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 作品数:46 被引量:280 H指数:10 供职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壤优先流运动控制方程 被引量:7 2011年 为表征土壤优先流的快速非平衡运动、更准确地预测非饱和带土壤中的水流运动和溶质运移过程,该文在活动流场模型基本理论和土壤优先流表现出的分形特征的基础上,将分形理论引入到连续性模型,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描述土壤优先流形式下水流运动和溶质运移过程的控制方程,发展和完善了活动流场模型理论;对比分析了活动流场模型理论与二域模型理论和活动裂隙模型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研究成果为运用活动流场模型解决优先流条件下土壤水流运动和溶质运移等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 盛丰 张仁铎 刘会海关键词:分形 溶质运移 土壤 优先流 土壤优先流模型理论与观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016年 优先流是土壤中常见的和重要的水流运动和溶质运移形式。由于土壤优先流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众多、表现形式多样,加之土壤优先流的快速非平衡特征明显以及土壤高度的空间变异性,准确描述和模拟土壤优先流的时空变化特征一直以来都是土壤水文学界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该文从优先流的定义、表现类型、形成和影响因素、模型理论与观测技术等5个方面综述了土壤优先流的研究进展,指出该领域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立土壤优先流的统一判别标准、提升优先流模型理论的有效性、发展优先流的专用观测技术设备。文章对深入研究土壤优先流具有参考价值。 盛丰 张利勇 吴丹关键词:土壤 优先流 南方挺水植物净化城镇污水总磷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6 2020年 为给南方城镇水体人工湿地系统植物配置提供依据,作者筛选南方6类挺水植物开展室外大棚无土水培种植试验,定期监测污水总磷、植物生理指标、生长状况、环境温度、污水pH等,对比研究各类植物对4类污水总磷的净化效果和机制。试验结果显示:(1)试验前21天,各类植物的污水总磷去除率均快速升高,此后均波动地维持在较高水平,最大总磷综合去除率95%以上,最大植物净去除率73%79%;(2)随污水总磷浓度由0.30 mg/L升至1.0 mg/L,水芹菜的总磷综合去除率明显升高,其他植物的综合去除率变化小,各类植物的总磷净去除率呈升高趋势;(3)试验前后比较,水芹菜根茎的过氧化氢酶活均减弱,根系活力微弱增强,其他植物该2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增强;(4)植物生长状况的监测结果显示,花叶芦竹、再力花和香根草长势较好,生物量较大。分析认为,由植物本身吸收和同化作用引起的污水总磷去除率为71%76%,由其他各类作用引起的污水总磷去除率为22%左右。推荐花叶芦竹和再力花作为中国南方湿地系统挺水植物的选种和配置。 谌宏伟 蔡雪璨 杨欣怡 彭向训 彭向训 蒋序情 盛丰 卢诗卉关键词:过氧化氢酶活性 根系活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市农村内安移民增收保稳问题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是整个中线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重点,"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安置的总体要求。目前已经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是后期移民工作的关键和重点。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分析和指出了当前湖北省丹江口市农村内安移民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旨在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增收保稳策略、维护移民安置区长治久安提供参考。 盛丰 吴丹 邓国法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口水库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及其与地下水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2013年 以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区域为研究区,分析该地区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及其与地下水的相关性。利用2000—2008年每年8月份的MOD13Q1数据及2000年的E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监督分类技术,对研究区不同时期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划分,对比分析了2个不同时期(2000—2004年和2004—2008年)的土地覆盖变化。结合研究区昌马灌区地下水监测资料,建立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的Pearson相关模型,计算了植被指数和地下水埋深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地下水的埋深区间和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相关系数具有一定差异;天然植被与地下水埋深有较大的相关性。 