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14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手术
  • 4篇结直肠
  • 4篇结直肠癌
  • 4篇肠癌
  • 3篇表达及临床意...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造口
  • 2篇直肠癌患者
  • 2篇术后
  • 2篇评分
  • 2篇评分表
  • 2篇肿瘤
  • 2篇外科
  • 2篇结直肠癌患者
  • 2篇活质量
  • 2篇腹腔
  • 2篇癌患者

机构

  • 14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张涛
  • 6篇王辉
  • 5篇韩亮
  • 4篇滕莉
  • 3篇桂韵
  • 3篇程勇
  • 2篇胡欢
  • 2篇尹美容
  • 2篇王向阳
  • 2篇章烈
  • 1篇杨月红
  • 1篇赵轲
  • 1篇陈宝均
  • 1篇燕鞠萍
  • 1篇熊左隽
  • 1篇袁静萍
  • 1篇王智辉
  • 1篇刘磊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经鼻蝶鞍区手术中的应用
张涛熊左隽
SPARCL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SPARCL1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04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肠黏膜以及相应淋巴结切片进行SPARCL1蛋白检测。结果:SPARCL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癌旁正常肠黏膜中明显高于结直肠癌和相应的转移淋巴结组织,其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度(LNR)、Dukes分期、远处转移及生存时间等均密切相关(P<0.05),而且SPARCL1是结直肠癌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P<0.05)。结论:SPARCL1表达下降很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影响患者的预后。
王向阳王辉张涛韩亮杨月红袁静萍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CO_2气腹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β-链蛋白和E-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CO2气腹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缺氧诱导因子(HIF)-1α、β-链蛋白和E-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腹壁悬吊式免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接受CO2气腹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应激反应程度以及肿瘤组织中HIF-1α、β-链蛋白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手术中观察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肿瘤组织中HIF-1α、β-链蛋白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腹腔镜CO2气腹会加重机体的应激反应程度,增加肿瘤组织中HIF-1α、β-链蛋白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
程勇王辉张涛韩亮尹美容章烈
关键词:CO2气腹结直肠癌缺氧诱导因子-1ΑΒ-链蛋白E-钙黏蛋白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恶性肿瘤手术并发症的比较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结肠恶性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探讨腹腔镜结肠恶性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期182例腹腔镜和154例开腹手术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疗效、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肿瘤病理分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手术组除平均手术时间稍长于开腹组外,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镜手术组为8.24%,略高于开腹手术组的7.14%(P>0.05);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手术组为16.48%,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31.17%(P<0.01)。其中,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30%、2.20%和1.65%,较开腹手术组(分别为8.44%、7.14%和5.84%)明显减低(P<0.05),其他并发症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下结肠恶性肿瘤手术不增加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张涛
关键词:结肠肿瘤腹腔镜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
腹腔感染患者免疫微生态综合肠内营养外科治疗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对腹腔感染患者实施免疫微生态综合肠内营养外科治疗后感染并发症与胰岛素抵抗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5年2月140例腹部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通用的肠内营养方法,研究组使用免疫微生态综合肠内营养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甲硝唑和头孢曲松进行相互配合治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腹腔内外感染率分别为12.9%、27.2%,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36.3%,对照组腹腔内外感染率分别为41.6%、66.5%,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6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研究组患者的CD4+/CD8+、IgG、IgM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和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微生态综合肠内营养可有效地降低腹腔感染患者外科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同时,实施免疫微生态综合肠内营养可以提高腹腔感染患者的免疫能力。
程勇王辉张涛韩亮尹美容章烈
关键词:腹腔感染并发症胰岛素抵抗肠内营养
心胸外科术后患者顽固性肺部感染改良体位引流痰液效果探讨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提高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7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头低足高位引流痰液,观察组针对肺部病灶选取45°半卧位、头低足高、头低足高俯卧位引流痰液。连续15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PO2、PCO2、痰培养阳性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日痰量、日脱氧时间及肺部病灶缩小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体位引流痰液用于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引流体位。
滕莉燕鞠萍赵轲陈宝均张涛桂韵
关键词:心胸外科手术体位
自制造口评分表对造口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造口评分表对减少非住院肠造口患者(造口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6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93例。A组在住院期间即与护士共同使用造口评分表直至延续出院后患者独立使用,而B组常规护理,未使用造口评分表。2组在出院后1,3,6个月电话随访及上门随访,了解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对照2组并发症,A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4.0%,而B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36.6%,且2组患者对自我的满意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使用造口评分表能明显减少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滕莉胡欢桂韵张涛
关键词:并发症
结直肠癌患者膳食纤维摄入情况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膳食纤维的摄入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28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参与体检的2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受试者基本情况及膳食纤维摄入情况。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粪便,提取粪便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受试者肠道菌群水平,分析肠道菌群与大肠癌发病的相关性。结果除谷类与海鲜,结直肠癌组蔬菜、水果、豆类的摄入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肉类的摄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膳食纤维的摄入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结直肠癌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明显减少(P<0.05),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单形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吉氏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杆菌属、梭菌属、肉毒梭菌、艰难梭菌明显增多(均P<0.05)。在结直肠癌组中,除脆弱拟杆菌、单形拟杆菌外,在对照组中,除吉氏拟杆菌外高膳食纤维亚组与低膳食纤维亚组的各菌群水平均有差异(均P<0.05);在高膳食纤维亚组,结直肠癌患者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各菌群水平均有差异(均P<0.05)。结直肠癌组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与膳食纤维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普通拟杆菌、梭杆菌属、梭菌属、肉毒梭菌、艰难梭菌与膳食纤维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膳食纤维的摄入情况影响肠道菌群水平。
张涛刘磊姜旭勉
关键词:结直肠癌膳食纤维肠道菌群
PPH术联合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PPH)术联合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0例)和对照组(178例),分别采用PPH联合痔切除术和单纯痔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则无明显差别。其术后并发症中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痔切除术组,而术后出血、肛门狭窄程度差别不大。结论:应用PPH联合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具有出血少、疼痛水肿轻微、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程勇王辉张涛韩亮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痔切除术
锌指蛋白21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217(ZNF217)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检测10例人新鲜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黏膜中ZNF217蛋白表达,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4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以及淋巴结中ZNF217蛋白表达.结果 ZNF217蛋白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81例,癌旁正常黏膜中高表达38例,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51例,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ZNF21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伴有远处转移的癌组织高表达41例,临床Dukes C、D期5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高表达58例,癌胚抗原(CEA)>5μg/L的癌组织高表达45例,ZNF217高表达患者和低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1.8±7.6)个月和(49.7±8.5)个月,ZNF217的表达水平与远处转移、临床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CEA以及患者的生存时间密切相关(P<0.05).而且,ZNF217表达水平越高,患者死亡风险越高,是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之一(P<0.05).结论 ZNF217蛋白表达上升很可能引起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并使患者生存时间缩短.
王辉韩亮张涛滕莉王向阳
关键词:结直肠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