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高峰

作品数:22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5篇疗效
  • 5篇内固定
  • 5篇关节
  • 3篇多糖
  • 3篇信号通路
  • 3篇手术
  • 3篇通路
  • 3篇内固定治疗
  • 3篇近端
  • 3篇颈椎
  • 2篇信号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肱骨
  • 2篇髋关节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节段
  • 2篇老年

机构

  • 20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敦化市疾病预...

作者

  • 20篇李高峰
  • 9篇李光淳
  • 5篇桑平
  • 3篇张季铠
  • 3篇郑伟东
  • 3篇张扬
  • 3篇闫鹏
  • 2篇吴东辉
  • 2篇郑卫东
  • 2篇李亮
  • 2篇张季凯
  • 2篇宋成
  • 2篇谭云冰
  • 2篇张兆琦
  • 1篇王艺昧
  • 1篇严鹏
  • 1篇赵栓柱
  • 1篇门宏亮
  • 1篇崔晓巍
  • 1篇杨小玉

传媒

  • 4篇中国继续医学...
  • 3篇吉林医学
  • 2篇双足与保健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成药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置入骶神经根刺激电极的兔组织学变化及其安全性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有研究表明基于阳极阻滞技术的骶神经根刺激器能有效重建脊髓损伤兔的膀胱排尿功能,但符合此技术的刺激电极至今未见报道。目的:设计并研制既与兔骶神经根匹配又符合阳极阻滞技术的刺激电极,观察长期植入刺激电极的兔骶神经根超微结构及病理形态学变化,评估刺激电极安全性。方法:纳入新西兰兔30只,随机抽取10只兔切取双侧S2及S3神经前根,光镜下测量其直径后,制成与其直径相匹配的套筒型刺激电极。将剩余2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植入组,每组10只。植入组麻醉后将刺激电极植入S2及S3神经根前处,饲养半年后处死取材,观察植入处骶神经根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结论:长期植入该刺激电极后,光学显微镜下见植入组植入处骶神经根神经细胞结构保存良好,轴突无明显变性,无炎症细胞浸润及胶质瘢痕形成;透射电镜下观察,植入组髓鞘排列紧密,无脱髓鞘现象,神经元无核萎缩、核凹陷和异染色质增多等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植入组植入处神经根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实验成功研制了兔骶神经根刺激电极,长期植入骶神经根未出现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无细胞凋亡现象,安全性好。
闫鹏郑伟东张季凯谭云冰李高峰李光淳宋成杨小玉
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电刺激脊神经根骶骨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53例)与保守治疗组(33例)。手术治疗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保守治疗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4~18个月,平均随访7.6个月。手术治疗组患者优32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8.7%。保守治疗组患者优10例,良13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69.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确切可靠,早期可功能锻炼,并发症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光淳赵栓柱李高峰桑平
关键词: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注射型硫酸钙植骨内固定治疗塌陷性跟骨骨折
2018年
目的分析与研究注射型硫酸钙植骨内固定治疗塌陷性跟骨骨折效果。方法该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80例塌陷性跟骨骨折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注射型磷酸钙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注射型硫酸钙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Bohler角和Gissanr角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Bohler角和Gissanr角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塌陷性跟骨骨折采用注射型硫酸钙植骨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优化Bohler角和Gissanr角,降低并发症的概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张兆琦吴东辉李高峰
关键词:注射型硫酸钙骨折固定术
枸杞多糖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炎症反应及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建立关节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及氨甲蝶呤组,另设正常组(不建模),每组10只。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灌胃200、400 mg/kg的枸杞多糖,氨甲蝶呤组灌胃3.8 mg/kg氨甲蝶呤,1次/d,持续28 d。记录足趾肿胀度、关节炎评分、机械性痛阈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足关节滑膜组织病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含量及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磷酸化p-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足趾肿胀度、关节炎评分明显升高,机械性痛阈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明显降低,足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明显,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增加,足关节滑膜组织TNF-α、IL-1β、IL-6 mRNA及TLR4、MyD88、p-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足趾肿胀度、关节炎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机械性痛阈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明显升高,足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明显减轻,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足关节滑膜组织TNF-α、IL-1β、IL-6 mRNA及TLR4、MyD88、p-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枸杞多糖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改善RA症状。
李光淳李高峰张兆琦玄锋学杜彦辉吴东辉张扬
关键词:枸杞多糖炎症反应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2015年
目的探究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对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椎体成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后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减少患者疼痛,术后恢复迅速。
李高峰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型术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
一种骨科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提供一种骨科固定装置,其包括内表面略呈弧面的板体,板体表面通过离子束溅射一层氧化物陶瓷涂层、玻璃涂层或多孔钛涂层;板体上设置有通过螺钉的孔,板体的内表面上设有药物缓释放槽;所述槽内填充有基质型缓释药物;药...
李高峰
文献传递
单开门侧块螺钉悬吊联合微型钛板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经改良后路单开门侧块螺钉悬吊技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颈椎病患者常规行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门轴一侧3、5、7侧块采用Magerl方法置入直径3.2 mm、长度12 mm施乐辉带线锚钉,螺钉置入侧块后一端经棘突根部的预穿孔穿过,开门后拉紧丝线并打结,使椎板保持开门状态,同时4、6采用施乐辉微型钛板固定,术后颈部围领保护2周。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7~19个月),术前JOA评分7.8分,40分法14.6分,术后平均评分15分,40分法35.4分。术后2个月颈部僵痛和后动受限者:轻度30例,中重度20例,术后6个月仅13例患者仍有轻度颈部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未见固定松动和再关门现象。结论改良后路单开门侧块螺钉悬吊技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维持开门确实。术后患者颈部症状缓解明显,早期效果满意。
桑平李高峰张季铠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轴性症状
微骨折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KOA大鼠关节软骨的修复
2025年
目的探讨微骨折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关节软骨修复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KOA模型组、微骨折技术治疗组、PRP治疗组及微骨折技术联合PRP治疗(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其余各组行交叉韧带切断术建立KOA模型,微骨折技术治疗组行手术治疗,PRP治疗组隔日对关节腔内注射PRP 0.3 ml,联合治疗组在手术基础上对关节腔注射PRP 0.3 ml,通过检测膝关节宽度和肿胀度评价关节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膝关节软骨损伤状态;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关节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 mRNA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和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膝关节组织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SC)、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NLRP)3、半胱天蛋白酶(Caspase)-1、GSDMD(Gasdermin-D)炎症通路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KOA模型组,微骨折技术治疗组、PRP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关节肿胀度和活动度显著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效果最好,同时软骨关节也相对光滑,细胞数量增多,排列整齐,结构完整;各治疗组MMP-1、MMP-3、BMP-2 mRNA均显著低于KOA模型组(P<0.01),以联合组效果最明显;各治疗组血清和关节液中IL-6、IL-1β、TNF-α表达较KOA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以联合组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KOA模型组ASC、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而各治疗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以联合治疗组效果最优。结论微骨折技术和PRP治疗均能促进KOA大鼠软骨组织的恢复,联合使用后治疗效果更优。
李高峰于海涛崔晓巍李光淳
关键词:微骨折技术
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内固定对术后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2018年
目的研究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我院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低于对照组23.26%(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李高峰
关键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
碳酸钙D3片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碳酸钙D3片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该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n=34)与手术组(n=34)。手术组予以PFNA内固定治疗,联合组在手术组基础上予以碳酸钙D3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手术组67.64%(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手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基础上加用碳酸钙D3片效果显著,并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李高峰
关键词:PFNA内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