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性研究
- 1995年
- 利用GYJ-Ⅱ型新型激光衍射仪,对59例各类白血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比正常对照组的红细胞变形性明显降低,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之间的红细胞变形性亦有所不同。
- 王良绪窦焕福吕智红马维原李玉梅孙大公文宗曜
- 关键词:白血病红细胞变形性病理学
- 红细胞变形的动力学行为被引量:16
- 1991年
- 用激光衍射仪测量了兔红细胞在PBS和PVP两种介质里的应力松弛过程.结果表明,红细胞在低粘介质(PBS)中的动力学行为和它在高粘介质(PVP)中的动力学响应有显著差异,除了等容变形和非等容变形以外,还有一个从定向到随机取向的变化过程.故在低粘介质中测得的红细胞应力松弛过程中变形指数(DI)随时间(t)的变化是由红细胞变形(DI)d和红细胞取向(DI)or两部分构成的.红细胞变形的特征时间(约10毫秒)比取向过程的特征时间(约50秒)小2~3个量级.这就使得我们有可能从测得的DI—t曲线中把(DI)d和(DI)or区分开来,从而获得关于红细胞动力学特性的更多的信息.这一点,在临床实践是很有意义的.
- 陶祖莱文宗曜曹石陈生赵玉衡李玉梅王鸿儒徐家(鸟令栗刚俞桂芬吴本玠
- 关键词:红细胞动力学
- 不同悬浮介质对激光衍射法测得的变形指数—渗透压曲线的影响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用PBS和PVP两种介质作为激光衍射仪的悬浮介质,系统地观测了悬浮介质物化性能不同对红细胞变形指数(DI)—渗透压曲线的影响,发现:1.在不同悬浮介质中的变形指数—渗透压曲线有显著差别,在高渗区这种差别更明显.2.同一红细胞试样,在相同高渗压下,在不同的悬浮介质中进行交叉实验表明、PBS悬浮介质能使得红细胞变形性得到恢复,而PVP悬浮介质却使得红细胞变形性显著降低.3.在高渗情况下,首次观察到红细胞变形性随时间变化,一开始DI增大,约3小时后趋于稳定,无论PBS还是PVP其趋势皆相似.
- 文宗曜曹实赵玉衡李玉梅王鸿儒刘淑华徐家鸰栗刚于桂芬吴本玠陶祖莱
- 关键词:介质
- 悬浮介质对红细胞变形性测量的影响被引量:7
- 1992年
- 本文研究了悬浮介质粘度对激光衍射仪测量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1)在一定切变率下(800s^(-1),480s^(-1))DI-η曲线的高粘度区与前人(如D.R.Morris等)一致,但低粘度区有一极小值。(2)即使在相同切应力下,DI-η曲线相当复杂,特别是在低切应力水平更是如此,但是当η≥15cP时,DI趋于定值。(3)利用红细胞在切变流场中旋转、取向与变形时间尺度上的明显差异,可以把红细胞旋转取向的贡献从变形中区分出来。实验结果表明,低粘度DI-η复杂行为主要起因于红细胞的旋转和取向。文中对实验观测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
- 文宗曜陶祖莱曹实赵玉衡李玉梅徐家鸰粟刚于桂芬刘淑华吴本玠
- 关键词:红细胞变形性粘度
- 用电导法研究悬浮介质中大分子物质对红血球细胞(RBC)聚集的一种抑制效应
- 1992年
- 通常认为悬浮介质中的大分子物质促进RBC聚集的桥联作用,使RBC聚集,但在高浓度时,大分子物质反而抑制RBC聚集。过去认为主要是高浓度大分子物质影响了RBC表面势能,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低浓度的大分子物质也能抑制红细胞聚集。这说明:大分子物质对RBC聚集的抑制效应,不仅能通过改变RBC膜表面势能实观,还能通过其它途径实现,这种途径之一就是影响RBC膜的力学性质。
- 马维原王鸿儒文宗曜陈生李玉梅徐家鸰栗刚曲勤
- 关键词:电导法
- 褪黑激素对吗啡戒断大鼠血流变学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01年
- 采用递增皮下注射 (SC)吗啡 5天后 ,经纳络酮催瘾建立吗啡戒断模型 ,由眼内眦取血测定RBC变形能力 (ED)、血液粘度 (VIS)。结果表明 ,吗啡戒断大鼠ED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VIS明显升高 ,褪黑激素 (Melatonin ,MT)明显抑制吗啡戒断大鼠ED下降和VIS的升高。另外向正常大鼠血中直接加入不同剂量的吗啡、去甲肾上腺素 (NE)、环磷酸腺苷 (cAMP)也可使ED明显减小 ,而加入MT则可使ED明显增加 ,VIS下降 ,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由此可见MT对吗啡戒断大鼠ED和VIS均有改善作用 ,这可能是通过MT对RBC的直接保护作用 ,也可能是抑制由戒断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和G蛋白—cAMP系统亢进而发生的。
- 刘秀平李玉梅邱学才李静扬彦玲
- 关键词:褪黑激素吗啡戒断血液粘滞度血流变学
- 切变流场中红细胞取向与变形行为的研究被引量:6
- 1996年
- 用新型激光衍射仪研究了不同粘度的切变流场中DI、(DI)d、(DI)or随流场切变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切应力τ=0.2N/M2附近,RBC从‘C=0’轨道取向向‘C=∞’过渡。2.(DI)d在不同粘度的悬浮介质中对切交率的依赖关系不同,存在一临界形度,当悬浮介质的粘度小于该值时,由于RBC的翻滚会出现DI=0的现象。3RBC群体由稳定的坦克履带式运动概型向混乱的翻滚运动概型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一能量转化的过渡过程。
- 宋立川文宗曜马维原孙大公吕智红施岩高铁李玉梅
- 关键词:红细胞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性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1995年
- 利用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血液流变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地质仪器厂共同研制的GYJⅡ型激光衍射仪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指数[(DI)max、IDI]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NIDDM患者的(DI)max、IDI值随患者病程长短而有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程在3年以下者(DI)max无显著性差异,而IDI值则有显著性差异;但如有合并症,则两个参数值均有显著性差异。3年以上者,随病程的延长反映红细胞变形性的(DI)max、IDI值降低越显著。提示:NIDDM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改变与其病程的长短或病情的轻重有关。
- 江胜贤文宗耀马维原孙大公吕智红李玉梅
- 关键词:红细胞变形性糖尿病糖尿病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