TIA 患者发病后90天发生脑梗死的准确性.
吴宝水黄晓静穆斌黄淮
关键词:ABCD2评分MRATIA脑梗死
SEPs和BAEP量化评估脑梗塞预后的研究
曾小雁肖丽萍苏微微佟翠梅贺婕穆斌何晓丹刘亦菲高岱佺
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来临,急性脑血管病越来越多的影响着老人的健康,故有关急性脑血管病的研究临床意义大。国内多集中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或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评定预后,对象多集中在脑损伤患者或昏迷...
关键词:
关键词:脑梗塞神经电生理急性脑血管病
应用NO前体抑制NF-κB治疗脑缺血的炎症损伤的实验研究
丁俊丽贺婕银广悦吴宝水王君肖丽萍李培秀李兰曾小雁康志新黄淮穆斌缴克华孙志华
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是脑中风后期加重局部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转录因子NF-κB是发现的与脑缺血后炎症有关最重要的转录因子之一,它参与了多种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NO可以抑制NF-κB的激活,从而可能对于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具...
关键词:
关键词:脑缺血治疗炎症反应动物实验
ESSEN卒中风险量表对轻型卒中后近期再发缺血卒中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估ESSEN卒中风险量表(ESRS)对轻型卒中患者近期再发缺血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0月期间在中国石油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轻型卒中121例。随访发病后90 d再发缺血卒中的情况。依据ROC曲线下面积评价ESSEN卒中风险量表对轻型卒中近期再发缺血卒中的预测作用。结果:121例患者90 d内的随访期间,18例(14.9%)发生缺血卒中,其中ESRS3分的患者有15例(83.3S)。ESRS量表预测再发缺血卒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6(0.587—0.832)。结论:作为初筛的ESRS对轻型卒中近期再发缺血性卒中具有预测价值。
吴宝水黄淮穆斌黄晓静
脑卒中伴肌少症的临床特征及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肌少症病人的临床特征及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中国石油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伴肌少症病人作为脑卒中伴肌少症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脑卒中不伴肌少症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将伴有肌少症的脑卒中病人按照是否给予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干预分为常规组(n=30)和早期微生态营养组(n=30),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BMI、MMSE评分、Rankin修订量表(mRS)评分、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四肢骨骼肌(SMI)指数及肌肉握力、肌肉质量、5次起坐试验(FTSST)、改良Romberg试验的差异。结果脑卒中伴肌少症组的年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BMI、MMSE评分、ADL评分、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伴肌少症组经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干预3个月后的BMI、MMSE评分、ADL评分、SMI指数、肌肉握力、总肌肉量、前后半脚闭眼时间、前后脚睁眼时间均高于治疗前和干预后的常规组,FTSST时间、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干预后的常规组(P<0.05)。结论合并肌少症的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但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干预可改善其肌肉力量,促进躯体能力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杨文杰李艳丽周彦君李兰穆斌王杰
关键词:脑卒中肌肉力量预后
青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1例报道
2014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表现,并发神经系统损害,临床上以肌肉、周围神经、眼病为主,引起脑血管病,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发病率很低。现将我科收收治的1例青年甲亢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病例报道如下。
贺婕丁俊丽穆斌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青年人
预测量表联合磁共振检查评价TIA及轻型卒中近期预后的临床研究
吴宝水缴克华黄淮黄晓静霍英杰肖丽萍穆斌丁俊丽
该研究通过预测量表的评分,磁共振检查血管成像对TIA和轻型卒中的近期预后进行了综合评估,经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为尽早识别发生脑梗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规范有力的试验研究支持。课题抓住了脑血管病研究的热...
关键词:
关键词:磁共振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