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靖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中日友好医院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肾病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糖尿病肾病
  • 3篇药物
  • 2篇低血压
  • 2篇滴丸
  • 2篇滴丸剂
  • 2篇血压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药物组合物
  • 2篇益气
  • 2篇糖浆
  • 2篇糖浆剂
  • 2篇贴膏
  • 2篇贴膏剂
  • 2篇丸剂
  • 2篇卫矛
  • 2篇哮喘

机构

  • 17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7篇李靖
  • 4篇李平
  • 4篇张浩军
  • 3篇冯建春
  • 2篇苏楠
  • 2篇黄茂
  • 2篇吴昌归
  • 2篇周新
  • 2篇王海峰
  • 2篇刘国梁
  • 2篇张镭
  • 2篇李宝山
  • 2篇刘春涛
  • 2篇赵婷婷
  • 2篇陆海涛
  • 2篇高菁
  • 2篇万欢英
  • 2篇谢华
  • 2篇陈燕
  • 2篇马利军

传媒

  • 2篇中外科技信息
  • 2篇2014中华...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当代财经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善得定治疗重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6例
1997年
善得定治疗重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6例曾庆白静贞孙洪涛柴枝楠郝阿娟李靖张良芬本文曾在1996年全国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并被评为优秀论文。作者单位:100029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曾庆男32岁主治医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急诊之一,尤...
曾庆白静贞孙洪涛柴枝楠郝阿娟李靖张良芬
关键词:善得定药物疗法食管静脉曲张
新经济的新规则被引量:3
2000年
李靖
关键词:新经济信息经济梅特卡夫法则
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李平王义明梁琼麟刘建勋罗国安张特利张浩军赵婷婷李靖严美花范雪梅董晞付桂香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发病。显性蛋白尿加速了糖尿病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尿毒症),国际上主要采用ACEI/ARB类药物,但疗效有限。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治疗上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然而,缺乏高质量循证医...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益气活血法治疗
我国哮喘患者控制现状--来自全国哮喘流调的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全国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简称CARE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方法 201 0年-2011年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全国8个省(市)年龄>14岁的常住居民...
苏楠林江涛刘国梁陈萍周新万欢英殷凯生马利军吴昌归李靖刘春涛谢华汤薇黄茂陈燕刘媛华宋立强陈献亮
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林江涛苏楠刘国梁陈萍周新万欢英殷凯生马利军吴昌归李靖刘春涛谢华汤葳黄茂陈燕刘媛华宋立强陈献亮王文雅冯晓凯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法在新药引进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管控中日友好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药引进后潜在的药品调剂差错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介绍我院根据危害分7析和关键控制点法(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管控新药引进后潜在药品调剂差错风险的步骤和效果。结果:我院从建立工作组入手,绘制新药引进后调剂流程图,根据HACCP原则制订计划[包括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CCP),建立关键限值、监测体系、纠偏措施、确认程序和质量记录档案],确定4个CCP,即调配窗口备药、摆药机调配药品、后台药师复核调配药品和前台药师审核处方、核对并发放药品。针对上述CCP制订并实施了相应的管控措施,实现了对新药引进后调剂差错风险的有效管控。与实施HACCP前比较,实施HACCP后我院药品调剂差错率从5.29‰降至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1,P<0.05)。结论:将HACCP科学地运用于医院新药引进后调剂环节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调剂差错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张翠翠唐一楠李靖马建龙梁志刘畅张镭
关键词:用药安全用药差错风险管理
CIS中国化的理论思考
2000年
李宝山李靖
关键词:CIS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西洛他唑抑制血管内膜增生治疗动静脉内瘘成熟障碍及狭窄的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西洛他唑抑制血管内膜增生(IH)治疗动静脉内瘘成熟障碍及狭窄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hemical Book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获取西洛他唑的基本信息和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和CTD数据库筛选IH相关靶点。相关平台及数据库的数据更新至2023年1月。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西洛他唑作用靶点100个,IH相关靶点1794个,交集靶点57个。PPI网络核心靶点14个。GO富集分析共得到887个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主要涉及蛋白质磷酸化、肽基丝氨酸磷酸化、肽基苏氨酸磷酸化等;细胞组分主要涉及细胞质的核周围区域、顶端质膜、膜微域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蛋白激酶活性、激酶活性、激酶结合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144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中的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抵抗。结论该研究初步验证西洛他唑可能通过多靶点与多通路抑制血管内膜增生治疗动静脉内瘘成熟障碍及狭窄,为西洛他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王海峰史敬萱李靖陆海涛魏先森卓莉
关键词:西洛他唑动静脉内瘘内膜增生网络药理学
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改善透析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多中心的高龄(年龄≥80岁)MHD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死亡与否分为死亡组及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高龄MHD患者112例,其中死亡26例(23.214%);首位死亡原因为心血管事件[9例(34.615%)]。2组患者血管通路类型(χ^(2)=4.825,P=0.028)、原发疾病(F=24.243,P=0.004)、白细胞计数(t=-4.869,P<0.001)、淋巴细胞计数(t=3.400,P<0.00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t=2.895,P=0.005)、白蛋白(t=3.089,P=00.003)、前白蛋白(t=3.247,P=0.002)、总胆固醇(t=2.037,P=0.044)、胆碱酯酶(t=2.595,P=0.011)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肾病(OR=67.196,95%CI:5.034~896.973,P=0.001)、高血压肾损害(OR=15.577,95%CI:1.765~137.477,P=0.013)、高水平白细胞计数(OR=1.661,95%CI:1.117~2.469,P=0.012)为高龄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淋巴细胞(>3.556×10^(12)/L)(OR=0.120,95%CI:0.014~0.986,P=0.049)为高龄MHD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高龄MH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事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是高龄MHD患者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
贾婉宁何雯雯董婉范雪亭陈卓卓李靖
关键词:高龄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李平罗国安冯建春梁琼麟张浩军李靖武曦蔼王义明赵婷婷沙洪
该成果属于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对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DN进行了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1.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治则研发了治疗DN的复方糖肾方,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评价了其临床疗效,...
关键词:
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糖尿病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