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新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6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社区为老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系统的开发
- 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社会,老年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传统的养老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许多专家学者提出要让社区发挥作用,走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道路,使社区成...
- 曾宪新
- 关键词:社区为老服务
- 文献传递
- 社区养老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数据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社区养老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百岁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低龄老人。婚姻状况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没有显...
- 曾宪新
- 关键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社区养老服务
- 文献传递
- 我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综合分析被引量:24
- 2010年
- 本文利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8年横向数据对我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口健康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随年龄变化的过程有所不同。老年人口健康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在低龄阶段老年人的躯体健康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但在高龄阶段农村老年人口的躯体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城市老年人;城市老年人口的精神健康水平显著好于农村老年人;男性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均好于女性。
- 曾宪新
- 关键词:老年健康躯体健康
- 老年健康综合指标--虚弱指数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2010年
- 曾宪新
- 关键词:虚弱老龄化
- 城市规模快速增长下的特大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动分析——以北京为例被引量:6
- 2015年
- 2000年以来,北京市人口增长超过50%,人口规模增长迅速,城市人口的分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根据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北京市人口分布的特点,同时对比"五普"结果(2000年),分析了北京市人口分布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发展新区人口快速增长、边缘生态涵养区人口相对减少,人口分布向东南方向聚集的趋势明显,与此同时,人口聚集区域扩大。北京市人口分布的变动过程是由北京户籍人口进一步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发展新区"外迁"以及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共同作用产生的,这一变化过程对局部区域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 曾宪新
-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分布
- 中国老年人虚弱指数及其与痛苦死亡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9
- 2007年
- 文章基于2002~2005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收集的39个健康多个维度的变量生成了一个综合反映我国老年人口个体健康累计损失的虚弱指数,并基于死亡老人临终前的生活自理能力、卧床不起天数、死亡老人家属回答的死亡老人临终前痛苦表情数据设计了3个不同的测量痛苦死亡的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高,虚弱指数越高;男性虚弱指数比女性低。经济地位较高的老人的虚弱指数较低,但社会地位较高的老人的虚弱指数较高。虚弱指数越高,死亡风险越高。研究进而表明,在控制众多干扰因素下,虚弱指数越高,基于客观测量所反映的痛苦死亡的可能性越大。但虚弱指数与死者家属回答的基于主观测量的痛苦死亡之间无显著关系。
- 顾大男曾毅柳玉芝曾宪新
-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长寿
- 社会经济地位对我国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7年
- 本文以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2年和2005年数据连接生成的面板数据,应用Cox等比例风险模型就社会经济地位对我国老年死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是否享有养老金,对于老年人的死亡风险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只有在控制了家庭的代际经济支持与是否享有养老金的交互效应的条件下才是显著的。同时,居住地的社区类型对于老年人的死亡风险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点与以往此类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本项研究中,受教育水平对于我国老年人的死亡风险没有显著的影响。
- 曾宪新
-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金
- 人口死亡率数据质量检验新方法及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死亡数据质量的评估是人口死亡分析的第一步。本文从分析人口死亡率随年龄变化的特征着手,提出了分年龄死亡率数据质量的判断方法和指标。运用此方法,对我国自1982年以来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死亡率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81年人口死亡数据质量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随着年代推移,人口死亡数据质量有所改善;我国人口死亡率在青年期和高龄期普遍存在质量问题;特定尾数年龄的观测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存在偏离;儿童期数据质量在2010年变差而且城市地区尤为明显。
- 黄荣清曾宪新
- 关键词:数据质量评估人口普查死亡率
- “六普”报告的婴儿死亡率误差和实际水平的估计被引量:46
- 2013年
- 婴儿死亡率在人口死亡研究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婴儿死亡是死亡力随年龄变化过程的起点,而且对以后的死亡力变化有很大的影响。过去几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婴儿死亡漏报,导致婴儿死亡率与实际有较大出入。文章从174个国家数据所反映出的婴儿死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普查数据与卫生部检测地区婴儿死亡的对比、各省婴儿死亡数据的对比几个方面的分析表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婴儿死亡存在明显的"漏报"。从死亡报告误差发生可能性相对较小的幼儿死亡着手,在对各省的幼儿死亡率进行的修正基础上,根据婴儿死亡与幼儿死亡之间的稳定关系对各省的婴儿死亡数据进行修正,进而得出修正后的全国婴儿死亡率为17.27‰,普查的婴儿死亡漏报水平为78%。
- 黄荣清曾宪新
- 关键词:婴儿死亡率漏报人口普查
- 家庭中代际间文化水平的相近及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代际关系作为微观家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关的研究比较多。多数侧重于代际经济关系、照料关系 ,其他方面的分析较少。
- 曾宪新
- 关键词:家庭文化水平代际关系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