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彬
- 作品数:108 被引量:551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围手术期治疗被引量:30
- 2001年
- 田燕雏赵凤瑞束晓根郭永庆刘德若石彬
- 关键词:胸腺瘤并发症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
- T4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结果
- 目的回顾分析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进一步分析可能影响T4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的因素,主要分析完全切除与不完全切除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方法从1984年10月1998年10月共1156例NSCLC肺癌在中日友好医院...
- 刘德若葛炳生郭永庆李福田石彬宋之乙田燕雏
- 文献传递
- 纤维支气管镜冷冻术治疗气管、支气管肿瘤
-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气管、支气管肿瘤的疗效。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对13例气管、支气管肿瘤进行冷冻治疗并与治疗前比较,以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显效为61.5%,有效30...
- 刘德若寿延宁田燕雏石彬郭永庆宋之乙张海涛梁朝阳鲍彤
- 文献传递
- 病理Ⅰ_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分析术后病理Ⅰ_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Ⅰ_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1例、女57例,年龄37~80岁,中位年龄61岁。收集相关住院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无病生存的影响。结果 随访时间9~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9个月。随访过程中患者出现复发转移14例(10.1%),局部复发8例,同时发现骨转移和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P=0.017)、病理低分化(P=0.043)、肿瘤直径≥2 cm(T1b,P=0.017)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脉管侵犯(P=0.011)和肿瘤的直径≥2 cm(T1b,P=0.026)是Ⅰ_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脉管浸润和肿瘤直径是Ⅰ_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冯宏响张真榕郭永庆石彬宋之乙田燕雏梁朝阳刘德若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 支气管剔除治疗支气管扩张
- 目的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公认肺叶、肺叶+肺段或全肺切除是标准术式,但手术造成肺功能损伤较多,并发症多,恢复较慢。支气管剔除弥补了上述不足。我院自1992年6月至2006年8...
- 郭永庆葛炳生刘德若石彬田燕雏李福田宋之乙
- 文献传递
- 经纤维支气管镜冷冻治疗中、晚期中心型肺癌
-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气管、支气管肿瘤的疗效。探索和推广一种新的治疗中、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一般资料经纤维支气管镜对21例中、晚期不适合常规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进行了气管内冷冻外科治疗并与治疗前比...
- 石彬刘德若郭永庆田燕雏宋之已寿延宁王在永张海涛梁朝阳鲍彤陈京宇
- 文献传递
- 电化学治疗海绵状血管瘤38例被引量:8
- 1997年
-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对38例各种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进行电化学治疗。按血管瘤的部位和大小,选用合适的铂金针,在局麻下进行无菌操作。将铂金外直接插入血管病内,用绝缘管保护正常健康组织,电极针连接BK92到治疗仪进行通电治疗。常用电压6~8V,电流40~60mA,按血管瘤每厘米直径给60~80℃。结果:完全治愈27例(血管瘤消失),部分治愈(血管瘤缩小1/2以上)8例,此35例评为有效(92.1%)。结论:此疗法简便易行,创伤小,治愈率高,可成为治疗先天性血管瘤的新方法。
- 辛育龄赵凤瑞石彬田燕雏
- 关键词:电化学疗法海绵状血管瘤
- 非小细胞肺癌袖式肺叶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袖式肺叶切除是支气管成形术中的主要术式,起初主要用于肺功能受限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此后,相继有报道证实了袖式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以及在肿瘤根治性上的效果与传统的肺叶切除术相当,长期生存率亦不亚于同分期的全肺切除。袖式切除术的最大优势还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提高术后的生存质量,较少术后全肺相关的呼吸、循环衰竭的发生率。
- 马千里刘德若郭永庆石彬田燕雏宋之乙梁朝阳
- 关键词:袖式肺叶切除术切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成形术
- 胸腔镜与胸骨劈开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荟萃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的方法评价胸腔镜胸腺切除术与胸骨劈开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OVID-EBMR数据库从建库到2014年3月有关胸腔镜胸腺切除术与胸骨劈开胸腺切除术治疗MG的对比性研究文献,使用RevMan 5.2软件对其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肌无力危象发生率、术后总并发症、远期疗效等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15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其中随机对照研究2篇,非随机对照研究13篇.纳入病例1 215例,其中胸腔镜组642例,胸骨劈开组573例.胸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WMD=-87.68,95% CI:-116.05 ~-59.30,P<0.01)、术后住院时间(WMD=-1.74,95% CI:-3.08~-0.39,P=0.01)、肌无力危象发生率(OR=0.54,95% CI:0.30~0.97,P=0.04)方面更有优势;而胸骨劈开组在手术时间(WMD=26.40,95% CI:21.09~31.71,P<0.01)、胸管引流时间(WMD=0.21,95% CI:0.03~ 0.40,P=0.02)方面更有优势;两组在术后总并发症(OR=0.95,95% CI:0.47~1.92,P=0.88)、MG完全稳定缓解率(OR=0.89,95% CI:0.66~1.19,P=0.42)和MG改善率(OR=1.38,95% CI:0.88~2.16,P=0.16)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完成35例以上的胸腔镜组手术时间与胸骨劈开组相当.合并胸腺瘤虽然增加了胸腔镜手术时间,但胸腔镜手术有利于减少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单侧胸腔镜手术以右侧入路为主,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方面优于双侧入路且未影响远期疗效.结论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和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低的优点,并能达到与胸骨劈开胸腺切除术相同的远期治疗效果.
- 强光亮梁朝阳鲍彤余其多肖飞王在永张海涛陈京宇宋之乙田燕雏石彬郭永庆刘德若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胸腔镜META分析
- 缝合器在肺癌外科中的应用
- 为了比较器械和缝线缝和支气管残端和肺血管及胸内大血管的优劣,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回顾分析.虽然缝合器在个大医院应用,但是关于缝合器与缝线的比较报道较少.结论:器械缝合能增加肺切除的安全性和使手术标准化.也可能减少肺切...
- 刘德若王在永石彬郭永庆宋之乙田燕雏张海涛李福田葛炳生
- 关键词:缝合器肺癌外科治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