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娜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细胞介素-6在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微小病变型肾病(MCN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故对其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旨在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3只随机分为正常组(32只)、肾病组(51只)。肾病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5mg/kg,建立多柔比星肾病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注射多柔比星后第7、14、28、42天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并分批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期尿液及肾组织中IL-6的表达。结果肾病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随着注射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第7、14、28、42天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14、28、42天肾病组大鼠肾组织及尿液中IL-6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病组尿及肾组织中IL-6的表达与24h尿蛋白的排泄量呈正相关(r=0.794,P<0.01;r=0.870,P<0.01)。肾组织及尿液中IL-6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9,P<0.01)。结论 IL-6在MCNS大鼠尿液及肾脏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IL-6可能在MCN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王丽敏迟瑛娇王丽娜聂磊邹艳红赵塔娜李春玉陈梅霍明霞
- 关键词:多柔比星肾病白细胞介素-6蛋白尿
- 青藤碱对实验性多柔比星肾病大鼠尿蛋白、IL-6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在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肾组织及尿中的表达及青藤碱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肾病组(40只)。肾病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5mg/kg,制备MCNS模型。注射后第7天检测所有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30mg/24h者为MCNS模型成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及不同时期尿液中IL-6的表达。结果:①肾病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逐渐增加,各时期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肾病组大鼠肾组织及尿中IL-6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治疗组IL-6的表达也增高,但较肾病组为低;3肾病组在不同时期尿及肾组织中IL-6的变化与24 h尿蛋白的排泄量呈正相关(P<0.01);4肾组织与尿中IL-6呈正相关(P<0.01)。结论:①IL-6在MCNS尿及肾脏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青藤碱可减少蛋白尿减轻肾损害;②IL-6可能是蛋白尿发生的原因之一。
- 王丽敏王丽娜赵志新邹艳红聂磊
- 关键词:多柔比星肾病蛋白尿
- 血清TWEAK与YKL-40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和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25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妇女血清TWEAK和YKL-40水平。以正常健康妇女TWEAK水平均数±1.96S(x±1.96S)作为上下临界值。YKL-40阳性标准值是以正常对照组95%可信区间值为上限。比较TWEAK和YKL-40在三组间的水平与阳性率差异。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对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和差异度。结果:(1)血清TWEAK含量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及健康对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WEAK含量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4%、83.75%。(2)血清YKL-40含量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71%、80.03%。较单独检测TWEAK敏感度低,特异度低。TWEAK和YKL-40联合检测敏感度为:81.7%特异度为:82.19%,较单项检测TWEAK、YKL-40敏感度高,特异度较单项检测TWEAK低,高于单项检测YKL-40。结论:TWEAK可作为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标记物,TWEAK与YKL-40联合检测进一步提高了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
- 王丽娜吴雅冬徐春梅李亚君
- 关键词:TWEAKYKL-40肿瘤标记物
- 青藤碱干预多柔比星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白介素-6(IL-6)在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肾组织及尿液中的表达及青藤碱(S IN)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32只,肾病组88只。肾病组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5m g/kg,制备微小病变型肾病(M CN S)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期肾组织及尿液中IL-6的表达。结果:①肾病组大鼠尿蛋白量逐渐增加,且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肾病组大鼠肾组织及尿液中IL-6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治疗组较肾病组为低;③肾病组肾组织中及尿液中IL-6的表达与24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870,0.794,P<0.01);④肾组织与尿液中IL-6水平也呈正相关(R=0.739,P<0.01)。结论:①肾病组大鼠尿液及肾组织中IL-6含量明显增加,且与24h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提示IL-6与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发生密切相关;②肾病组大鼠尿液和肾组织中IL-6的水平呈正相关,尿液中IL-6的水平能反映肾组织IL-6的水平;③S IN可能通过下调M CN S中IL-6的表达而减少蛋白尿,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 王丽敏王丽娜李春玉邹艳红王海燕
- 关键词:多柔比星肾病白细胞介素-6蛋白尿青藤碱
- 子宫内膜癌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针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尚不十分理想,而对于子宫内膜癌的个体化靶向治疗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及对子宫内膜癌致癌机制的不断探索,多种基因学改变及信号转导通路异常已被证实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正确的认识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相关的分子机制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个体化靶向治疗研究至关重要。
- 吴雅冬王丽娜胡玉红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分子机制基因突变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