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丛中 作品数:54 被引量:176 H指数:8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urvivin mRNA in Lung Cancer of Different Progression Stages by FISH and Tissue Microarray Technology* 被引量:2 2006年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RNA in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tissue microarray by FISH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method and determine its role and significance in lung cancer genesis and progress.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RNA was detected by FISH method and tissue microarray technology. 89 cases of primary lung cancer, 12 case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 12 cases of precancerous lesion and 10 cases of normal lung tissue were examined. Results: 69.7% of primary lung cancer express Survivin mRNA; the positive ratio of primary lung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lung tissue (P〈0.05);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mRNA wa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iation degre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clinical stages (P〈0.05). Conclusion: FISH has good sensitivity and stability. Tissue microarray technology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efficiency, high throughput, etc; it may have good prospect in pathology. Survivin mRNA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lung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 it was related to the progress and malignant behavior; it may play a promotion role in lung cancer genesis and progress and offer basis to early diagnosis, prognosis estimate and treatment. 王新允 李艳 刘婷 朱丛中 孙翠云 王爱香 赵敏 吴兴业关键词:FISH EphB4、HIF-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2005年 背景与目的 业已发现EphB4和HIF 1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EphB4、HIF 1α蛋白在肺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EphB4、HIF 1α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EphB4 和HIF 1α蛋白在54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27/54)和42.6%(23/54),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肺癌中EphB4和HIF 1α的表达与肉眼类型、分级、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EphB4和HIF 1α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EphB4 和HIF 1α在肺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肺癌的发生、进展和恶性度有关,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协同作用;检测EphB4 和HIF 1α表达有助于预测肺癌预后。 朱丛中 王新允 郑海燕 刘婷 李艳 孙翠云 王爱香 赵凤云关键词:肺肿瘤 EPHB4 HIF-1Α 免疫组织化学 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肝移植术后PTLD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CR、IgH基因重排检测,同时复习其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3例中,2例位于肝门部,1例位于肝动脉旁淋巴结。临床表现为发热和梗阻性黄疸。病理诊断例1为单形性T细胞PTLD的周围T细胞淋巴瘤,例2、例3为单形性B细胞PTLD的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例1 TCR阳性,例2、例3 IgH阳性。3例EBV免疫组化染色均阳性。行再次移植降低免疫抑制剂用量并配合抗病毒、抗CD20单抗和化疗等治疗,例1、例3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4个月死于淋巴瘤复发和肺感染,例2随访11个月无瘤生存。结论PTLD是肝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独特的形态和临床特征。病因可能与EB病毒感染和免疫抑制有关,需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李卉 张淑英 王政禄 朱丛中 蔡文娟 郑虹 沈中阳关键词:肝移植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肝移植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HCV RNA的检测 目的:探讨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在肝移植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 (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6例在我院接受肝移植丙型肝炎感染患者肝组织中HCV RNA及HCV(NS3) 抗原,比较上述... 王政禄 李卉 朱丛中 张淑英 印志琪 沈中阳关键词:肝组织 丙型肝炎患者 肝移植 RNA 文献传递 组织芯片研制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进行组织芯片制作可行性探讨,为快速、规范、简便、经济地进行各项科研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方法:制作出组织芯片蜡块,进行HE、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染色,对组织芯片免疫组化与普通免疫组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各种染色切片上的组织芯基本符合观察需要,芯片免疫组化结果与普通免疫组化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组织芯片的研制具有高通量、经济节约、减少实验误差的特点,是科研工作中的一种新方法。 王新允 朱丛中 刘婷 李艳 孙锐 孙翠云 王爱香 吴兴业 赵敏关键词:肺癌 组织芯片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常见病理组织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8年9月-2005年6月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173例(235例次)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和临床资料。