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荣
- 作品数:226 被引量:797H指数:1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开放性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在颅内小病灶切除中的临床应用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开放性立体定向微创切除颅内小病灶的方法。方法 局麻安装CRW头架后 ,行CT或MRI三维扫描 ,定位后局麻下用自制系列环钻开颅 ,显微镜下切除颅内病灶。伴有癫痫的病人 ,常规行术中皮层电图监测 ,必要时行致痫灶切除或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结果 本组 34例病灶中 32例全切除 ,2例大部切除。术后 2例肢体瘫痪一过性加重 ,1例术后早期出现暂时性运动性失语 ,其余病人神经功能保留良好。 13例癫痫起病者 ,12例消失 ,1例发作次数减少。结论 在开放性立体定向技术定位下 。
- 吴南冯华王宪荣吴国才崔高宇
- 关键词:立体定向技术颅内病灶显微外科手术
- 神经内镜控制下经鼻-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的适应症、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优点。方法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9例。结果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2例。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2例: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
- 孟辉冯华王宪荣高伯元朱刚林江凯崔高宇
- 关键词:神经内镜手术垂体瘤
- 文献传递
- 酒醉后颅脑损伤81例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酒醉后病人对外伤和出血的耐受性差,且对心、肺、上消化道及大脑功能有明显的损害。因此它可促使颅脑损伤的病情和治疗更加复杂。我科从1977年2月至1990年8月共收治酒醉后颅脑损伤8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酒醉或呕吐物中含有浓烈酒味的颅脑损伤住院病人。全组81例均为男性,年龄16~65岁。占同期颅脑损伤的9.71%。致伤原因:跌倒52例。
- 张存生王宪荣张赛铎
- 关键词:脑损伤颅骨骨折酒精中毒
- 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手术治疗,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来我科首诊经CT、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162例患者(171个动脉瘤)采取介入栓塞治疗,38例采用GDC
- 唐卫华冯华陈志缪洪平潘杰香林江凯王宪荣朱刚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 目的通过对126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以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来我科首诊经CT、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力争在72h内经翼点入路开颅行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
- 唐卫华冯华陈志缪洪平潘杰香林江凯王宪荣朱刚
- 关键词: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分析
- 光动力学疗法对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杀伤机制的初步探讨
-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血卟啉(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的光动力学疗法 (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大鼠 C6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机制,为临床 PDT 治疗脑胶质瘤提供...
- 李梅冯华李飞林江凯朱刚王宪荣
- 关键词:胶质瘤
- 文献传递
- 内、外源性光敏剂PDT治疗大鼠脑内C6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 目的分析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血卟林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及ALA+HPD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
- 李明冯华李飞王宪荣吴南陈志吴国材卢佳友林江凯
- 关键词:C6胶质瘤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学疗法
- 文献传递
-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探讨被引量:4
- 2002年
- 朱刚王宪荣高伯元
-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病理
- 外伤性脑膜中动脉瘤和动静脉瘘
- 王宪荣林秋泉高伯元
- 关键词:动脉瘤脑膜血肿动静脉瘘
- 脑伤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P300与海马突触素的影响(英文)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大鼠P300与海马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在活血化瘀中药脑伤泰作用下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用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00±10)g,由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37只,其中行为学训练每组7只,P300测定每组5只,免疫组化测定每个时象点5只。采用Pulsinlli-4血管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主动回避反应测定行为学变化,脑诱发电位仪测定P300潜伏期,免疫组化法行海马突触素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测定其光密度值统计分析。结果模型组主动回避反应正确率明显下降,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下降,治疗组主动回避反应正确率明显下降,P300延长,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下降,但在术后8周主动回避反应正确率明显恢复,P300缩短,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上升。结论血管性痴呆大鼠主动回避反应正确率明显下降,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SYN水平明显下降,脑伤泰提高VD大鼠主动回避反应正确率,缩短P300潜伏期,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突触素水平有关。
- 周建军冯华王宪荣吴国材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P300海马突触素活血化瘀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