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肖冲

作品数:47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经痛
  • 15篇神经痛
  • 15篇疼痛
  • 7篇罗库溴铵
  • 6篇带状疱疹
  • 5篇电刺激
  • 5篇三叉神经
  • 5篇三叉神经痛
  • 5篇疗效
  • 5篇肌松
  • 5篇脊髓
  • 5篇脊髓电刺激
  • 4篇雄甾烷醇类
  • 4篇药物
  • 4篇中国专家共识
  • 4篇神经病
  • 4篇神经病理
  • 4篇神经病理性
  • 4篇病理
  • 4篇病理性

机构

  • 47篇郑州大学第一...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新乡医学院第...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市第十人...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7篇樊肖冲
  • 13篇卜慧莲
  • 12篇张卫
  • 10篇孔存龙
  • 9篇马民玉
  • 8篇温媛媛
  • 5篇王涛
  • 5篇阚全程
  • 5篇李新新
  • 4篇周华成
  • 4篇弓胜凯
  • 4篇焦鹏飞
  • 4篇程志祥
  • 4篇樊碧发
  • 4篇马柯
  • 4篇王德全
  • 4篇蒋宗滨
  • 3篇郭海明
  • 3篇王艳萍
  • 3篇张化

传媒

  • 20篇中华疼痛学杂...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6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8
  • 2篇200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女性乳腺手术患者无肌松气管插管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女性乳腺手术患者无肌松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6月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女性乳腺病患者4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插管时有无应用肌松药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静脉注射罗库溴铵,观察组不用肌松药。两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和瑞芬太尼4μg/kg后气管插管。按照置入喉镜难易、是否有咳嗽体动等方面对插管条件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和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优秀率[45%(9/20)]低于对照组[85%(17/20)](χ^(2)=7.03,P=0.008);良好率[40%(8/20)]高于对照组[5%(1/20)](χ^(2)=7.03,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优良率为85%(17/20),与对照组的90%(1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05)。观察组的术中知晓评分为(2.59±0.44)分,较对照组的(2.61±0.3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未出现心律失常,术后未出现肌僵、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在无肌松药下,咪达唑仑0.1 mg/kg复合瑞芬太尼4μg/kg诱导女性乳腺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可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防止患者术中知晓发生。
付莉珺刘祖莹樊家鸣谢艳乐徐笑茵樊肖冲
关键词:咪达唑仑芬太尼术中知晓
儿童低温天气下病毒感染后双足神经痛的病例报道及原因分析
2024年
自2023年12月29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陆续收治了26例病毒感染后经历低温天气出现双侧足趾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儿,以双侧足趾爆发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性质以针刺样、烧灼样疼痛最多见,视觉模拟评分(VAS)在5~9分,病程一般在2周以内。患儿入院后完善检查,双下肢肌电图,下肢血管彩超,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少数病例发现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物(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物(PM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物(PNA)比例增加,其中PMA比例升高较为明显,患儿经过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疼痛在1~3 d内明显减轻。经查阅文献,推测本次患儿出现爆发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因可能跟PMA介导的微循环障碍和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的神经损伤有关,但具体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报道可为治疗类似患儿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和帮助。
卜慧莲毛鹏孔存龙刘盼梅李新新刘文杰王涛刘青颖宋鑫鑫霍浩波樊碧发樊肖冲
关键词:病毒感染神经痛儿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调节性T细胞相关因子与疼痛介质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相关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疼痛介质的关系。方法选取140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肯定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分为疼痛性DPN组36例和无痛性DPN组104例。比较疼痛性DPN组与无痛性DPN组患者的血清Treg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35(IL-35)]、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组胺(His)、5-羟色胺(5-H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DPN患者血清中IL-10、TGF-β_(1)、IL-35水平与PGE2、His、5-HT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DPN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疼痛性DPN组患者血清TGF-β_(1)、PGE2、His、5-HT水平高于无痛性DPN组,IL-10、IL-35水平低于无痛性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10与PGE2、His、5-HT均呈负相关(r=-0.781、-0.794、-0.714,P<0.05),TGF-β_(1)与PGE2、His、5-HT均呈正相关(r=0.605、0.590、0.515,P<0.05),IL-35与PGE2、His、5-HT均呈负相关(r=-0.727、-0.847、-0.72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0、TGF-β_(1)、IL-35均与DPN患者疼痛程度密切相关,是DPN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DPN患者血清中的IL-10、IL-35水平与PGE2、His、5-HT水平呈负相关,TGF-β_(1)水平与PGE2、His、5-HT水平呈正相关,且IL-10、TGF-β_(1)、IL-35均与DPN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密切相关。
刘盼梅樊肖冲刘青颖马民玉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调节性T细胞神经病理性疼痛
老年患者不同靶浓度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不同靶浓度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全麻老年患者100例,ASAⅡ级,随机分为4组(n=25),A组、B组和C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效应室靶浓度(Ce)为3μg/ ml,术中维持Ce分别为0.6、0.8、1.0μg/ml;D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Ce为3.3μg/ml,术中维持Ce为0.8μg/ml。记录肌松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评价气管插管条件和术中肌松程度。记录手术及TCI时间、罗库溴铵总用药量和期间用药量[总用药量,(体重×TCI时间)]。结果4组均可顺利完成气管插管,D组起效时间较A组、B组和C组缩短(P〈0.05);A组肌松满意率低,B组、C组和D组均可维持满意肌松,但C组罗库溴铵用量较多,术中肌松程度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P〈0.05)。结论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罗库溴铵Ce为3.3μg/ml、术中麻醉维持Ce为0.8μg/ml,可产生满意的肌松条件,且有利于术后肌松恢复,是一种适用于老年患者合理的TCI给药方案。