结果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发生于术后3-2 920 d,其中1-30 d、31-90 d、91-180 d、180 d以后的发生率分别为49.71%(86/173)、17.92%(31/173)、4.62%(8/173)、27.74%(48/173)。炎症类占72.25%(125/173),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171例次;梗阻类占27.74%(48/173),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64 例次。病理表现以小叶间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及炎细胞浸润、汇管区炎症、小胆管增生、汇管区纤维化、小胆管及肝细胞胆汁淤积为主。上述病理表现在炎症和梗阻两类并发症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 00.00%(171/171) 和100.00%(64/64)、100.00%(171/171)和96.87%(62/64)、9.36%(16/171)和73.44%(47/64)、3.51% (6/171)和79.69%。(51/64)、50.29%(86/1 71)和87.50%(56/64)、63.16%(108/171)和93.75%(60/64)。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以炎症类居多,多发生于术后30d内,梗阻类多见于术后90d,预后较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在胆道并发症的分类、程度评估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王政禄 张淑英 朱丛中 李卉 唐缨 沈中阳关键词:肝移植 胆道疾病 并发症 病理分析 肺癌中E钙粘蛋白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肺癌中E钙粘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钙粘蛋白和Ⅷ因子在 10 4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 E钙粘蛋白与肺癌分级有密切关系 ,随分化程度的降低 ,E钙粘蛋白的阳性率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且呈现异常表达。E钙粘蛋白表达还与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47)。结论 E钙粘蛋白表达的降低和微血管密度的增加可能在促进肺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王新允 杨菊红 马莹 程波 郑宏伟 郑海燕 朱丛中 刘婷 李艳关键词:肺癌 E钙粘蛋白 微血管密度 基因表达 细胞外基质 ECM 肺癌中EphB4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EphB4表达,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肺癌和1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中EphB4蛋白的表达。结果 EphB4蛋白在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27/54),对照组为阴性,二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EphB4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与肉眼类型、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EphB4-9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肺癌中EphB4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新靶点。 朱丛中 王新允 郑海燕 刘婷 李艳 孙翠云 王爱香 赵天如关键词:肺癌 EPHB4 基因表达 生物学 肿瘤预后 Survivin在肺癌中的表达和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检测肺癌细胞中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肺癌,其中腺癌23例,鳞癌22例,小细胞癌10例,大细胞癌7例,及正常肺标本10例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62例肺癌中有35例(56.5%)表达Survivin,其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SCLC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NSCLC组(P<0.05);Survivin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其中Ⅰ+Ⅱ期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P<0.05)。结论 Survivin在肺癌组织中过表达,与进展和恶性程度相关,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为预后和疗效估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李艳 王新允 郑海燕 刘婷 朱丛中 孙翠云 王爱香 孙锐关键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 SURVIVIN 肺癌 生物学意义 基因表达 906例次移植肝穿刺活检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对移植肝穿刺活检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肝移植后各种并发症的组织形态学表现,为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639例肝移植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患者行经皮肝穿刺,取材活检,活检组织行HE染色,部分病例做VanGieson、Masson、过典酸雪夫、网状纤维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检测肝组织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丙型肝炎抗原、巨细胞病毒早期抗原、巨细胞病毒晚期抗原、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EB病毒抗原、细胞角蛋白19的表达。对排斥反应病例,依照国际统一的Banff标准进行分级,应用排斥活动指数(RAI)进行程度评分。结果639例共行肝穿刺906次,结果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最常见,为386例次(42.61%),其次为胆道并发症,共251例次(27.70%),第三为药物性肝损害,共72例次(7.95%),随后依次为巨细胞病毒感染55例次(6.07%)、肝炎病毒(乙型、丙型)感染及肝炎复发45例次(4.97%)、缺血再灌注损伤42例次(4.64%)、慢性排斥反应32例次(3.53%)、流出道梗阻6例次(0.66%)、原发病复发5例次(0.55%)、移植肝原发无功能4例次(0.44%)和难以诊断8例次(0.88%);与既往资料比较,发现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有所下降,而胆道并发症和药物性肝损害的检出率有所升高。结论肝移植术后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在多种并发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制定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王政禄 张淑英 朱丛中 蔡文娟 李卉 印志琪 朱志军 郑虹 邓永林 潘程 唐缨 沈中阳关键词:肝移植 活组织检查 针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