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文涛

杨文涛

作品数:37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专利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卫星
  • 11篇高分
  • 10篇遥感
  • 8篇遥感卫星
  • 6篇航天
  • 6篇航天器
  • 5篇星载
  • 5篇图像
  • 4篇敏捷
  • 4篇敏捷卫星
  • 3篇导航
  • 3篇星载SAR
  • 3篇天线
  • 3篇图像质量
  • 2篇导航天线
  • 2篇低轨
  • 2篇多极化
  • 2篇多模
  • 2篇判读
  • 2篇热控

机构

  • 37篇中国空间技术...
  • 4篇北京空间飞行...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中国资源卫星...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国家国防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作者

  • 37篇杨文涛
  • 25篇范立佳
  • 25篇王跃
  • 14篇张国斌
  • 4篇罗文波
  • 3篇刘宁
  • 3篇王爱明
  • 2篇索乐
  • 2篇高洪涛
  • 2篇魏鑫
  • 2篇张堪
  • 2篇赵煜
  • 1篇钟慧敏
  • 1篇常际军
  • 1篇杨国巍
  • 1篇王小燕
  • 1篇罗敏
  • 1篇张欢
  • 1篇何正文
  • 1篇穆远东

传媒

  • 12篇航天器工程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遥感学报
  • 1篇中国宇航学会...