张卫张凯阚全程彭周全刘新生樊肖冲
关键词:雄甾烷醇类神经肌肉阻滞药物释放系统
度洛西汀治疗躯体疼痛致高血压: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3年
本文报道5例躯体疼痛患者服用度洛西汀后出现暂时性血压升高, 并伴有心慌、胸闷、头痛、多汗等不适, 停止服药后患者血压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本组病例提示服用度洛西汀初期, 应警惕患者出现高血压、5-羟色胺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卜慧莲陈苏卜春晓王艳萍孔存龙李新新樊肖冲
关键词:度洛西汀高血压疼痛5-羟色胺综合征
苏芬太尼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苏芬太尼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苏芬太尼干预肺癌A549细胞,CCK-8法检测苏芬太尼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苏芬太尼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苏芬太尼对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中Bax、Bcl-2、MMP-2、MMP-9及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苏芬太尼能够显著抑制A549细胞活力,且与处理浓度呈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苏芬太尼能够诱导A549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苏芬太尼能够抑制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苏芬太尼能够上调A549细胞中Bax的表达,下调Bcl-2、MMP-2、MMP-9和p-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苏芬太尼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
杜淑芳苏智霞樊肖冲夏金王峰
关键词:苏芬太尼PI3K/AKT信号通路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球囊容积与患者Meckel′s腔体积的相关性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MC)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球囊容积与患者Meckel′s腔体积的相关性以及压迫系数(即球囊容积/Meckel′s腔体积比值)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行PMC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其中男28例,女44例,年龄(62±11)岁。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测量Meckel′s腔体积,在术中记录球囊容积,并计算压迫系数。在术前(T_(0))以及术后1 d(T_(1))、1个月(T_(2))、3个月(T_(3))、6个月(T_(4))通过门诊或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各时间点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疼痛量表(BNI-P)评分、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面部麻木(BNI-N)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患者不同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n=48):患者疼痛未复发,且面部麻木程度轻;B组(n=19):患者疼痛未复发,但面部麻木严重;C组(n=5):患者疼痛复发。比较3组患者球囊容积、Meckel′s腔体积、压迫系数的差异,各组患者球囊容积与Meckel′s腔体积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PMC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率为93.1%(67/72)。T_(0)~T_(4)时间点,患者BNI-P评分M(Q_(1),Q_(3))分别为4.5(4.0,5.0)、1.0(1.0,1.0)、1.0(1.0,1.0)、1.0(1.0,1.0)和1.0(1.0,1.0)分,BNI-N评分M(Q_(1),Q_(3))分别为1.0(1.0,1.0)、4.0(3.0,4.0)、3.0(3.0,4.0)、3.0(2.0,4.0)和2.0(2.0,3.0)分;与T_(0)时比较,患者在T_(1)~T_(4)时BNI-P评分降低(均P<0.05),BNI-N评分增高(均P<0.05)。在总人群、A组、B组和C组中,患者球囊容积分别为(0.65±0.15)、(0.67±0.15)、(0.59±0.15)、(0.67±0.17)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Meckel′s腔体积分别为(0.42±0.12)、(0.44±0.11)、(0.32±0.07)、(0.57±0.1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球囊容积与Meckel′s腔体积均呈线性正相关(r=0.852、0.924、0.937、0.969,均P<0.05)。A、B、C组患者压迫系数分别为(1.54±0.14)、(1.84±0.18)、(1.
樊肖冲鲁中远任欢徐富兴付莉珺卜春晓刘青颖邢娜卜慧莲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磁共振成像
普瑞巴林联合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及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最常见的后遗症,好发于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由于疼痛程度剧烈,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阻滞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常用治疗技术之一,而普瑞巴林是一种新型的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如PHN等方面日益广泛。近年被多个权威指南推荐为PHN的一线治疗用药,于2010年进入中国。我们自2011年.采用普瑞巴林联合椎旁阻滞治疗PHN,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谢广伦冯艳平樊肖冲马民玉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普瑞巴林神经阻滞
中国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诊疗指南(2024版)
2024年
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是严重危害癌症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类疾病。消除癌痛是癌症患者的基本权益,控制和消除癌痛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本指南专家组依据国内外近10年来发表的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诊疗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经严格论证和专家投票,对常见的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治疗方法形成推荐意见,旨在为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规范诊疗提供参考。
中国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诊疗指南制订专家组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程志祥马柯王建秀王德全师存伟刘金锋刘海鹏宋涛张宝娟林学武周华成宛春甫曹汉忠舒雅樊肖冲刘延青
关键词:癌痛
经皮穿刺脊髓电刺激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国专家共识(2024)计划书
2024年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居全球首位、医疗支出居高不下,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成为严重影响国人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而传统的血糖控制和药物治疗仅对部分PDN患者有效。近来,脊髓电刺激(SCS)尤其是新兴的高频脊髓电刺激(HF-SCS)技术,在PDN治疗中展现出了更为优异的治疗效果。为此,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发起制订了《经皮穿刺脊髓电刺激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国专家共识(2024)》,旨在为临床治疗PDN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本共识遵循国际和国内临床指南制订标准,通过德尔菲方法和专家会议形成推荐,旨在优化PDN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指出研究空白和未来方向,鼓励进行更多研究,进一步丰富循证医学证据,促进PDN的规范化诊疗。
经皮穿刺脊髓电刺激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国专家共识编写专家组项巧敏柳成江赵文胜张爱春李云泽夏令杰胡永生肖礼祖马柯李水清孙涛陈付强宋涛宋莉杨立强樊肖冲林福清贾一帆范颖晖金毅冯智英
关键词: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