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关秀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二叠纪
  • 2篇二叠世
  • 1篇地层
  • 1篇地磁
  • 1篇地理分区
  • 1篇地台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研究
  • 1篇新属
  • 1篇岩相
  • 1篇岩相古地理
  • 1篇早二叠世
  • 1篇真蕨目
  • 1篇植物群
  • 1篇中二叠世
  • 1篇生物地理
  • 1篇生物地理学
  • 1篇石炭
  • 1篇苏铁植物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武汉地质学院

作者

  • 6篇杨关秀
  • 1篇盛阿兴
  • 1篇朱鸿
  • 1篇李宝芳
  • 1篇李祯
  • 1篇付泽明
  • 1篇刘光华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细茎苏铁植物—新属Cathaysiocycas及其演化意义被引量:2
1990年
新属Cathaysicycas产自河南禹县早二叠世早期神垕组(“山西组”)的中部。该属具Taeniopteris型叶,松散螺旋状着生于较光滑的细轴上。大孢子叶的中上部全部深裂成线形裂片,种子着生于线形细裂片之顶端。Cathaysiocycas线形裂片顶端着生种子的形式可视为自Spermopterist种子着生于叶边缘的类型进一步演化的阶段,并由此而进化为中生代Beania状的复合种子的形式。
杨关秀
关键词:苏铁植物早二叠世
中国下石炭统腕足物群及古动物地理分区
杨式溥杨关秀姜建军林英潞范影年
作者系统研究我国下石炭统腕足类、珊瑚类化石的基础上,对动物群组合序列分对比、古动物地理区提出一些新见解或独立见解,在各个论文中均有杨式傅(1978年)一文将贵州下石炭统划分为五个组,建立了16个腕列,重点讨论了摆佐组(相...
关键词:
关键词:腕足动物门动物群研究古生物地理学
禹州植物群——中、晚期华夏植物群之瑰宝被引量:4
2012年
华北地台南部的禹州植物群是二叠纪中、晚期华夏植物群中最具区域特色的植物群.由于本区长期处于低纬度滨海潮坪,三角洲的暖湿气候环境,发育了化石层位多而连续、数量丰富、演化序列完整、保存完好的植物群.这是研究中、晚期华夏植物群得天独厚的最佳地区.经研究该植物群共计111属307种.典型的类群有:节蕨植物Lobatannularia的形态演变快,垂向分布有一定规律,是华北二叠系生物地层划分依据之一.真蕨植物门中90%为莲座蕨目,在禹州植物群的早、中期很发育,晚期突然衰退.前裸子植物瓢叶目繁盛.古相种子蕨只盛于中二叠世.进步种子蕨盾籽目极度发育于晚二叠世早期末.其中Shenzhouphyllum是晚期禹州植物群中的特色植物之一.苏铁植物在本区始现校早,并迅速分化繁衍于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银杏植物门种数虽少,但数量极丰富,大量繁盛于晚二叠世早期.前有花植物大羽羊齿目,在禹州植物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本植物群中最具特色的珍奇类群.根据大羽羊齿目的脉序特征和叶结构所呈现的规律性,可划分出始现及分化,首次繁盛,再度繁盛及突然消失三个演化阶段,成为华北地区二叠系生物地层划分对比的依据.本文特别指出脉序作为维管植物的输导体系在植物演化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据脉序和叶结构演变特征,把大羽羊齿目的属级分类进行了较大调整.禹州植物群始于早二叠世中期(紫松期)到晚二叠世早期(吴家坪期)突然消失,随之为晚二叠世晚期的欧美型镁灰岩植物群所代替.根据禹州植物群各类群发育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该植物群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根据禹州植物群各类群的兴衰,演替和各类群在不同层位中的组合特征,禹州植物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植物化石组合带.
杨关秀王洪山
关键词:二叠纪
天石蕨属一新种(Szea henanense sp.nov.)在河南的发现及其演化意义被引量:4
1997年
隶属于里白科(Gleicheniaceae)的稀囊蕨(Oligocarpia)和晋囊蕨(Chansitheca)在华北二叠系中已早有记述.姚兆奇等人在江苏镇江伏牛山煤田发现了具里白科特征的生殖叶,与已知的Oligocarpia和Chansitheca不同,经过对生殖器官的详细研究,确认应归入里白科,定名为天石蕨(Szea).姚等人还认为华南、江苏、福建、贵州、云南等地原归入Cladophlebis各种的一些化石都应归入天石蕨属,华北Cladophlebis permica Lee et Wang的标本及产于河南禹州的Cladophlebis henanensis Zhang et Mo,则改归入李氏蕨属(Lixotheca)近年来。
杨关秀盛阿兴王洪山
关键词:中二叠世真蕨目
华北盆地南部晚古生代煤系岩相古地理研究
李宝芳付泽明刘光华李祯杨关秀
根据收集到的和实际工作中获得的各项资料,经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将南华北晚层划分为9个层段,分别编制出不同时代地层厚度、煤系厚度、暗色泥盐岩厚度图,同时编制出各层段的含砂率图和古地理图。在河南禹县代地层时代和划分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
关键词:华北盆地晚古生代煤系岩相古地理
河南禹州大风口剖面二叠纪地层古地磁研究被引量:6
1996年
本区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前人已作了大量的生物地层工作。我们对其系统地进行了古地磁研究工作后,确认本区二叠纪基亚曼(Kia-man)反极性时的存在。其古纬度为11.2°N(P_1)-15.6°N(P_2),为本区在此阶段处于低纬度气候带,由热带雨林气候逐渐北移过渡为热带干湿季气候的论点提供了重要依据。
朱鸿杨关秀盛阿兴
关键词:古地磁二叠纪地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