叶红梅 陈少辉 盛丰 谌宏伟关键词:疏勒河流域 空间异质性 土壤水非均匀流动的碘-淀粉染色示踪研究 被引量:22 2012年 在壤土和粉质黏土条件下采用碘-淀粉染色示踪方法分别开展了6个和4个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和入渗水量的示踪试验,通过分析入渗深度和染色面积分布模式来研究入渗条件(土壤初始含水率、入渗水量和土壤质地)对土壤水非均匀流动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土壤初始含水率升高时,土壤水入渗深度增大,但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染色面积分布模式无明显影响;②土壤水入渗深度随入渗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入渗水量的增大对土壤水入渗深度增大的影响有限;③当入渗水量较小时,土壤水流运动以优先流为主;随着入渗水量的增大,土壤水流运动逐渐转变成以基质流为主的流动形态;④土壤水在细质地土壤(粉质黏土)中运动具有更高的非均匀程度,非均匀流通道总宽度较窄。 盛丰 方妍关键词:土壤水 优先流 入渗 基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湘江流域干旱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020年 研究湘江流域干旱特征变化规律,为该区域的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61~2018年湘江流域14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干旱频率、干旱强度、干旱站次比等干旱评估指标分析湘江流域近58年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年尺度干旱多发区域集中在流域南部,全流域干旱范围略减,干旱强度略增。干旱时空特征反映在季尺度上的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春旱风险最小,但有变旱的趋势,夏旱风险较大,多发于东北和南部地区,干旱强度和范围均呈减小的趋势,秋旱风险最大,多发于中部和南部,发生范围微增,干旱强度略减,冬旱风险略高于春旱,发生范围和干旱强度均有增大趋势。月尺度干旱风险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1~6月干旱范围和强度较小,呈减小趋势,7~12月干旱范围和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0月的干旱风险最大。 胡国华 李滔 盛丰 盛丰 顾庆福关键词:MANN-KENDALL检验 干旱等级 湘江流域 油脂对红壤结构性质与水流运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通过室内灌水入渗试验,研究了灌溉水油脂浓度(0,1.0,3.0和10.0g/L)、灌水频率(1d1次,2d1次,4d1次)和灌溉模式(纯清水灌溉,纯含油脂灌溉水灌溉,含油脂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对受灌土壤结构性质与水流运动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灌水进入到受灌土壤中的油脂主要集中在优先流通道中快速运动,优先流湿润锋处的土壤油脂浓度较高且不受灌溉水中油脂浓度的影响,表明即便是采用较低油脂浓度的灌溉水灌溉,依然对地下水系统存在较高的污染风险;高频率、低定额的含油脂灌溉水灌溉有利于进入到受灌土壤中的油脂向深层土壤运动,使得斥水性土层厚度增大,从而导致入渗水流运动的不确定性及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风险均增大;油脂对受灌土壤团聚体的再团聚作用只有在其浓度较高时才能形成,含油脂灌溉水-清水交替灌溉因降低了受灌土壤的油脂浓度反而导致土壤团聚体分散和破碎.研究成果对再生水和原污水农田灌溉制度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盛丰 文鼎 薛如霞 张敏 张敏 谌宏伟关键词:油脂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斥水性 优先流 微生物生长繁殖条件下土壤污染物的输移降解模型 被引量:3 2020年 准确模拟和预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输移降解过程对污染控制、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模型或将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简化为0阶或1阶降解过程而降低了模型模拟预测精度,或注重于对某一种或某一类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的描述而不具有通用性。根据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和降解动力学机理,本研究在传统的水、热和溶质运移耦合模型的基础上添加微生物降解模块来构建新的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污染物质在固、液、气三相中的输移降解过程、逐级降解过程和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下的降解过程,并综合考虑了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多种限制因子对污染物降解过程的影响,同时保留了现有通用模型中常用的0级和1级降解过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对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输移降解过程影响明显。 盛丰 文鼎 欧阳琦 谌宏伟 谌宏伟关键词:污染物 输移 降解 运用染色示踪方法研究土壤质地对土壤水非均匀流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2年 为研究土壤质地对土壤水流运动非均匀特征的影响,在砂土、壤土和粉质粘土中采用亮蓝(砂土)和碘离子(壤土和粉质粘土)作为示踪剂分别开展了2个、5个和4个不同入渗条件(土壤初始含水率和入渗水量)的染色示踪试验,通过计算活动流场模型(Active Region Model,ARM)分形特征参数(γ)来定量描述和比较不同入渗条件下土壤水流运动的非均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活动流场模型较好的捕捉到了土壤水流运动整体的非均匀信息;(2)当其它入渗条件(土壤初始含水率和入渗水量)相同时,土壤水在细质地土壤中运动的非均匀程度要高于其在粗质地土壤中运动的非均匀程度。 盛丰 方妍 张仁铎关键词:土壤质地 非均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