年份

  • 2篇2025
  • 17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2篇2021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三维显示的敏捷卫星任务执行评估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显示的敏捷卫星任务执行评估系统及方法,涉及航天器运行演示技术领域,实现针对敏捷卫星的规划、测试执行和验证评估,本系统主要包括:任务规划数据获取模块、任务目标绘制模块、整星遥测数据订阅模块、遥测数据...
姜洋王跃户钰肖梦菡于龙江余婧李雨廷修义凌琼范立佳汪精华杨文涛关宏高阳高洪涛
一种基于敏捷卫星的中继星跟踪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敏捷卫星的中继星跟踪方法。本发明利用卫星姿态机动能力,通过合理的姿态预置结合天线小角度转动的方法,实现了对中继星的有效跟踪,即保证了天线大口径的需求,又消除了传统中继数传天线通过长展开臂支撑大口径反射...
范立佳于龙江姜洋王腾杨文涛王跃张国斌汪精华刘亚利余婧阳焱凌琼李雨廷
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方案特点与应用
2021年
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简称“中型敏捷平台”)是我国首个中等规模、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研发项目,其研制目标包括完成平台设计开发、系统级试验验证、4项核心技术与8年寿命攻关、单机产品升级换代等。文章总结了中型敏捷平台的敏捷机动控制技术、高定位精度支持技术、通用化星载数据系统、高效率任务管理技术、整体式微振动抑制技术等方案特点,并对其应用效能进行了分析,例如平台模块化结构的良好任务适用性、通用电性验证平台的高效使用、核心技术的共享应用、新一代单机产品体系的广泛应用。该平台通用性强、任务适应范围广,后续可应用于低轨各类高精度、高效率遥感卫星任务。
于龙江高阳张国斌杨国巍杨文涛郝修来陈虎
关键词:数据系统
高分多模卫星构型与总体布局设计及验证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高分多模卫星高分辨率、敏捷成像、高图像定位精度等任务需求,文章从构型和总体布局两个方面,梳理了高分多模卫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途径。通过体系化的数字仿真、试验模拟、在轨飞行等验证手段,对设计效果进行了验证,并分析总结了卫星构型与总体布局特点,对同类遥感卫星的总体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王腾范立佳杨文涛祖家国张国斌罗文波张玲
高分多模卫星图像定位精度保证设计与验证被引量:2
2021年
从高分多模卫星相机成像和处理链路出发,对图像定位精度的影响环节和因素进行研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当前设计水平综合考虑,建立了包含轨道确定、姿态测量、时间同步、结构稳定性、相机内方位元素稳定性、地面标定与处理等多个方面的天地一体化图像定位精度保证体系,针对各项提出了具体的系统配置和软件算法设计方案,分别采取了仿真分析、测试和试验等方法进行了验证。介绍了高分多模卫星在轨的轨道确定,姿态测量,内、外方位元素稳定性的情况,对下传的图像几何定位精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实际在轨表现与设计预估状态基本一致,表明图像定位精度设计方案和控制措施有效,实现在星下点30°角范围内图像无控制点定位精度优于5 m(1σ)。
姜洋范立佳于龙江张国斌杨文涛
关键词:图像质量
高分多模卫星微振动抑制设计与验证被引量:4
2021年
敏捷型遥感卫星在轨运行期间,星上控制力矩陀螺等扰动源会引起微振动,微振动传递到高分辨率相机等敏感载荷会影响载荷性能,进而影响卫星成像质量,因此需对传递到敏感载荷的微振动进行抑制,以保证卫星高分辨率指标的实现。以高分多模卫星(GFDM-1)的微振动抑制需求为背景,确定了整星微振动抑制技术路线与微振动抑制总体方案,开展了扰动源特性研究,完成了扰动源、星体结构和敏感载荷的减隔振设计与验证,并通过星载微振动测量设备对相机等关键位置的在轨微振动响应进行了测量,对卫星微振动抑制方案进行了飞行验证。在轨微振动测量数据表明:高分多模卫星微振动抑制方案可有效满足敏感载荷相机的微振动抑制需求,可为我国后续敏捷遥感卫星的微振动抑制设计与验证提供参考。
高行素王光远管帅杨文涛张国斌范立佳赵煜罗文波
关键词:遥感卫星
高分多模卫星图像质量保证和验证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高分多模卫星敏捷成像模式开展图像质量预估,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并在工程设计和研制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图像质量。通过适当提升星下点分辨率,保证卫星一定机动范围内的0.5 m分辨率;配置大气同步校正仪,消除大气对高分辨率图像的影响;采用积分时间分片设置,解决卫星大角度成像时中心和边缘视场像移速度差异大的问题;采用积分时间实时设置,解决主动推扫成像过程中焦面像移速度变化快的问题;通过地面处理,解决主动推扫成像模式下图像内部均一化的问题。高分多模卫星在轨测试结果表明:研制过程中采用的图像质量保证措施有效,敏捷成像模式下的图像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余婧李雨廷王跃张国斌杨文涛程侃王小燕钟慧敏
关键词:图像质量
高分多模卫星飞行程序设计及验证被引量:2
2021年
高分多模卫星(GFDM-1)兼具高分与敏捷特性,具备多种敏捷成像模式,同时具备自主任务管理功能。其飞行程序设计具有在轨工作模式多样、工作状态复杂且耦合性强等特点,首次采用天地一体的自主任务管理方式进行飞控实施。因此,在飞行程序设计中重点开展了事件时序设计和优化,合理设计并行时序并综合采用多种执行方式对事件流程进行优化,实现快速状态建立;针对卫星设计和敏捷特点分析,识别太阳翼展开及捕获跟踪、多模式高频度的载荷任务规划、中继数传模式等关键事件,对其开展地面仿真进行设计优化。高分多模卫星在轨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卫星在轨运行良好,各飞行事件有序开展,飞行程序设计合理有效。
姜洋于龙江王跃杨文涛范立佳
关键词:飞行程序
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开发研制模式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高分多模卫星(GFDM-1)作为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ZY2000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Platform)的首发验证星,全面实践了基于公用平台的研制模式。文章结合卫星平台“一步正样”、时效要求高的特点,报告了项目管理思路与方法,即坚持以先进性、通用性、覆盖性、经济性为原则组织进行平台产品开发,100%选用平台产品化产品进行卫星平台产品选用控制,使用通用电性验证平台开展初样研制,采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工作分解,分级落实责任,有效保障了在24个月之内完成卫星研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研制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经验,提出了思考与见解,可用于后续卫星研制借鉴与参考。
高阳于龙江陈虎杨文涛张国斌肖梦菡
关键词:项目管理
高分多模卫星产品保证工作实践被引量:3
2021年
分析了高分多模卫星敏捷成像任务难、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首飞风险高、设计寿命长可靠性要求高、发射场质量确认模式新等特点;总结了主要产品保证工作措施,如狠抓技术风险识别与控制,严格过程管控与专项试验验证,以及压实发射场质量确认责任。上述措施有效保证了卫星产品质量,可为后续卫星研制开展相关产品保证工作提供借鉴。
何正文郝志华王跃杨文涛
关键词:风险管理过程控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