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君 作品数:52 被引量:106 H指数:6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内镜下经鼻入路治疗颅底中央区恶性肿瘤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人路切除颅底中央区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底恶性肿瘤32例。采用内镜下经鼻人路27例,颅一鼻联合人路5例;其中术后行一期颅底重建16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13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缓解23例,无明显好转9例。主要并发症为: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各1例,均治愈;无颅内出血及死亡病例。随访6,74个月,平均27.8个月;至随访期结束,无肿瘤复发10例,带瘤生存12例,死亡10例,5年生存率46.2%。病人术后3个月KPS评分比人院时显著提高(P〈0.05)。结论内镜下经鼻入路结合可靠的颅底重建,能有效切除颅底中央区恶性肿瘤,并提高病人近期生活质量。 赵赋 王博 杨智君 吴胜田 王振民 张晶 刘丕楠关键词:颅底肿瘤 手术入路 颅底重建 神经内镜 β2-转铁蛋白在神经外科颅内感染诊断中的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评估脑脊液特异的β2-转铁蛋白(β-2transferrin,β-2Tf)在早期诊断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4例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的病人,根据病人的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其中感染组23例,非感染组41例,检测其脑脊液β2-转铁蛋白,并计算其与脑脊液总蛋白的比值。结果感染组β2-转铁蛋白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β2-转铁蛋白与脑脊液总蛋白比值在感染组也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脑脊液β2-转铁蛋白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智君 杨春娇 王振民 李朋 张国军关键词:颅内感染 颅脑术后 脑脊液 神经内镜下颅底重建的分析与探讨 刘丕楠 杨智君 王振民 李朋恒河猴听觉脑干反应的测定 2015年 目的探索实施恒河猴听觉脑干反应的测定方法及其波形特点。方法成年恒河猴8只,在基础联合持续静脉麻醉下以美国Bio-logic电生理检测仪行测定听觉脑干反应。测试完毕后,分别测量双侧耳的I、II和IV潜伏期和振幅,以及I^II、I^IV和II^IV波间期,并行双耳对比。结果测试顺利,过程中动物生命体征平稳。恒河猴ABR波I、II和IV波分化良好,波形重复性好,并以II波最为显著。动物双耳的阈值介于0~15d B n HL。80dB n HL时恒河猴双耳I、II和IV波的平均潜伏期为(1.201±0.112)、(2.239±0.127)和(2.239±0.127)ms;平均振幅为(0.186±0.160)、(0.521±0.314)和(0.138±0.159)μV。除I波潜伏期右耳较左耳长(t=-3.986,P<0.05),其余各波的潜伏期、振幅双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恒河猴听觉脑干反应操作简便,可行性强,波形重复好。ABR各波潜伏期、波间期等为后续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王振民 杨智君 王博 赵赋 渠沛然 王兴朝 李朋 刘丕楠关键词:恒河猴 听觉脑干反应 潜伏期 振幅 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PLCB1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和/或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与非侵袭... 杨智君 李艳博 刘丕楠 张裕 郭彩霞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 研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GCA)的MRI表现,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SGCA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4.23岁,平均12.9岁。全部病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 所有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孟氏孔附近,3例呈类圆形,6例呈轻度分叶状。平扫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9例均可见肿瘤周边点状或结节状钙化信号,2例肿瘤内部可见长T1、长T2小囊状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7例可见室管膜下结节,3例可见皮质结节。结论 SGCA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 韩建成 高培毅 林燕 徐磊 田同德 杨智君关键词: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听性脑干反应和纯音听阈在听神经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听性脑干反应和纯音听阈对早期诊断听神经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1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纯音听阈、听性脑干反应及增强磁共振结果,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纯音听阈均值与肿瘤体积、病程是否存在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肿瘤体积在听性脑干反应异常发生率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听神经瘤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纯音听阈均值与病程存在显著地相关性(P=0.000);听性脑干反应诊断听神经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和93.6%,肿瘤最大径〉3cm与≤3cm两组,在患侧和对侧Ⅲ~Ⅴ波间期异常发生率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8和0.045)。结论听I生脑干反应联合纯音测听是早期诊断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 赵赋 武丽 王博 杨智君 王振民 王兴朝 李朋 张晶 刘丕楠关键词:神经瘤 测听法 纯音 听阈 脑干 2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颅内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合并颅内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NF2合并颅内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对所有患者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18例患者共76个脑膜瘤,手术切除21个,其中19个为全切除(SimpsonⅠ或Ⅱ级),2个为大部分切除(SimpsonⅣ级);9个位于幕上(6个位于大脑镰旁,3个位于大脑凸面),直径为4.0~8.7cm,平均(5.7±1.9)cm;11个位于颅底(6个位于枕大孔区、4个位于中颅窝底、1个位于小脑幕),直径为1.5—3.7cm,平均(2.7±0.6)cm;1个位于第四脑室内。18例患者中,11例术后病情平稳,5例出现术后感染,2例出现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出院时14例患者症状较术前改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5个为移行型或混合型,4个为纤维型,2个为砂砾型,2个为过渡型,1个为内皮型,1个为血管瘤型,1个为非典型性,1个为脑膜瘤和室管膜瘤混杂,4个病理类型不明。18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1~9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2.5个月。随访期间,15例患者症状改善,3例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手术切除肿瘤复发。结论NF2脑膜瘤以多发为主,可见于颅内不同区域,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切除肿瘤以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外科治疗是改善NF2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赵赤 张顺 周强意 李仕维 张晶 杨智君 王博 赵赋 刘丕楠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2型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促纤维增生/结节型髓母细胞瘤病理学特点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促纤维增生/结节型髓母细胞瘤(DNMB)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瘤细胞分化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采用HE染色、Reticuli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803例髓母细胞瘤石蜡样本进行分析。结果103例样本(103/803)确诊为DNMB,HE染色显示DNMB存在无网状纤维的结节样苍白岛,并由致密的多形性细胞及网状纤维围绕。所有样本Reticulin染色后,可见结节间存在银染成黑色的网状纤维。免疫组化结果:结节内细胞呈现胞质NSE、Syn阳性表达,胞核Neu-N阳性表达;结节内Ki-67标记指数与结节间相比明显较低;GABl和filaminA抗体染色显示结节间及周围细胞胞质阳性,结节内细胞部分表达;B-catenin抗体染色显示结节内、外细胞胞质阳性,但胞核均为阴性。结论DNMB是髓母细胞瘤中组织学形态较为特殊的亚型,Reticulin染色是重要的诊断方法,该肿瘤细胞分化与SHh信号通路激活存在密切联系。 赵赋 张玉琪 王振民 王小平 杨智君 罗麟 FeliceGiangaspero 刘丕楠关键词:髓母细胞瘤 病理学 超微结构电镜在垂体腺瘤诊断中的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超微结构电镜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垂体腺瘤电镜切片的标本112例,对比分析超微结构电镜结果与按传统分类的异同。结果本组112例垂体腺瘤样本,47例传统标准诊断的无功能垂体腺瘤(电镜结果修正为:20例无功能垂体腺瘤,21例垂体瘤样细胞瘤,3例垂体干细胞瘤,2例促性腺激素腺瘤,1例混合性垂体瘤),65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电镜结果:泌乳素腺瘤10例,生长激素腺瘤15例,促甲状腺激素腺瘤2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5例,促性腺激素腺瘤2例,垂体干细胞瘤1例及混合性垂体瘤30例)。结论超微结构电镜在垂体腺瘤的诊断中,能够提供更多的生物学信息,在临床中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杨智君 周强意 王振民 李朋 王博 刘丕楠关键词:垂体腺瘤 免疫组化 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