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红
- 作品数:51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保山市青稞新品种区域试验
- 2021年
- 为筛选高产优质青稞新品种,以参加云南省青稞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2个青稞新品种为试验材料,以云稞1号为对照,从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中9个参试品种的产量比对照产量高,从综合性状和产量上分析,云稞MF17-32、保大麦16BJ-7、保大麦16-J11和迪青5号是较适合保山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青稞新品种。
- 付正波刘猛道许金波赵加涛杨向红
- 关键词:青稞
- 高产大穗型饲料大麦新品种——保大麦16号被引量:3
- 2018年
- 保大麦16号系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3年配制杂交组合YS 500/94DM 3,经系谱法育成的高产大穗型饲料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寒、抗旱、抗病、适应性广、大穗等特点,2014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登记编号为:滇登记大麦2014008号,2016年云南省农业厅指定该品种为云南省大麦主导品种之一。2017年9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DP大麦(青稞)(2017)530015。
- 赵加涛刘猛道杨向红付正波字尚永尹宏丽方可团
- 关键词: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保大麦13号高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保大麦13号的生产特性,以2009—2011年云南省饲料大麦区域试验以及2013—2015年国家大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产量构成因素分别对保大麦13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大麦13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大麦新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中与产量相关程度依次为:有效穗(0.404 6)、千粒重(0.104 7)、穗实粒数(-0.144 3);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是:有效穗(0.442 0)、千粒重(0.117 6)、穗实粒数(-0.164 2)。提出保大麦13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时灌分蘖水、抽穗扬花水,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拔节期适当追施平衡肥,增加千粒重,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 赵加涛刘猛道付正波杨向红字尚永
- 关键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通径分析
- 不同大麦品种饲草产量及品质研究被引量:15
- 2021年
- 为了提高饲料大麦的用途,在保山市开展10个大麦品种饲草产量和品质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种植的优良大麦饲草品种。结果表明:‘保大麦25号’、‘保大麦20号’、‘保大麦12号’产量表现突出,均比参试品种平均鲜草产量增产,鲜草产量分别为40.15、38.18、38.1 t/hm2;粗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10.7%、9.56%、8.69%;粗纤维含量低,分别为24.6%、29.7%、3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分别为48.3%、49.2%、48.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分别为25.1%、25.9%、27%;粗脂肪含量较高,分别为9.63%、10.32%、9.86%;无氮浸出物含量高,分别为44.1%、39.2%、41.6%。‘保大麦25号’、‘保大麦20号’、‘保大麦12号’3个大麦品种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可作为青贮饲料或饲草在保山市适宜区域示范推广,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 赵加涛杨向红付正波字尚永刘猛道
- 关键词:大麦鲜草饲草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无氮浸出物
- 保山市南繁大麦制种现状及栽培集成技术
- 2018年
- 南繁是大麦育种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加快育种步伐,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良种的推广速度。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在保山进行南繁大麦制种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地块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出在保山进行南繁大麦制种的丰产栽培集成技术。
- 赵加涛刘猛道杨向红付正波字尚永
- 关键词:南繁栽培技术
- 2017年国家区试大麦新品种保山地区适应性浅析
- 2018年
- 2017年参加国家区试大麦13个新品种在保山市进行丰产性、抗病性、抗逆性鉴定,为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品种供生产应用打下基础,结果表明,NDM02—03、NDM02—01、NDM02—10、NDM02—09、NDM02—06综合表现较好。
- 杨向红刘猛道字尚永赵加涛付正波
- 关键词:国家区试适应性
- 保大麦20号高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为更全面详细地了解保大麦20号的生产特性,以2014—2015年保山市大麦多点试验以及2015—2017年云南省饲料大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产量构成因素分别对保大麦20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保大麦20号无论是丰产性、稳定性,还是适应性均优于对照品种,属高产稳产大麦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有效穗(0.641 3)、穗实粒数(0.530 0)、千粒重(-0.018 2)、基本苗(-0.137 1)、株高(-0.462 0);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有效穗(0.473 3)、穗实粒数(0.326 2)、千粒重(0.025 0)、基本苗(-0.086 3)、株高(-0.304 8)。最后,提出了保大麦20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保证正常数量基本苗,早施、重施种及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及时灌分蘖水、抽穗杨花水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 赵加涛刘猛道杨向红付正波
- 关键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通径分析
- 保山市农科所建设大麦示范基地成效显著
- 2014年
- 示范基地是农情信息的采集地,是加快科技成果转换的需要,是科技推广的重要环节,能为科技部门树立良好形象。通过介绍保山市建设大麦示范基地取得的成效及采取的措施,阐述了建设示范基地的重要性,为今后建设示范基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 赵加涛尹开庆刘猛道字尚永付正波杨向红方可团
- 保大麦8号播种期与氮肥用量研究初报被引量:1
- 2018年
- 为探讨优质饲料大麦"保大麦8号"在试验设定的两个播种时期下的氮肥用量运筹,以及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素受处理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11月15日、全生育期每亩施尿素40 kg(底肥20 g、分蘖肥20 g)、普钙30 kg、硫酸钾6 kg的处理综合性状最理性,亩产达509.3 kg,有效穗多,生育期适中,抗倒伏,丰产性好。
- 付正波刘猛道赵加涛杨向红
- 关键词:播期氮肥
- 植物生长调节剂芸乐收对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通过在大麦分蘖盛期、孕穗期、扬花灌浆期喷施1~3次芸乐收(0.01%芸苔素内脂可溶性液剂10 mL+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5 mL+BD助剂15 g),研究喷施芸乐收对冬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芸乐收对大麦产量构成因素具有促进作用,有效穗增加8万~24万/hm^(2),穗实粒数增加1.2~2.6粒,千粒重增加0.1~1.5 g,白粉病减轻1级;喷施芸乐收具有增产作用,比对照增产766.6~1099.9 kg/hm^(2),增加11.9%~17.0%,增收1260.0~1510.2元/hm^(2);增加产量与喷施次数呈正相关,投入产出比与喷施次数呈负相关;喷施一次时选择扬花灌浆期效果最佳,喷施2次时,分蘖盛期+扬花灌浆期组合最佳。
- 赵加涛杨向红付正波字尚永刘猛道
-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大麦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