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尚全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艺术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艺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三峡库区
  • 6篇库区
  • 2篇移民
  • 2篇旅游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土戏
  • 1篇巫舞
  • 1篇经济圈
  • 1篇传承

机构

  • 7篇重庆三峡学院

作者

  • 7篇熊尚全
  • 2篇廖小令
  • 1篇吴亚芳

传媒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福建党史月刊
  • 1篇合作经济与科...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年份

  • 4篇2009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三峡库区省级单位构想
2009年
随着三峡库区最后一批移民的搬迁,移民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生计日趋困难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同时三峡旅游的发展也处于瓶颈状态,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百万大移民的后续经济生活,做好库区旅游总的规划与开发,可以说省级单位的构建是其最佳解决途径。
熊尚全廖小令
关键词:三峡库区移民旅游
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现状与保护被引量:7
2009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而长江三峡库区,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族群、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地,积累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前景堪忧。着重分析了长江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及其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就其保护和传承措施加以探讨。
熊尚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三峡库区
建立渝东北半小时经济圈的优势与策略
2009年
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万州、开县、云阳等三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相似,发展水平相当,并且发展都相对滞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现实的需要。建立渝东北半小时经济圈,既能促进万开渝地区区域经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又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还能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
廖小令熊尚全
关键词:经济圈
三峡库区开县巫舞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位于重庆三峡库区的刘伯承元帅之故乡——开县,世代流传着我国民间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祭祀舞蹈——巫舞。本文作者着重从巫舞的历史渊源、民间艺术特色等方面加以探讨。
熊尚全
关键词:三峡库区巫舞
论三峡库区省级单位的构建
2009年
随着三峡库区最后一批移民的搬迁,移民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生计日趋困难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同时三峡旅游的发展也处于瓶颈状态,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百万大移民的后续经济生活,做好库区旅游总的规划与开发,可以说省级单位的构建是其最佳解决途径。
熊尚全吴亚芳
关键词:三峡库区移民旅游
三峡库区石柱土戏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位于重庆三峡库区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世代流传着土家族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具有民族与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戏曲——土戏。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田野调查,着重从土戏的渊源、特色、现状、保护和"申遗"等方面加以探讨。
熊尚全
关键词:三峡库区土戏
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现状与保护
2008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江三峡历史的见证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库区各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本文着重分析了长江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及其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就其保护和传承措施加以探讨。
熊尚全
关键词: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