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莹
- 作品数:101 被引量:326H指数:9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单克隆IgA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
- 2007年
- 周林华杨莹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 内分泌科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对内分泌科住院期间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分析合并感染的8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统计结果。结果非糖尿病共176例(21.67%),主要为甲亢患者,其多合并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共636例(78.33%);在2型糖尿病中,伴发泌尿系感染376例(59.12%),伴发呼吸道感染192例(30.19%),糖尿病足并感染124例(19.50%),其中HbA1C>9%74例(59.67%)。人均抗生素使用及住院天数在HbA1C≥8%糖尿病感染患者中明显多于HbA1C<8%患者(P<0.01),人均抗生素使用天数在HbA1C> 9%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中明显多于HbA1C<7%患者(P<0.01)。结论内分泌科基础疾病病程长,未及时及有效控制,导致合并泌尿、呼吸等系统感染,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及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人均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天数较长。
- 陶文玉陈郊丽李奕平王飞英王晓苓熊煜欣杨莹
- 关键词:内分泌科住院患者
- 2型糖尿病患者1级亲属非糖尿病者血尿酸的研究
- 2006年
- 选择2型糖尿1级亲属非糖尿病者83人为实验组,三代无糖尿病家族史健康83人为对照组,过夜禁食8~12小时,早晨从肘静脉抽静脉血3mL测血尿酸,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实验组尿酸为374.69±93.17umol/L,对照组尿酸为331.73±102.45umol/L。实验组TC、TG、HDL、LDL-C分别为4.94±4.61、1.89±2.18、1.37±0.35、2.31±0.5对照组分别为4.18±0.71、1.31±0.69、1.29±0.25、2.28±0.65mmol/L。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TC、HDL、LDL-C,P值分别为0.148、0.131、0.755无差异,尿酸P值=0.006、TGP值=0.016,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实验组血尿酸、TG升高,余无显著差异。
- 张瑛李显丽陶文王徐凡徐波王晓苓王飞英李奕平杨曼杨莹
- 关键词:血尿酸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 2009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血-视网膜屏障(blood retinal barrier,BRB)破坏,新生血管形成,后期新生血管膜收缩牵拉视网膜脱离。D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由VEGF基因编码,是一种最重要的特异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因子。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认识。目前许多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受不同民族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这使不同群体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差异。本文就不同民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王晓苓张瑛李显丽杨莹宋滇平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单核苷酸多态性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舌黏膜癌变基因组甲基化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舌黏膜癌变过程中基因组甲基化特征,探讨舌癌中DNA甲基化的规律。方法用50 mg/L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诱导C57BL/6J小鼠舌黏膜癌变,分别取第0、12、28周的舌黏膜(分别代表正常、癌前病变和癌变)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和甲基化DNA免疫沉淀测序(MeDIP-Seq),在人舌黏膜组织和人舌癌细胞系中,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飞行质谱检测验证转化生长因子贝塔信号蛋白1(SMAD1)的表达和启动子的甲基化。结果28周较12周和0周舌黏膜的胞嘧啶鸟嘌呤岛(CGI)甲基化水平均升高,12周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高于0周。在0、12和28周期间,208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启动子中的差异甲基化呈负相关。与正常黏膜相比,细胞系中SMAD1的mRNA上调,同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结论舌黏膜癌变中伴随DNA甲基化修饰异常,舌癌中SMAD1高表达伴启动子低甲基化。
- 刘华岳万远邵帅孙家平杨莹代晓明
- 关键词:舌癌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
- 经神经内镜切除第三脑室胶样囊肿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5年
- 1病例资料患者,男,44岁,因“头痛1个月余”入院,头痛为间歇性,与体位有关,低头、转头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以缓解。查体:指鼻试验、轮替试验及双侧闭目难立征阳性。头颅CT示:第三脑室上部透明隔偏右侧见一直径约1.5cm的高密度影(图1A)。
- 邓舒李经辉孙涛余化霖马乙骝杨莹
- 关键词:神经内镜第三脑室胶样囊肿脑室肿瘤
- 脂联素基因SNP-11426与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 李奕平杨莹陶文玉李显丽杨曼王晓苓王飞英熊煜欣陈郊丽
- 一种皮肤保护肽HW-P1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保护肽HW‑P1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皮肤保护肽HW‑P1的氨基酸序列为QNSYADLWCQFHYMC。本发明从虎纹蛙皮肤分泌物中提取到一种促皮肤创伤修复的活性多肽,该多肽具有来源天然、高活性等特...
- 杨新旺王滢唐璟冯卓杨莹尹赛格刘乃心孙慧玲李依林傅阳
- 文献传递
-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时负压值选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处理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方法 ,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医疗工作中。在应用该项技术的同时,对于负压值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究竟多少负压值是最适宜创面治疗的,目前尚无定论。该文将对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时负压值选择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进行进展研究之后,个人建议使用更小的负压值进行治疗,降低患者疼痛感,有助于争取患者的配合,从而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朱宏杨莹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
- 负压封闭引流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7年
- 负压封闭引流术由来已久,是一种处理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方法 ,1994年,由裘华德教授引入国内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医疗工作中。其作用机制多、应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已成为临床各科室处理急慢性复杂创面的有效手段。但负压封闭引流术技术也存在局限性和禁忌症,使用时需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及使用时机,才能让它为创面愈合发挥功用,本人通过临床研究,现就负压封闭引流的进展综述如下。
- 李伟杨莹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